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公民團體關注預算赤字 寧削長者福利拒減高官議員薪酬


多個香港基層民間組織2月26日舉行財政預算案直播活動,參與的基層市民普遍對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持負面觀感,大部份高舉流淚的表情符號。(美國之音照片)
多個香港基層民間組織2月26日舉行財政預算案直播活動,參與的基層市民普遍對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持負面觀感,大部份高舉流淚的表情符號。(美國之音照片)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星期三公佈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據中期估算顯示,香港已經連續5年有接近130美元的財政赤字,而未來5個財政年度,港府每年都將會入不敷支,到2029至30年度,仍有接近39億美元的赤字,財政儲備將會跌到香港本地GDP的13.9%,約等同港府8個月的開支,所有數字都是歷史新低。多個公民團體關注,港府赤字連年的情況下,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只是削減長者福利等社福開支,但高官及立法會議員卻沒有減薪,難以體現官民共度時艱。各界亦關注社民連表示,在強大壓力下取消原定星期三上午,有關財政預算案的情願行動。

上任8年的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星期三(2月26日)在立法會宣讀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亦是他在現屆政府的第3份財政預算案,各界關注港府赤字連年的問題。

港府連續5年錄得近130億美元財赤

據財政預算案中期估算顯示,香港已經連續5年有超過1千億港元(接近130美元)的財政赤字,而未來5個財政年度,港府每年都將會入不敷支,到2029至30年度,仍有300億港元(接近39億美元)的赤字,財政儲備將會跌到香港本地GDP的13.9%,約等同港府8個月的開支,所有數字都是歷史新低。

為了應對財政赤字,港府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公佈前,已經向傳媒“放風”(放出消息),將會削減60歲以上長者乘搭公共交通的2元(約0.3美元)優惠,以及削減8間資助大學的撥款,並取消向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提供2,500港元(超過320美元)的津貼。

削多項長者及民生福利全體公務員未減薪

這些事先張揚的消息與陳茂波正式公佈的財政預算案,削減社會福利的內容完全吻合。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修訂2元搭車計劃,改為10元(約1.3美元)以上車費以兩折計算,10元以下維持2元,由乘搭次數不設限,改為每月240程為上限,即是平均每日搭8程公共交通工具可以享有優惠。

至於削減教育開支方面,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首次要求8間支助大學的儲備,向政府一次過退還合共40億港元(超過5億美元),並削減提供給8間大學的撥款,向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提供2,500元(超過320美元)的津貼亦會取消。

據網媒《香港01》在財政預算案公佈前兩日,即是星期一、二(2月24、25日)進行的一項網上民意調查,問及香港赤字高企,政府應如何開源節流﹖

調查結果顯示1,923名受訪者當中,有80%認為,政府問責官員、高級公務員、立法會議員減薪;另有43%認為,全體公務員凍薪;27%表示,政府引入AI人工智能,減省行政開支和人手。

不過,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沒有回應社會訴求,只是提出2025至26年度全體公務員凍薪,涵蓋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機關以及區議會全體人員,包括特首以及政治委任官員、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全體公務員和立法會人員等。

香港民主黨主席羅健熙(中)聯同兩名中委會成員莊榮輝(左)及李洪波(右)召開記者會回應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批評預算案面對連年財政赤字,未有提出大刀濶斧的開源節流措施。(美國之音照片)
香港民主黨主席羅健熙(中)聯同兩名中委會成員莊榮輝(左)及李洪波(右)召開記者會回應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批評預算案面對連年財政赤字,未有提出大刀濶斧的開源節流措施。(美國之音照片)

民主黨批高官未與市民共渡時艱

民主黨星期三下午召開記者會回應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黨主席羅健熙表示,預算案在開源和節流上均沒有大刀闊斧措施,特別是面對巨額財赤時仍只集中小修小補處理政府龐大開支,遠為不足,加上削減社會福利等公共開支應對財赤,市民不免會受影響。

