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團體憂新任教育局長貶低廣東話 首位新香港人創科局長難推動本地化科研


香港非政府組織”港語學”最近在網頁帖文,指出擔心蔡若蓮上任後會否進一步貶抑學校使用廣東話教學。(網上截圖)
香港非政府組織”港語學”最近在網頁帖文,指出擔心蔡若蓮上任後會否進一步貶抑學校使用廣東話教學。(網上截圖)

在香港候任特首李家超及新政府主要官員就職前夕,有團體憂慮候任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上任後會否進一步貶抑學校使用廣東話教學。蔡若蓮過往主力推動用普通話教中文,並在教育局網站撰文稱 “廣東話(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另外,李家超新政府首次有不懂廣東話的大陸來港 “新香港人”孫東,出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團體擔心孫東難以推動有廣東話特色的香港本地科研發展。

香港候任特首李家超及新政府主要官員,將於7月1日(星期五)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紀念日宣誓就職,中國國務院星期日(6月19日)早上根據李家超提名,公布新一屆香港特區政府主要官員任命。

李家超新班子較受關注的是即將升任教育局局長、55歲的現任副局長蔡若蓮,以捍衛粵語為宗旨的香港非政府組織 “港語學”最近在社交網站帖文表示,2014年該組織揭發蔡若蓮在教育局網頁撰文聲稱,“廣東話(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令社會各界不滿,最終教育局需要即時道歉以及刪除有關網頁,以平息事件。

團體批教育電視內容醜化廣東話

港語學召集人陳樂行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蔡若蓮2014年前曾經在教育局擔任語文教學支援主任接近10年,是主力推動用普通話教中文,即是所謂 “普教中”的舵手,她曾經舉辦講座,要求全港學校創造語境,建立校園推普機制,並且貶抑及醜化廣東話,例如在一輯教育電視的內容,將講廣東話的小朋友醜化成惡魔。

港語學召集人陳樂行。(美國之音 湯惠芸)
港語學召集人陳樂行。(美國之音 湯惠芸)

陳樂行表示,香港市民絕大部份以廣東話為母語,他難以想像為何教育電視要將廣東話妖魔化,變成一隻惡魔,他認為教育局推動普通話教學的時候,不應該妖魔化任何的語言。

陳樂行說:我們都不會妖魔化任何的語言,即是普通話我們都不會弄一隻普通話惡魔,或者是英文惡魔,或者是一些尼泊爾話惡魔,我們香港人不會這樣做,因為香港是一個尊重不同族裔以及不同語言的群體。

5年前數千人聯署反對蔡若蓮任教育局長

陳樂行表示,現任特首林鄭月娥5年前組班的時候,有消息指蔡若蓮可能獲委任為教育局局長,當時港語學等民間團體發起網上聯署,反對蔡若蓮出任教育局局長,聲明批評蔡若蓮曾經參與立法會教育界議員選舉,以及特首選舉委員會教育界選委選舉,全部低票落敗,反映連建制派選民都不支持蔡若蓮,如果政府委任她為教育局局長的話,“是對選民的公然侮辱”。

他表示,當時有數以千計教育界人士參與聯署反對蔡若蓮出任教育局局長,最終林鄭月娥委任蔡若蓮為教育局副局長。不過,今年在國安法之下,蔡若蓮升任教育局局長,已經沒有市民敢聯署反對。

陳樂行說:市民都不敢聯署反對了,因為現在做聯署都很大機會(被認為)是否煽動他人仇恨政府,這樣是違反國安法,所以你見到現在沒有反對某一個官員任命的聯署,或者行動去舉行的,我們港語學都沒有做過這些事情,我們只不過是將她(蔡若蓮)的往績報道給市民而已,這樣變成其實政府都可以說少了一個擔心,蔡若蓮是會“坐正”做這個(教育局)局長,事實上她這麼多年來其實政府想安排蔡若蓮“坐正”,現在既然沒有反對聲音了,就順理成章地讓她“坐正”做局長了。

候任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6月19日會見傳媒。(美國之音 湯惠芸)
候任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6月19日會見傳媒。(美國之音 湯惠芸)

憂蔡若蓮上任後政策愈趨強硬

陳樂行表示,蔡若蓮還未正式升任教育局局長前,局方的政策已經愈來愈強硬,包括要求在政府設立的官立學校任教的所有本地教師,以及外籍英語教師,必須簽署聲明擁護《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區。

陳樂行認為,局方的做法令很多外籍英語教師陷於兩難,有人可能要被迫放棄原本的國籍,才能繼續在香港官立學校任教,他又認為當局短期內可能要求全香港所有教師都必須宣誓。

陳樂行說:政府是很關注教育界的,不要說政府,即是建制派是會經常說“三座大山”:法律界、社工界以及老師、教育界” 三座大山” 覺得是一些民主派的重大陣營,會是“反中亂港”,所以要求(所有)老師宣誓,我覺得是很短期內都會出現的一個政策。

