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太司令阿奎利諾上將3月20日在美國國會眾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儘管中國經濟下行,習近平仍爭取在2027年前具備軍事攻台的能力。 阿奎利諾的前任,前美軍印太司令岱文森上將早在2021年就曾經提出中國解放軍可能在2027具備攻台能力。 2023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伯恩斯再次預警說,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已指示他的軍隊「在2027年之前做好準備」入侵台灣。
針對2027年這個具體的時間表,習近平在三藩市與拜登會晤時否認了攻台計畫。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東京大學「兩岸關係研究小組」召集人松田康博教授認為,習近平的年齡是決定對台動武的主要因素。 他認為習近平會選擇70多歲仍然有充沛活力的時候採取行動。 他也就如何降低北京動武風險迫使 「習近平蔣介石化」以及美日在台海局勢中扮演的角色發表了看法。
習近平會選擇有活力的時候動手
在眾說紛紜的北京對台動武時間表中,松田康博教授認定了2027年到來之後和2032年這兩個時間點。 他的獨家分析是,除了北京覺得軍事能力,如中國的兩棲攻擊能力和核武威懾能力足夠外,加上習近平野心極大、在位置上會坐到死的這些因素,習近平的七十多歲這十年是台灣面臨的非常大的一個危險的十年。 因為「八十多歲的時候他的那種野心也不一定能夠那麼積極的去達成「、」他八十五歲才發動戰爭似有些荒謬“,」他會選擇比較有充沛活力的時候動手“ 。
松田康博教授談到的兩個時間點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伯恩斯(William Burns )先前發出的預警時間窗口吻合。 伯恩斯先是22年在科羅拉多阿斯本安全論壇說中國攻打台灣的風險在未來10年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 接著,伯恩斯又在2023年說習近平命令他的軍隊在2027年之前做好攻台準備。
美國版的「台灣危險十年」與松田康博教授版的「台灣危險十年」之間是什麼關係呢? 曾為日本外務省和防衛廳工作的松田康博教授指出,雖然日本方面蒐集情報能力也有高超的一面,但 “我們有時候還是要參考一下美國情報。”
伯恩斯和松田康博預警錯了嗎?
近年來美國的文武官員已經發出了許多北京武統台灣的訊號。 例如,海軍作戰部長邁克·吉爾迪(Mike Gilday)上將建議,美國軍隊最早需要在2024年為與中國發生潛在衝突做好準備;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副司令、現任空軍空中機動司令部邁克爾 ·米尼漢(Michael Minihan)上將的備忘錄預測美國2025年將與中國開戰;時任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菲爾·戴維森(Phil Davidson)曾在2021年3月一場國會 聽證會上表示,中國計劃在未來6年具備侵台能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三藩市告訴拜登,並沒有所謂攻台這件事。 而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卡爾( Colin Kahl)在今年年初說,包括習近平在內,沒有人知道中國侵台的時間表,他不認為習近平已經做出決定。
在松田康博教授看來,美國是個公開透明的國家,每個部門的人都有想法。 軍方還有情報部門為了獲得更多國防預算比較傾向於強調外在威脅,自冷戰時期以來一直都是如此。 而習近平是跟美國總統玩不高明的《孫子兵法》,他的 「猛烈擴軍」 作為(中國軍費30年內增長了39倍,全世界少見 )與他告訴拜登的完全是兩碼事。
美國能做什麼嚇阻習近平的大野心?
「我常常說的是這一句話:台海戰爭是信則無,不信則有」 。 松田康博教授告訴美國之音,如果你認為台海可能會發生戰爭所以你會備戰,那備戰的結果就可以威懾戰爭,如果你以為根本就不會有戰爭,中國人只搞經濟,根本就不 需要備戰的話,反而會引起戰爭。 因此,如果台灣、美國、日本等相關國家提高中國使用武力的代價,中國動武的這個幾率就會降低。
松田康博教授建議的這種嚇阻與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卡爾所說的美國政策是一致的。 卡爾先前對媒體說,雖然無人知道中國侵台時間表,但國防部需要做的是確保美國當前的威懾能力是強大和真實的,我們的姿態是要保衛我們的盟友和夥伴並阻遏侵略。
如果指望美國阻遏北京武統野心,美國是台灣靠得住的夥伴嗎? 最近烏克蘭指望的援助在美國眾議院卡住後,澤連斯基總統表示失望。 松田康博教授認為,烏克蘭的戰略地位跟台灣不能比,美國現在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不是俄羅斯而是中國,美國不可能放棄台灣。
拜登總統放棄了美國對台戰略模糊?