羅健熙表示,公眾也有強烈意見,認為政府官員、特別是問責團隊應該減薪與市民共渡時艱,可惜預算案只提出凍薪,市民難免覺得政府官員“減別人不減自己”的印象十分明顯。

羅健熙說:“這個亦都是一個相當強烈的感覺,就是(市民)自己有份受損,但是好像負責制訂政策、負責去推行這些政策的官員,其實就好像反而是沒甚麼受損那樣,我想這個的感覺是強烈的,大家前幾天都見到在一些(電台)‘phone in’(峰煙)節目,那邊你都見到其實市民對於官員減不減‘人工’(薪酬)其實那個意見是相當強烈的,即是我想大家都同意一件事情,就是如果我們只是講問責官員的團隊,他們減薪這個部份,其實當然大家都明白他們加起來都是幾十人,這樣就不會是一個很大的開支,但是我想那個整體的感覺、整體給人的印象就是究竟問責官員的團隊,有沒有跟市民一齊去面對現在這個財赤的困難,一齊去面對現在一個財政上面的難關﹖我想這個印象現在很明顯已經出現了。

8成市民認為高官及議員應減薪

羅健熙表示,據他日常接觸的市民超過8成都認為,高官及立法會議員應該減薪,比例應該較網媒《香港01》的調查更高。

羅健熙說:“最起碼、最基本,必然要發生的就是一些問責團隊是要減薪,即是這個是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面聽到、接觸到的一些講法,即是亦都很老實就是你看看,現在我們(香港)那些問責團隊的薪酬,其實是在世界上是很高的一個水平來的,即是除了新加坡之外,就以香港我們就排第二的了,其實那個薪酬是高得很厲害,但是同一時間我想市民的感覺就是,你的薪酬高不要緊,即是香港薪酬高都不是一些很奇怪的事,但是人工高之餘他們(問責官員)是否交到功課呢﹖這樣我想坊間那個民調的聲音,我想就是大家可能覺得‘薪酬高又交唔到貨’,那你不如減薪吧﹗我想是有一種這樣的情緒在(社會)當中。”

56人高官班子年薪逾2,322萬美元

據《Yahoo新聞》星期三報道,去年12月立法會曾經獲得港府回覆,披露港府高官最新薪酬,其中22名高官包括特首、6名正副司長以及15名政策局長,他們的年薪總計超過一億港元(接近1,300萬美元)。

據港府公佈最新的數字顯示,特首李家超的月薪接近47萬港元(超過6萬美元);6名正副司長平均月薪約40萬港元(超過51,000美元);15名政策局長的月薪接近38萬港元(超過49,000美元),再加上司局長、行政長官辦公室、政治助理等56人班子,每年薪酬接近1億8千萬港元(超過2,322萬美元)。

就算只是這56人班子減薪10%,每年平均可以節省1,800萬港元(超過232萬美元),再加上90名立法會議員每年薪酬超過1億1千8百萬港元(超過1,524萬美元),如果立法會議員全部減薪10%,每年可以節省超過1,180萬港元(超過152萬美元),反映高官及立法會議員減薪,對“滅赤”的幫助不容忽視。

關愛隊增50%撥款仍未能接觸民主派支持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削減多項社會福利開支之下,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及特首李家超去年宣布,港府會恆常化“關愛隊”的設置,並在下一服務期增加對關愛隊的資助金額5成,估計每兩年耗費接近6億8千萬港元(接近8千8百萬美元)公帑。

羅健熙表示,他懷疑關愛隊是唯一一個,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獲增加50%撥款的項目,他認為坊間會對這項大幅增加的撥款感到疑惑,因為很多市民都不知道關愛隊的日常工作是甚麼,亦難以取代在“愛國者治港”下,被排除的民主派前區議員的地區工作。

