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抗衡中國影響力專家稱美國需加大與東盟合作


美軍米利厄斯號(USS Milius)導彈驅逐艦2021年11月20日在南中國海航行。(美國海軍照片)
美軍米利厄斯號(USS Milius)導彈驅逐艦2021年11月20日在南中國海航行。(美國海軍照片)
抗衡中國影響力專家稱美國需加大與東盟合作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8:09 0:00

近年來,中國加大投入拉攏東盟,擴大了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國際關係專家認為,美國需要提高戰略重視和經濟投入,抗衡中國在該地區對國際秩序造成的挑戰。

在美國總統拜登承諾加強與東南亞的接觸後,上週末(11月27日),美國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J. Kritenbrink)啟程訪問東盟四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這次訪問將持續到12月4日。

美國國務院聲明稱,各方將就地區安全和人權等議題展開商討,還將討論美國及其盟友如何改善經濟關係,幫助這些國家從新冠疫情中恢復。有報導稱,康達此行的目的還包括為明年1月拜登在華盛頓主持與東盟領導人的峰會做準備。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亞洲安全問題專家庫珀(Zack Cooper)告訴美國之音:“東南亞領導人將主要尋找兩個信號。首先是對該地區的重新承諾,以及對該地區積極願景的闡述。第二是美國將更深入地參與經濟問題,特別是貿易和投資。”

東南亞地區坐擁馬六甲海峽,後者是全球最具戰略意義的貿易通道之一,該地區也是美國抗衡中國影響力的關鍵地區。東盟各國相當依賴與中國深厚的經濟關係,但也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感到擔憂。相比之下,美國被視為更傾向於在安全層面與該地區開展合作。

在11月22日召開的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週年紀念峰會上,北京再度獻上經濟大禮包。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向東盟提供15億美元發展援助,並無償提供1.5億劑新冠疫苗,還將向東盟抗疫基金提供500萬美元。

為了地區競爭中奪得頭籌,中國還在會上宣布將與東盟的關係從戰略夥伴升級到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這通常意味著安全合作將得到加強。

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也重申了對該地區的承諾。拜登在10月底與東盟成員國舉行了線上峰會,這是四年來華盛頓第一次與該集團進行高層接觸。

拜登在峰會上承諾,將在捍衛海洋自由和民主方面繼續與東盟站在一起。在經濟層面,他表示將探索構建一個區域經濟框架,並宣佈為東盟擺脫疫情困境撥款1.02億美元-這不到中國承諾援助的十分之一。

新南威爾士大學澳大利亞國防學院的南海問題專家塞耶(Carlyle Thayer)表示,由於缺乏來自其他渠道的經濟支持,中國已經成為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主要貿易和投資夥伴,這讓北京在地區事務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他告訴美國之音:“中國的持續崛起將強化該地區普遍存在的觀念,即除了與中國打交道,沒有其他可行的選擇。中國在經濟上的主導作用對南海的聲索國產生了寒蟬效應,他們不想成為中國恐嚇和欺凌的對象。”

中國與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文萊在南中國海上有島礁主權爭端,他們在與中國發展經濟關係上相對警惕性更高,而柬埔寨、老撾和馬來西亞與中國關係密切,在經濟上更依賴中國。

美國和平研究所的東南亞問題專家哈丁(Brian Harding)認為,中國與東盟的經濟聯繫將為北京提供更多的籌碼,瓦解東盟內部的團結,應對那些與中國關係不那麼密切的國家。

他對美國之音說:“中國的影響力最明顯地體現在它有能力破壞東盟內部的共識,而東盟是在共識的基礎上運作的。”

貿易夥伴關係

分析認為,雖然拜登政府發出信號,有意修復與東盟的經貿關係,但還需要進一步落實政策,滿足區域期待,形成連貫的經濟一體化政策。

庫珀表示:“政府將有效地傳遞有關該地區重要性的信息,但在展示一個連貫的經濟策略上有難度。在許多方面,這讓人想起了十年前的'轉向亞洲'。說法很好,但執行力不足。”

他認為,拜登重申與東盟的關係與奧巴馬政府將戰略重點和資源向亞洲轉移的戰略一脈相承。當時,奧巴馬政府已經註意到中國一直通過經濟方式深化與東南亞地區的聯繫,他推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在內的協議,旨在深化美國與該區域的經濟往來。

但在四年前,特朗普總統讓美國退出了TPP,削弱了華盛頓對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長影響力的回應。2020年,東盟超過歐盟,躍升為中國最大貨物貿易夥伴,中國則連續12年保持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

拜登政府多次表示,不會加入改組後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協定》(CPTPP),而將推出一個新的印太經濟框架,併計劃在2022年初啟動這個框架的“正式進程”。

外界正在密切關注這樣一個由美國主導的經濟框架將包含哪些內容,特別是東盟國家仍然希望美國加入CPTPP,加強具體的經濟參與,以配合其更有力的安全合作。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美國中心外交政策與防務項目研究員帕頓(Susannah Patton)對美國之音說:“如果不向區域國家改善美國的市場准入,這是TPP的一個關鍵好處,該框架可能遠遠達不到區域的期望。”

帕頓還表示,東南亞國家更希望與美國展開直接合作,而不是通過四邊安全對話(Quad)在內的其他周邊組織。Quad是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之間圍繞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的非正式戰略對話。

她說:“東南亞國家希望看到美國以自己的方式與該地區交往。這意味著要更多地與東盟合作,例如,邀請地區領導人參加特別峰會,而不是通過'四邊'這樣的團體'圍繞'東盟。”

專家認為,雖然東南亞國家歡迎中國的援助提議,但這些經濟援助沒有解決具體爭端,因此沒有減少他們對中國的不信任感,該地區仍然期待美國更全面的參與。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國際關係學者馬斯頓(Hunter Marston)對美國之音說:“美國向該地區提供了更多的人道主義援助和新冠疫苗,而中國的疫苗效果較差,這創造了巨大的善意。當然,美國可以而且應該做得更多。”

一些專家認為,美國無需追求在經濟投入的絕對金額上與中國競爭,因為中國的體制可以動用全社會的資源來支持其政策,美國應該發揮自己技術上的獨特優勢。

庫珀說:“更好的辦法是利用美國的獨特優勢,比如我們在開放和可靠的技術和標準方面的專業知識,還有利用我們的盟友和合作夥伴的優勢。”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