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誌最近的一份分析顯示,從2014年至2024年,全球近60%撤稿的學術文章作者來自中國,中國地方醫院尤其成為“學術不端”的重災區。中國有超過20,000篇科學研究文章遭到撤稿,撤稿率約0.3%,是全球平均的三倍。全球打假的“科學偵探”們組成的團隊儘管火眼金睛,但被發現的造假行為仍然只是冰山一角。
中國政府力推的「城中村改造」計畫原本被寄予厚望,不僅承載著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目標,也被視為拉動房地產市場、提振地方經濟的重要引擎。然而,隨著經濟低迷、財政吃緊、拆除阻力增大,多個城中村改造計畫出現延期或停滯,引發廣泛關注。
全球黃金市場在2024年表現強勁,需求與供應量均創下歷史新高。世界黃金協會報告指出,全球央行購金量已連續三年超過1,000噸,人民幣金價上漲28%,中國金條和金幣需求達到2013年以來的高峰。在春節期間,中國金飾價格屢創新高,引發社會熱議。分析家認為,地緣衝突、通膨及貿易戰恐懼等多重因素疊加,推動了國際金價的持續攀升,黃金再次成為全球投資者的重要避險資產。
隨著TikTok在美國面臨禁令,大量用戶轉投中國社群平台小紅書,引發了全球性的熱議和關注。小紅書不僅在短時間內登頂美國蘋果應用商店,也成為海外華人和留學生的熱門資訊平台。這現像被視為中國政府外宣策略轉型的重要一步,彰顯了科技與文化融合在全球傳播中的新優勢。本文將探討此事件背後的外宣佈局、小紅書的爆紅原因及其在國際社群媒體競爭中的未來發展潛力。
中國美國商會於週四(1月23日)發表的調查報告稱,51%的在華美國企業擔心中美兩大經濟體的雙邊關係進一步惡化,這一比例為五年來最高。分析稱,美國大選換屆、對華政策調整及美中兩國頻繁採取反制措施等因素是美國在華企業的主要擔憂原因。
對前中國財經記者劉成昆來說,被“失去自由”並非一句空話,而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牢獄經驗。 2018年,他因在微信公眾號發表“暗諷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的小說,被內蒙古警方從北京家中帶走,並以“尋挑釁滋事罪”判刑八個月。
一場關於中國女性生育的爭議正引發輿論風暴。中國人民大學一位教授日前在國際場合公開發言,稱女性應“老老實實、服服帖帖地生孩子”,此言激起中國社交媒體的憤怒反彈,也再度聚焦中國女性在生育與婚姻問題上的困境與覺醒。
中國的單口喜劇產業曾因一位年輕喜劇演員公開調侃習近平關於解放軍的言論而幾乎被凍結了一年。但令人驚訝的是,單口喜劇現在回來了,而且更具活力。兩檔單口喜劇節目正在成為人們的娛樂首選,觀眾們興奮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女性喜劇演員登上舞台。這些女性喜劇演員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在當今中國,女性在長期被忽視和壓制的權利下的掙扎——被催促結婚或生孩子、工作中的年齡和外貌歧視等等。
自從特朗普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以來,這位78歲的前總統、即將上任的候任總統幾乎每天都在宣布內閣和高級官員的人事任命。身為總統,他需要直接任命1,000多個政府職位,其中約1,200個需要參議院通過,約450個無需參議院批准,整個過程可能持續數月甚至超過一年多之久。目前,特朗普已正式宣布了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白宮幕僚長、司法部長、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和國家安全局局長等內閣和高級官職的人選。
美國2024總統大選結果即將揭曉,雖然中國官方和官媒表現出一種冷眼看美國大選的態度,但普通中國民眾,尤其是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的網民則表現出更為細膩的觀點,他們對特朗普和賀錦麗的看法差異顯著。
“我不想在中國生活了。我想學英語,去國外打工,即使一輩子開出租車我都認了。我不想在中國這個土地上生活了,太噁心了,”中國廣州市的體育彩票線上分銷店店主張科(應受訪者要求使用化名)這樣告訴美國之音。
星期五(10月18日),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DJI)對美國國防部提起訴訟,指控五角大樓將其列入涉嫌與北京軍方合作的企業名單是錯誤的,且已對公司造成了重大財務損失。這已經不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利用美國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利益,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美國法庭上大打法律戰。甚至中共自己也利用美國的法律體系,「把法律視為對付對手的利劍,和保護自身利益的盾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二(10月15日)在給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2024年度頒獎晚宴致賀信中表示,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應成為對方發展的助力,而不是阻力。他表示,中國願意與美國“做夥伴、做朋友”。針對習近平的這番言論,美國觀察家認為,美國需要“聽其言,觀其行”。
10月6日是中國文化大革命結束48週年的日子。一名居住在北京的曾經的紅衛兵呼籲更多的人公開站出來為文革道歉。他說,文革是一個被遺忘的“共同犯罪體系”。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每個人該“道歉反省”,因為這是“喚醒自己人類良知基本的要求”。另有一些人認為,如果推動“文革”的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至今“功力無比”,“歷史重複不是沒可能的。”
儘管九月剛從日本度假回來,三十七歲的北京白領楊樂(應本人要求使用化名)還是選擇了在中國“十一”慶期間再度加入出國旅遊的人潮。她這次“黃金週”的目的地是韓國,因為北京“夠無聊”。
星期三(9月18日),一名10歲日本男童在中國深圳上學途中被一名44歲中國男子刺殺的消息披露後,在中國,有人表示震驚和憤怒,也有人認為這是日本侵華戰爭罪行的“因果報應”,不予同情,還有人認為這是中國政府長期仇日宣傳導致的不可避免的後果。
美國國會眾議院週一開始的“中國週”接近尾聲。截至星期四(9月12日),包括台灣、香港和電動車在內的共28項涉及中國的法案在眾議院通過。不過,由於近期爭論激烈、被認為影響力重大的涉及美國對華投資等議題的法案並未入圍討論範圍,“中國週”也被一些分析人士和政界人士認為其實對中國“軟弱”。
9月15日,中國商務部將開始實施對「部分銻、超硬材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這是繼去年限制鎵、鍺、稀土等材料出口後,中國再一次對戰略性礦物做出管制。不少觀察人士相信,中國此舉是對美國限制中國獲得高端芯片等關鍵技術的最新回應。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美國超過60%的銻進口來自中國,但中國的出口管制對美國的傷害並不大。
中國司法部於7月4日在官網發佈聲明,宣佈同意註銷美國威嘉律師事務所(Weil, Gotshal& Manges LLP)駐北京代表處,收回其執業執照。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2024法國坎城影展上,中國導演婁燁再現“武漢封城”的新作《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入圍特別展映單元,但這恐怕讓他再次在中國獲得被封鎖的“殊榮”。婁燁表示,他本來不在意中國國內的市場。無獨有偶,被封鎖的華人歌手李誌不久前在日本進行了商演。海外市場會是屢遭封鎖的華人藝術家們的出路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