羅健熙說:“我們(市民)一向都估計關愛隊是這樣的了,出來就去‘打下卡‘、拍拍照,掃地又要拍照,然後就拿著一個關愛隊牌子那樣,但是我想關愛隊接觸到的人,始終仍然都是建制派那些人,我們(民主黨)由關愛隊成立的時候已經講,就是關愛隊它最大的、本質上面沒辦法可以取代以往區議會有很多不同派別的人,它取代不到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是由上而下,它們就是自己找了一班相熟的團體,就去接觸他們以前一直接觸的那班人,以往可能是民主派的區議員、我們一些地區’莊腳‘,我們會去接觸到的那些人,他們基本上是沒甚麼接觸,我們(民主派)的支持者亦都未必想跟他們接觸,這個就是關愛隊他們必然會面對的一個、在結構上面、在那個制度上面,會必然面對這些困難,你(政府)再加幾多錢下去,其實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未確定是否民主黨最後一次回應財政預算案

羅健熙上星期四(2月20日)晚會見記者宣佈,中委會正式成立3人小組啟動民主黨的解散程序,並會舉行黨員大會表決是否同意解散。

羅健熙星期三表示,仍未有具體的解散時間表,在正式解散之前,民主黨仍然會回應財政預算案及特首《施政報告》等,影響民生及施政的議題,他又表示難以確定今次是否民主黨最後一次回應財政預算案。

另一個在國安法實施後僅餘的民主派政黨社民連,原定星期三上午在政府總部外,發起有關財政預算案的情願行動,不過,社民連主席陳寶瑩星期二(2月25日)深夜在通訊群組發訊息表示,由於強大壓力,社民連有關財政預算案的情願行動取消,只是在星期三早上發佈原訂的行動聲明。

社民連取消請願感可惜

羅健熙表示,不知道社民連的壓力來源,他認為該黨仍然努力為香港市民發聲,對社民連因為壓力而取消財政預算案請願感到可惜,也令人擔憂為何關於民生議題的請願都會遇到壓力。

羅健熙又表示,如果將來真的有一日民主黨解散後,未能回應財政預算案及特首《施政報告》等議題,香港就會少了一個聲音,他都會覺得可惜,不過,他認為香港人會繼續用不同的方式去表態,政府也應該思考市民對公共政策的參與感不斷下降,對施政會帶來甚麼影響。

羅健熙說:“既然(市民關注)沒有效能,那我(市民)就做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吧,就講一下無聊笑話、取笑一下你(政府),反正你(政府)都不聽我的了,那就(取)笑你算了。我覺得這個氣氛對於政府未來的施政都不會有任何的幫助,我覺得政府是應該要認真去考慮、去思考一下,當社會去到現在這個地步的時間、當市民對於社會政策,或者對於社會不同事務的投入感是這麼低的時候,對於社會未來的發展會有些甚麼影響呢﹖這件事情是我們(民主黨)認為對香港是很重要,就是那個生命力、大家那個活力、大家那個參與感,這件事情其實是就算你(政府)講很多AI(人工智能)發展,各式各樣的東西都好,你的社會如果最後大家都是沒人願意去參與,大家市民對於這些事情是不覺得關自己事的時候,這些政策怎樣會成功﹖整個管治怎會個到一個好的管治呢﹖”

基層市民不滿高官不減薪

“基層願景”、”關注基層住屋聯席”等民間組織,星期三上午舉行”財政預算案直播”活動,數十位出席活動的基層市民收看陳茂波在立法會宣讀財政預算案的電視直播,參加者對財政預算案普遍的印象都是較為負面,大部份參加者都是高舉“流淚”等的表情符號。

今年7月即將年滿65歲的基層市民梁女士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她一直期望今年年滿65歲之後,可以享受2元乘車優惠,但是財政預算案將這項長者福利一刀切削減,65歲的長者與60至64歲的長者都變成10元以上車費兩折,她認為相當不公平,尤其財政預算案只是削減長者等社福開支,但高官及立法會議員卻沒有減薪,令梁女士非常不滿。

