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結束了同東南亞國家領導人的一系列會晤,這是今年以來中國外長同東南亞國家領導人的第二輪會談,討論的議題包括疫苗分發、幫助這些國家疫情後恢復以及其他議題。專家說,這些議題可能會讓這個關鍵區域的國家向中國靠攏,並逐步遠離美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王毅上週在中國會見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外長。新華社援引他的話說,“中國站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和中小國家的利益立場上”。王毅提到的國家包括東南亞十個國家6億5500百萬人口中的大部分。
今年一月,中國外長在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之前訪問了文萊、印尼、緬甸和菲律賓。中國當時承諾將為東南亞國家在COVID-19疫苗、基礎設施和貿易方面提供幫助。
分析人士說,中國希望能在亞洲部分地區再次發揮作用。美國採取了一連串行動,意圖控制中國在東南亞四國有爭議海域的擴張。該地區大多數政府並沒有在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選邊站。此外,湄公河沿岸國家對中國控制該河上游水壩而感到不滿。
位於東京的國際基督教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院資深副教授納吉(Stephen Nagy)表示:“王毅外長試圖發出最強烈的信號,即中國仍然是該地區內的合作夥伴。他們的確想發出強烈信號,即東南亞國家應該先聽從北京,再聽從華盛頓。”
這場爭奪盟友的較量已經開始,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上個月在東京與日本同行舉行會談,重申夥伴關係。幾天后,布林肯和奧斯汀又會見了韓國的外交部和國防部長官。
美國官員說,他們去年派遣海軍艦艇前往南海10次,並至少增加了一次B-52轟炸機巡航,以此表明爭議水道仍然對國際社會開放,而不是由中國獨家控制。
文萊、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和越南對北京提出的對350萬平方公里海域中約90%的主權要求提出異議,該海域富含自然資源。中國在六個聲索國中擁有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促使其他國家向美國尋求支持。
王毅上週對新加坡同行說,兩國應該共同反對“疫苗民族主義”。新華社報導說。這個詞描述的是政府與製藥公司達成交易,以犧牲其他國家的代價來保護本國民眾。中國已經向印尼和菲律賓運送了中國生產的科興疫苗(Sinovac)。
專家說,去年因旅遊和出口需求不足而下滑的東南亞經濟體希望中國能帶來助益。
華盛頓已經向東南亞提供了COVID-19救濟援助,包括2020年第一季度1830萬美元的緊急衛生和人道主義援助。但美國政府缺乏與中國提出的萬億多美元的“一帶一路倡議”相當的資金。這些金援的目的是在2027年在鏈接歐亞大陸地區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其中一些與“一帶一路”項目有關國家的外交部長上週前去同王毅會晤。
中國外交部網站稱,王毅上週告訴馬來西亞外長,中國將提供“高質量”的一帶一路合作,在疫情恢復期間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the 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Singapore)副教授張嘉松(Alan Chong)說:“中國祇需要在所有這些國家實現一帶一路項目,就足以避免這些國家經濟下滑。”
張嘉松補充:“去年中國市場一枝獨秀,沒有受到傷害”。世界大部分地區的經濟都因企業在抗擊疫情中倒閉而受到衝擊。
張嘉松說,在緬甸2月的政變和抗議爆發之後,東南亞國家與緬甸關係方面將更有可能尋求中國,而不是美國的幫助。據新華社報導說,王毅告訴新加坡外長,中國支持東南亞地區更廣泛的參與,“恢復緬甸的穩定”。中國在緬甸的商業利益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
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外交政策和安全研究資深分析師洛克曼(Shahriman Lockman)表示,東南亞官員還希望中國重新開放旅遊,包括對學生開放。
洛克曼說: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可能在上周向王毅提出了南中國海問題,“因為這是你不得不提的事情之一。”
他說:“外交部分是表示姿態。如果你不提,他就會認為你不關心這個問題,他們就可以逍遙法外,所以你必須說'哦,對了'。”
張家松說:中國外長方面可能已經把過去任何讓中國看起來像“強國”的行徑都“軟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