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25週年之際,北京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了協調的宣傳活動,透過各級官方媒體和政府帳號呼籲中國人“不忘記”,並稱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欠著中國人的血債”。但在中國官媒以外國讀者為目標觀眾群的英文報道中,這場轟炸幾乎沒有被提及,取而代之的是著重強調中國為事件發生地塞爾維亞等地區國家近年來帶來的經濟利益。
官媒強調中塞經貿合作
今年這場轟炸的紀念日正巧遇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塞爾維亞進行訪問。星期二(5月7日),習近平在赴貝爾格萊德之際在當地的《政治報》發表署名文章,提及了該事件。
“此時此刻,我們不能忘記,25年前的今天,北約悍然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邵雲環、許杏虎、朱穎3名中國記者不幸遇難,”文章寫道。 “中國人民珍惜和平,但絕不會讓歷史悲劇重演。中塞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友誼成為兩國人民的共同記憶,也將激勵雙方一道闊步前行。”
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期間,北約的美軍轟炸機的彈藥擊中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導致三名新華社和《光明日報》記者死亡,數十人受傷。美國時任總統柯林頓在轟炸後稱之為意外,並公開道歉。事件發生後,中國各地發生了大規模的針對美國的街頭抗議活動。美國最後同意向中國政府支付2,800萬美元作為賠償,也向受害者家人賠償了450萬美元。
儘管事件已經過去25年,但中國官方常提及此事,抨擊美國和北約。就在今年3月,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一場會議上表示,這是一個“中國人永世難忘的沉痛日子”。
不過,在習近平星期二發表的這篇總共13段的文章裡,只有這一段和當年的轟炸有關,並且出現在倒數第二段中。文章的大部分內容圍繞著中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貿易合作和中國在疫情期間對該國提供的醫療物資。習近平也呼籲兩國在國際事務上加強合作。
美國之音記者註意到,《中國日報》、《環球時報》、新華社等中國官媒在國際社群媒體平台X上發布了大量關於習近平此次訪問塞爾維亞的內容,但都未提及1999年北約對當地中國使館的轟炸,而同樣是將這次報道的重點放在了經貿合作和民間交流上。
《環球時報》發表的一篇英文文章引用了貝爾格萊德“一帶一路”研究所主任的話說:“塞爾維亞和中國每天都在加強他們之間鐵打的友誼,這種友誼把兩國的工業、大學和文化遺產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根據新華社發表的數據,中塞兩國之間的貿易額由2016年的5.96億美元升至2023年的43.5億美元。 2022年,中國成為了塞爾維亞最大的直接投資來源國。
在國內呼籲民眾“不忘記”轟炸
不過,在中國國內的社媒上,大量官方控制的帳號和媒體發表或轉發了與當年轟炸有關的內容。
一張原本來自民族主義新聞網站“觀察者網”的圖片在微博上頗受歡迎,收穫了超過五萬次按讚和近七千次轉發。圖片裡是冒著黑煙的中國大使館,並寫著“1999,5月7日,中國人不忘記”幾個大字。
圖片配套的熱搜話題“1999年5月7日中國人不忘記”也在微博平台上流行起來。截至北京當地時間5月8日凌晨,該熱搜話題收穫了超過5000萬次的閱讀和兩萬次的討論,並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前50名。
“環球網”等官媒帳號也轉發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星期二記者會上的發言。林劍說:“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北約犯下的這一野蠻罪行,也絕不會接受這樣的歷史悲劇重演。”
除了中央和地方的官媒外,多個地方共青團帳號、地方警察局、“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等官方控制的非政府機構也參與了社媒上針對轟炸的譴責行動。
不過,微博顯然也正在對相關熱搜話題的內容進行限制。在“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北約的野蠻罪行”和“25年未曾忘記這三個名字”等熱搜話題下,只有平台認證的帶有“V”帳號的貼文可以被搜尋。
在相關貼文的留言區裡,不少網友留下了民族主義言論。一位微博用戶寫道:“血債血償,無非早晚!”
習近平剛結束了對法國的國事訪問。在訪問塞爾維亞之後,他還將前往匈牙利。
華盛頓 —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