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前中國財經記者劉成昆來說,被“失去自由”並非一句空話,而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牢獄經驗。 2018年,他因在微信公眾號發表“暗諷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的小說,被內蒙古警方從北京家中帶走,並以“尋挑釁滋事罪”判刑八個月。
一場關於中國女性生育的爭議正引發輿論風暴。中國人民大學一位教授日前在國際場合公開發言,稱女性應“老老實實、服服帖帖地生孩子”,此言激起中國社交媒體的憤怒反彈,也再度聚焦中國女性在生育與婚姻問題上的困境與覺醒。
中國的單口喜劇產業曾因一位年輕喜劇演員公開調侃習近平關於解放軍的言論而幾乎被凍結了一年。但令人驚訝的是,單口喜劇現在回來了,而且更具活力。兩檔單口喜劇節目正在成為人們的娛樂首選,觀眾們興奮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女性喜劇演員登上舞台。這些女性喜劇演員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在當今中國,女性在長期被忽視和壓制的權利下的掙扎——被催促結婚或生孩子、工作中的年齡和外貌歧視等等。
自從特朗普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以來,這位78歲的前總統、即將上任的候任總統幾乎每天都在宣布內閣和高級官員的人事任命。身為總統,他需要直接任命1,000多個政府職位,其中約1,200個需要參議院通過,約450個無需參議院批准,整個過程可能持續數月甚至超過一年多之久。目前,特朗普已正式宣布了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白宮幕僚長、司法部長、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和國家安全局局長等內閣和高級官職的人選。
美國2024總統大選結果即將揭曉,雖然中國官方和官媒表現出一種冷眼看美國大選的態度,但普通中國民眾,尤其是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的網民則表現出更為細膩的觀點,他們對特朗普和賀錦麗的看法差異顯著。
“我不想在中國生活了。我想學英語,去國外打工,即使一輩子開出租車我都認了。我不想在中國這個土地上生活了,太噁心了,”中國廣州市的體育彩票線上分銷店店主張科(應受訪者要求使用化名)這樣告訴美國之音。
星期五(10月18日),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DJI)對美國國防部提起訴訟,指控五角大樓將其列入涉嫌與北京軍方合作的企業名單是錯誤的,且已對公司造成了重大財務損失。這已經不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利用美國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利益,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美國法庭上大打法律戰。甚至中共自己也利用美國的法律體系,「把法律視為對付對手的利劍,和保護自身利益的盾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二(10月15日)在給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2024年度頒獎晚宴致賀信中表示,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應成為對方發展的助力,而不是阻力。他表示,中國願意與美國“做夥伴、做朋友”。針對習近平的這番言論,美國觀察家認為,美國需要“聽其言,觀其行”。
10月6日是中國文化大革命結束48週年的日子。一名居住在北京的曾經的紅衛兵呼籲更多的人公開站出來為文革道歉。他說,文革是一個被遺忘的“共同犯罪體系”。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每個人該“道歉反省”,因為這是“喚醒自己人類良知基本的要求”。另有一些人認為,如果推動“文革”的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至今“功力無比”,“歷史重複不是沒可能的。”
儘管九月剛從日本度假回來,三十七歲的北京白領楊樂(應本人要求使用化名)還是選擇了在中國“十一”慶期間再度加入出國旅遊的人潮。她這次“黃金週”的目的地是韓國,因為北京“夠無聊”。
星期三(9月18日),一名10歲日本男童在中國深圳上學途中被一名44歲中國男子刺殺的消息披露後,在中國,有人表示震驚和憤怒,也有人認為這是日本侵華戰爭罪行的“因果報應”,不予同情,還有人認為這是中國政府長期仇日宣傳導致的不可避免的後果。
美國國會眾議院週一開始的“中國週”接近尾聲。截至星期四(9月12日),包括台灣、香港和電動車在內的共28項涉及中國的法案在眾議院通過。不過,由於近期爭論激烈、被認為影響力重大的涉及美國對華投資等議題的法案並未入圍討論範圍,“中國週”也被一些分析人士和政界人士認為其實對中國“軟弱”。
9月15日,中國商務部將開始實施對「部分銻、超硬材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這是繼去年限制鎵、鍺、稀土等材料出口後,中國再一次對戰略性礦物做出管制。不少觀察人士相信,中國此舉是對美國限制中國獲得高端芯片等關鍵技術的最新回應。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美國超過60%的銻進口來自中國,但中國的出口管制對美國的傷害並不大。
中國司法部於7月4日在官網發佈聲明,宣佈同意註銷美國威嘉律師事務所(Weil, Gotshal& Manges LLP)駐北京代表處,收回其執業執照。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2024法國坎城影展上,中國導演婁燁再現“武漢封城”的新作《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入圍特別展映單元,但這恐怕讓他再次在中國獲得被封鎖的“殊榮”。婁燁表示,他本來不在意中國國內的市場。無獨有偶,被封鎖的華人歌手李誌不久前在日本進行了商演。海外市場會是屢遭封鎖的華人藝術家們的出路嗎?
5月20日,民進黨籍的台灣新總統賴清德(William Lai Ching-te) 和副總統蕭美琴(Bi-khim Louise Hsiao)正式就任。這也意味著台灣正式進入賴清德時代。
“1989年的春天,你想去哪裡就去哪兒,你能在街上跟路人交談,沒人攔著你。那時候報導中國是很自由的一件事,直到幾個星期之後被徹底壓制。 ”
一段時間以來,中美兩國政府都在努力減少主要用於政府系統和關鍵基礎設施的 IT 產品對對方供應鏈的依賴。中國政府所發佈的“79號文件”對中國在此方面的“去美化”做出了時間上的戰略規劃,並且將目標定在2027年實現政府部門的徹底國產化。分析人士稱,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因為數十年來兩國大量產品的供應鏈緊密交織在一起,中國起初也並沒有可行的替代品。但中國政府在2024 年做出了更具體的全國性努力,並且在最敏感的芯片領域也開始要求國產產品替代外國產品。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最近訪問中國時中反覆提到了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耶倫說,美國不會容忍中國無限制的輸出產能,因為這將影響到世界各國產業的生存。實際上,不僅是美國,歐洲各國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對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感到憂慮。
中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即將閉幕。有西方傳媒注意到,採訪今年兩會的外國記者似乎增加,包括美國之音在內,一些多年無法取得中國採訪簽證的西方媒體,今年都獲得臨時的短期記者簽證。分析認為,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中國與西方關係緊張之際,北京此舉或許是希望展現其開放的姿態。但中國突然取消有30年傳統的總理記者會,讓這項努力的效果大打折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