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限制銷售先進製程芯片與AI芯片到中國後,另一個在中國具有優勢地位的顯示面板行業是否會成為下一個被制裁的目標引發關注。分析人士表示,美中科技戰實際上就是科技產業鏈逐步去全球化,並一步步演變為兩大技術體系隔絕化與對立化的過程,最終的結果就是“脫鉤”,只要美中競爭不止,這個過程就不會停止,而且還會越演越烈。
中共在為期三天的環台軍演後,從“工具箱”中拿出來的最新一個牽制台灣的工具就是對台灣2455項商品實施貿易壁壘調查。分析人士表示,這是“一場完美設計好的局”,因為請求發動調查的人是幾個中國商會,而中國的商會從來就是中國共產黨組織的一部分。中共一方面藉著貿易調查來表達對“蔡麥會”的不滿並企圖干預台灣2024總統大選,另一方面也考慮終結過去20年來對台灣單方面的讓利,收一箭雙鵰之效。
日經新聞報導,為了反制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制裁,中國考慮禁止特定稀土磁鐵技術出口。分析人士表示,中共這次瞄準的是可以應用在綠能和軍工產業的永磁加工品,包括“鏑”元素也可能會被限制出口。他們還說,中共的主要目的是延遲歐美軍工產業的發展並從中壯大自己的軍事力量,因為西方國家建立自主的稀土供應鏈至少還要5到10年的時間。
台灣總統蔡英文成功完成美國“過境外交”、返抵國門的隔日,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即於4月8日透過官方微博帳號宣佈,將於4月8-10日“在台灣海峽和台島北部、南部、台島以東海空域組織環台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以警告“台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勢力勾連挑釁”。
中共2023年網絡“清朗”行動出重拳整治所謂的“自媒體”造假造謠,聲稱這是為了要“推動形成良好的網絡生態”,然而許多撼動社會的重大事件都是從自媒體爆料而來。中國的自媒體人對美國之音說,自媒體的謠言永遠沒有官媒多,自媒體帶給社會的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官媒的視角與見解,官方之所以想要嚴懲自媒體,是因為害怕外界看見真實的中國。
中國《預備役人員法》今年3月施行以來,外界對中國強軍備戰的意圖更加警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2027年前將具備犯台能力。台灣研究中共軍事的專家指出,到2027年,中共的預備役規模將達到730萬人,中共的軍事野心不僅意在台海,對區域乃至全球都構成威脅。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跟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試圖扮演烏俄戰爭斡旋者角色,也呼應其日前提出的一份最新的全球性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中國官媒《求是》雜誌稱這份文明倡議是“應時而生的中國方案”,但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用文明包裝獨裁,正一點一滴地將中國價值觀挹注到國際秩序裡,而且外交戰略也轉為更加積極主動,目的就是在美中競爭的大環境下,希望可以影響並拉攏第三世界,好讓習近平在國家主席的第三任期裡,拿出中國成為全球領導地位的政績。
中國全國人大3月7日公佈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主要包括兩個部門的建立,以及四個單位的重組或調整,另外則是按照5%的比例精減中央機關人員編制。觀察人士分析,這次改組凸顯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個人意志將貫穿國務院運作,也凸顯中國想要補強其科技的短板,以回應美中對抗的新形勢,預期兩會後,美中競爭恐會越來越激烈。
中國人大與政協“兩會”登場,是否提出新的涉台戰略引發關注。分析人士表示,中國不太可能揚棄“一國兩制”,但會調整往更多“同”的方向,減少“異”的比重。他們還說,雖然近期兩岸關係看似有回暖跡象,但春暖未必花開,因為兩岸交流無法上升到官方,促融只是中共一種統戰語言以及對台灣官民採取區別對待的統戰策略而已,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甚至反問:交流有什麼保障?