梁女士說:“因為其實我以前未退休前,我在醫管局做醫護助理,因為他們(高官)只是加(薪)1個百分點、只是‘零頭’,是多過我們整份薪水,為甚麼要在我們這些低層這裡來cut(削減福利)呢﹖因為其實我們很‘皮毛’而已,陳茂波不如在那些高官那裡減(薪)1%,都可能減出來那些‘人工’(薪酬)多過他(陳茂波)這樣cut(削減)我們基層省回來那一丁點(錢),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們(高官)的薪酬多少,他們的1%比起我們是差多少,我們的兩元乘車優惠都要計,為甚麼他們不減薪呢﹖我覺得高官減薪、我不是說要全部公務員減薪,因為全部減薪的話,低層那些公務員他們都很慘的,因為我們未退休的時候都在講,高官加薪3%或者2%,其實他們的1%已經等如我們低層公務員的整份薪水,他們加幾個百分點等如我們幾個月薪水,為甚麼不減他們的薪酬呢﹖”

對於財政預算案增加關愛隊50%撥款,梁女士認為對基層市民及民間組織幫助不大,她亦從來沒有得到關愛隊的幫助。

梁女士說:“就是這些(關愛隊撥款)它(政府)沒有講明給那裡,很多時候就是給一些、我不知(道)是否開罪別人,可能有些議員或者一些機構他們拿了,拿了之後他們自己分到哪裡去,可能”圍威喂”分給他們自己那些人,你說有沒有人拿(撥款)呢﹖有,好像我們草根這些(團體),我真的不覺得有多少落到我們手上,所以我覺得既然你(政府)是要分(撥款)出來,你就要公平一點,全部所有註冊了的(團體)都應該分,就不是某幾個做開就給了他們,因為有些(撥款)我們想拿的時候,有些人說沒有給到我們、我們幫不到你啊,我覺得他說有(撥款)但是對於我們來講,很多很基層的(組織)反而沒有除非你真的要一些,某某大的區議會那些組織,但是那些(撥款)又不是落到我們這裡。”

工作人員問:“你們有沒有受惠過關愛隊的幫忙呢﹖”

梁女士說:“我沒有。”

退休人士不滿預算案忽略長者

現年77歲的退休人士何先生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他曾經做過心臟手術,體力較弱,就算短途的距離都需要搭巴士代步,他認為削減長者乘車優惠對他日常生活影響較大,覺得政府高官應該減薪與市民看齊,他又表示對財政預算案的整體印象很差,只會給予很低的分數。

何先生說:“相當不滿意(財政預算案),對我們的市民、對基層,即是沒甚麼福利給我們,只是掛著那些商家甚麼發展、甚麼AI(人工智能)那些科學園,我知道撥很多錢給那些(研發),所以對那些他們是否賺到錢都是未知數的,對不對﹖但是我們基層那些(市民)是窮就窮的了,你(陳茂波)忽略了我們,我們雖然是老人家、但是老人家我們以前有貢獻給香港的啊,即是不可以”賴低我哋”(不管我們)的。”

社民連呼籲當局廣開言路釋放良心犯

取消請願行動的社民連星期三發聲明,題為“勇於改革、接受監督;敢於破局、限富扶貧”,內容提及當下香港所面對的財政危機,收支失衡,前景不明,不外乎就是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由亂及治”,大批民主派領袖被捕入獄,政黨及民間團體解散,隨後數十萬港人移民,當中不乏高收入專業人士,香港元氣大傷;繼而又有新冠疫情來襲,為配合中國國策封港3年,終令不少企業將總部、業務據點遷離香港,移往早已開放門戶的新加坡;加上美國加息連帶港元升值,影響地產及營商市場,不少港人離港消費,香港本地消費低迷,使零售旅遊等行業百上加斤。

聲明表示,香港遭逢經濟困局,當然有外圍因素,但無可否認,香港已失去昔日的自由,市民失去信心,市場失去動力。最近民主黨解散,記協取消晚宴等,在在顯示政治壓力仍未曾減。若當權者不改政治風氣,試問如何令在港或離港者恢復信心?

社民連呼籲港府改革破局,還富於民,廣開言路,接受公民社會及傳媒監督,實行雙普選,釋放所有因言論、思想、出版、參選及因和平示威入罪的良心犯;特首、問責官員、各級議員及首長級公務員一律減薪20%,公務員凍薪,以及裁減立法會議員、政治助理等,直至政府財政收支平衡,並且停止“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計劃。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