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人工智能(AI)行動高峰會星期一(2月10日)將在巴黎拉開序幕。當許多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高級官員、科技公司高層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其他重要人物齊聚一堂,對人工智能這一飛速發展新領域的指導規則作出承諾之際,相關的地緣政治角力也呈現愈演愈烈之勢。
中國宣佈對Google(Google)展開反壟斷調查引發美中兩國輿論的關注。專家分析認為,此次調查主要針對Google安卓(Android)系統在中國的市場支配地位,亦是中國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反制措施之一,具有宣示意義。隨著美中科技競爭加劇,分析家指出,中國正透過強化科技民族主義,推動自主研發系統,以擺脫對外國技術的依賴,同時進一步壓制美國科技企業在華業務。
週一(2月10日)起,中國將對原產於美國的部份商品加徵關稅,報復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本月初針對中國產品實施10%關稅的決定。先前,《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正準備與特朗普政府的貿易談判方案,包括可能會提議恢復2020年在特朗普第一任期與美國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億萬富馬斯克(Elon Musk)說,他沒有興趣收購流行的短視頻應用程式TikTok(抖音海外版)。出於對TikTok與中國所有者字節跳動(ByteDance)關係的國家安全考慮,美國一直試圖禁止TikTok。
根據白宮星期五(2月7日)發布的一項命令,美國將暫時允許來自中國的小包裹繼續免關稅進入美國,推遲了一項讓人們擔心會打亂貿易的規則。
中國政府週五(2月7日)指責美國透過"施壓""脅迫"手段,“一帶一路”北京與其他國家進行的“一帶一路”合作,並對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合作計畫"深表遺憾"。
2025年是《中國製造2025計畫》的收官之年,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副主席薛瑞福(Randy Shriver)2月6日在該委員會的一場聽證會上表示,“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是成為技術創新和關鍵製造產業的領導者,其在增強軍事現代化方面最令人擔憂。不過聽證會上也有專家表示,中國事實上還沒有在供應鏈中取得完全的主導地位。
白宮星期四(2月6日)說,正在觀察中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的申訴。中國指責說,為了證明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的合理性,美國對中國在芬太尼貿易中的作用提出了“毫無根據的虛假指控”。
在特朗普政府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的關稅幾天後,中國的態度變得強硬起來。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在周四(2月6日)記者會上表示,“對於單邊欺凌舉措,(中方)一定會採取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權益。”
特朗普政府針對進口中國商品加徵額外10%關稅本週二(2月4日)生效的同時,另一項取消針對進口包裹免徵關稅的“小額豁免”(de minimis)也同步實施。此舉對近年來在美國市場叱咤風雲的兩家中國廉價商品電商平台Shein(希音)和Temu(拼多多)都構成沉重打擊。
美國國會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共和黨議員伊萊·克萊恩(Eli Crane)2月5日在一場關於美國網絡人才狀況的聽證會上表示, “如果中共下達指示,它能夠部署一支強大的網絡部隊來對付美國”。他說,目前美國在應對網路安全威脅的人員僅約1萬名,必須確保美國網路人才隊伍能夠跟上對手所能培養出的人才數量。
中國的反壟斷監管機構正在為可能啟動針對美國科技公司蘋果公司的正式調查而對其政策進行審查。這是北京推動的反制美國的更廣泛政策的一部份,有可能成為中國與美國貿易戰的另一個導火線。
更多
2023年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中國已投入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自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項目的範圍,以覆蓋醫療、教育和技術等領域。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