中國全國政治協商會議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兩會”)即將在本週末登場,會上是否會提出新的涉台戰略引發關注。分析人士表示,兩岸關係經過三年多來的疫情隔閡,隨著中國解封勢必注入新活水。此外,隨著台灣2024總統大選即將到來,中共應會記取香港“反送中”的教訓,避免讓民進黨打“抗中牌”得利,而且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才剛剛開始總書記的新任期,因此,預計他將會更加專注於內政問題。如果沒有特殊事件,近年的兩岸關係應是相對穩定。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後,中國有些農民工或是自願或是被迫返回到農村,近來有不少省市發佈了一些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就業的政策,但對更多的農民工來說,除非他們在城市裡找不到工作,否則多數還是會往城市去,因為留在農村掙的錢根本難以養家活口。不論農民工回鄉是短暫現象還是長期趨勢,反映出城市用工需求下降卻是不爭的事實。
隨著美中兩國的緊張關係加劇,中國軍機前往攔截美國或外國偵察機的頻次也越來越高,彼此“空中相遇”的機會也變多。分析人士表示,在氣候、擾流以及人為操作不慎等各種因素下,抵近攔截存在一定的風險,可能造成“空中誤判”進而導致兩國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也隨之升高,造成飛行員相當大的飛行壓力,因此飛行員的訓練顯得格外重要。
台灣財經趨勢專家謝金河最近出版的新書《變調的中國夢》,觀察中國四十年來如何從鄧小平時代播下了中國崛起的種子,到現在習近平因意圖稱霸全球與戰狼外交而與世界為敵,並且在美中貿易戰和新冠疫情的催化下,讓“中國夢”走向幻滅。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春節,適逢中國放寬防疫措施後,感染人數激增,讓春運面臨著更大的挑戰。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主任紀駿輝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在了解奧密克戎(Omicron)及其許多亞種具有非常強的具有免疫逃脫的特性後,科學家知道,想要降低疫情高峰的唯一辦法,就是讓足夠的人口去感染,因此中國春運有大量人口流動反而可以加快達到群體免疫的程度,對脫離疫情高峰有幫助,但地方政府也要準備好充足的醫療能量,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去保護老弱族群。
中國人民解放軍近來似乎在演練一項新戰術,由遠征打擊機群跟無人機搭配,在預警機的空中指揮管制之下,突破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執行長距離打擊任務。分析人士表示,遠程無人機在此戰術中可以擔負起先期偵查、通訊中繼、遠距精準彈藥的中途導引,以及戰果評估等四種角色。此外,這也意味著解放軍來到一個從台灣東部發動攻擊的新戰術位置,將不只對台灣國軍規劃在東部的戰力保存造成相當大的威脅性,也對前來支援的美軍形成威脅。
中國與菲律賓1月5日共同簽署“中菲聯合聲明”,表明一帶一路的合作計劃將會持續下去。與此同時,中國解放軍海軍也持續循著“海上絲綢之路”,向南太平洋拓展遠洋投送能力。中國日前一艘052D導彈驅逐艦在沒有海外基地的支援下,航行了上萬公里,突然現身美國“後院”的南太平洋大溪地附近,令美、法、澳等國震驚。
台灣首位參與美國疫情調查服務隊的流行病學專家、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博士,最近出版的一本新書《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紀錄了人類面對新冠疫情的奇幻之旅。她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依照奧密克戎(Omicron)病毒抗原性及流行病學的屬性,新冠疫情已經走到了終點,但若想更萬無一失的話,等中國的疫情走完才算是真正的終點。
中國在放寬防疫措施後,感染人數呈幾何式飆升,各地出現民眾瘋搶藥物和醫院擠兌的現象,暴露出政府並未為開放做好準備,這似乎跟一向強調“制度自信”的中國共產黨形像不符,也跟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標誌性話語“堅持底線思維”互相矛盾。
2022年是中國現行的“八二憲法”施行40週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中國官媒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表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人民基本政治權利不受侵犯,並強調中國憲法制度具有顯著優勢等。
2022年年底,中國放寬了防疫政策,清零封控與大規模核酸檢測終於至少暫時走入歷史。與中國嚴苛防疫政策伴生的“核酸”、“清零”與“潤”(run)成為熱門詞彙,而反對過度封控的“白紙運動”更是中國今年最獨特的一道風景線。除此之外,中共十月召開的二十大前後, “核心”、“兩個維護”、“兩個確立”等字眼頻繁出現在中國官媒中。而年初轟動全中國的“鐵鍊女”事件,則凸顯了中國社會層面的性別問題。這些熱詞都反映了中國在2022年經歷的重大事件並體現了中國社會的氛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