《華爾街日報》曾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曾四度承諾保衛台灣,台灣、中國和一些美國官員認為美國正偏離對台「戰略模糊」政策。 在國會山,美國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邁克·羅傑斯( Mike Rogers )認為美國可能需要重新檢視這項政策,而眾院軍委會民主黨領袖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 )認為美國有必要繼續維持“戰略模糊 ”政策。
松田康博教授首先指出,拜登總統曾四次說要保護台灣並不意味著美國對台灣的政策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時刻。 戰略模糊的核心意涵就是讓中國相信美國會介入,讓台灣相信美國可能會不介入,從而不去挑釁北京,而美國保留最終決定權。 戰略模糊是非常便宜但最好的戰略,他說 “太厲害了!”
松田康博教授也說,這個策略也要面對兩個盲點。 一個是中國以為是東升西降,美國絕對不會保護台灣。 另外一個就是讓台灣方面感到擔憂而產生疑美論。
嚇阻北京日本又能做什麼?
在台灣問題上,不斷向世界發出危險預警訊號的是美國,對台灣提供軍事美元援助的也是美國,而日本能做什麼呢?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該如何解讀呢? 松田康博教授說,安倍晉三的這個提法在日本或華語世界解讀方式不一樣。 在台灣方面,它被解讀為日本方面現在終於發現了台灣的重要性,因此日本很可能會出兵來協防颱灣。 而中國大陸方面則可能會說日本終於露出馬腳,他們想要介入台灣問題 。
日本自己的解讀是什麼呢? 松田康博教授指出,如果中國攻打台灣,戰事絕對不只限於台海,東海、南海還有西太平洋都會變成戰場,日本很可能會第一時間被攻擊,這就是「日本有事」的意思。 因此,日本必須加強國防,這樣可以間接嚇阻台海戰爭。 日本當局的政策目前基本上就是如此。
不過,松田康博教授關於日本當局立場的解讀也面臨另類解讀考驗。 例如,自民黨外交部會會長佐藤正久在參與台灣智庫國策研究院的座談會時說, “只要日本國內有共識,當台灣有事時日本就會和美國共同協防颱灣,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日本 前防衛廳情報本部長太田文雄將軍(Fumio Ota)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表示,日本的立場還是以支持美國為中心。
“強制性和平統一” 不戰而屈人之兵?
松田康博教授判斷,雖然習近平野心大,在他七十歲這十年讓台灣籠罩在危險陰影之下,但中國武統台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為武統所付出的代價跟所面臨的風險實在太高,因此,“強制性的和平統一” “對中國來講是最好的一個劇本。” 具體說就是北京用武力嚇阻美國,然後逼台灣放棄抵抗並投降。
這種以武力為後盾的統一台灣劇本與法國巴黎亞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高敬文命名的 「灰色地區戰略」類似。 高敬文告訴美國之音,北京對台武統只是軍事或政治宣傳戰,實際上不會發生武力攻擊台灣這種可能性。 北京會以軍事高壓為後盾,最後以和平手段實現政治目的。
習近平的「強制性和平統一」能夢想成真嗎? 松田康博教授的答案是不可能,因為北京無法同時滿足三個條件,這就是中國足夠強大,美國產生孤立主義不想對外打仗和台灣的領導人沒有抗壓力,被恐嚇後馬上屈服。
習近平台灣劇本的最終結局是什麼?
松田康博教授認為,習近平的台灣劇本,無論是武統還是 “強制性和平統一”,最終都不大可能取得成功,最後的結局就是 “習近平蔣介石化”。 他解釋說,蔣介石當年在自己體力還夠的時候也想要用武力來反攻大陸統一中國, 但時間久了客觀條件不允許,他只能被迫放棄,不過,蔣介石表面上仍繼續高喊反攻 大陸統一中國。
最近美國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先生告訴美國之音,他認為現在的習近平對台灣已經無計可施,而貿然進攻台灣的可能性已經不高 。
不過,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的看法也值得注意。 他2022年在史丹佛大學的對話中說,北京在下定決心大大加快推動統一。 “假如和平方式無效,就會使用脅迫手段;很可能如果脅迫手段無效,或許就使用強制手段來達到其目標。”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