陳樂行表示,過往教育局推動“普教中”等政策時,都有諮詢期徵詢教育界及公眾意見,但是今次推動官校教師及外籍英語教師宣誓,完全沒有諮詢就急於推行,擔心日後蔡若蓮正式就任教育局長後,可能會在不諮詢公眾的情況下,推行意識型態的教育,例如取代現行中學通識科的公民及社會發展科,要求所有中學生參加中國大陸交流團,或者改變現行的教學語言政策。

香港民主黨教育政策發言人、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朱子洛。(美國之音 湯惠芸)
香港民主黨教育政策發言人、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朱子洛。(美國之音 湯惠芸)

民主黨冀學校政治中立回歸教育專業

對於現任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即將升任為局長,民主黨教育政策發言人、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朱子洛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希望她不要帶太多政治入校園,讓教育回歸專業,因為現在很多家長都擔心很多政治問題會灌輸給學生,尤其取代原有中學通識科的公民及社會發展科,希望學校可以做到政治中立。

朱子洛說:學校是可以做到政治中立,令到學生可以在一個客觀、以及有獨立思考的方式去學習,另外都希望接下來(蔡若蓮)局長上任之後,就可以多些從學生以及家長的角度出發,去考慮每一件的政策,以及推行每一個政策之前,多些諮詢家長以及學校。

強推愛國教育或有反效果

最近有報章披露,有公民及社會發展科的教科書內容,形容香港從來不是英國的殖民地,朱子洛認為,問題的關鍵是以往香港政府將中國歷史科,從中學必須課程中剔除,加入通識科為必修科,現在反過來廢除通識科,他強調有關歷史的教材必須客觀地呈現史實,讓學生獨立分析,他又認為強推愛國教育可能有反效果。

朱子洛說:歷史是一件很客觀的事,應該給出客觀的史料讓學生去做獨立的分析,而不是強行以一個主旋律的觀點去灌輸下去,這樣其實以一種灌輸愛國主義去學生那邊,其實是不是真的很有效呢﹖我覺得現在真的是一個資訊發達的社會,只會令到學生過於反感,應該想想如何用一個客觀一點、一些邏輯思辯,客觀去看歷史,反而對學生是會增強他們對於國家(中國)的歸屬感。

2012年港府推行國民教育,引起數以十萬計市民上街遊行,反對洗腦教材的反國教運動,當時蔡若蓮被視為國民教育重要推手之一。蔡若蓮最近岀席學校講座時表示,當局會通過持續更新有關中國國家安全教育的課程,增強學生了解中國國情,以及加強香港年輕一代的民族感情與中國國民身份認同。

香港非政府組織”港語學”最近在網頁帖文表示,候任創新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到香港生活22年仍然不會說廣東話,擔心孫東難以推動有香港人思維及廣東話特色的香港本地科研發展。(網上截圖)
香港非政府組織”港語學”最近在網頁帖文表示,候任創新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到香港生活22年仍然不會說廣東話,擔心孫東難以推動有香港人思維及廣東話特色的香港本地科研發展。(網上截圖)

孫東成首位普通話發言創科局長

此外,李家超新班子另一名較受關注的問責官員,是現年約55歲北京出生的候任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他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1994年到香港中文大學修讀博士學位,隨後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深造,2000年再到香港發展,2013年起出任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亦是國際微型機器人生物醫學應用領域的開拓者,2021年當選立法會議員,是首位 “新香港人”的立法會議員,在議會超過半年是唯一以普通話發言的議員。

候任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美國之音 湯惠芸)
候任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美國之音 湯惠芸)

孫東也是首位“新香港人”獲委任為問責官員,他星期日(6月19日)會見記者時,是唯一用普通話發言的候任官員,他回應記者提問表示,他會聽廣東話,上任後到社區宣傳特區政府政策時,會盡量多學習講廣東話,他又表示用廣東話溝通絕對無問題。

團體擔心難以推動香港特色科研發展

港語學召集人陳樂行表示,孫東到香港生活20多年都沒有特別去學廣東話,這麼多年仍然停留於 “識聽唔識講”的程度,完全不會講廣東話同香港人溝通,他認為這是一種心態的問題,而這種心態也會影響到將來的創科政策,擔心難以推動有香港人思維,以廣東話為特色的香港本地科研發展。

陳樂行說:即是創科現在很多時候都是有很多Start Up,很多不同的應用程式、軟件、硬件,都會推出來的時候,其實香港那個創科特色一定是用廣東話為基礎的APP(應用程式),即是怎樣跟機械人去溝通,怎樣去服務那些老人家、年青人,教學軟件、不同的軟件,其實都是以廣東話為基礎去做,你不可能要求那個機械人是普通話,跟著是一個香港的APP(應用程式),不會這樣發生,變成在創科這個領域,我覺得廣東話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我自己做撐廣東話的組織,很多人都是覺得你要撐廣東話,其實現在我們想的層次是很先進的了,要廣東話元宇宙的,是要怎樣帶香港的科技出來,其實廣東話一定是很重要的。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