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正在研究針對中國無人機壟斷美國市場所帶來的巨大國安風險的限制法案。這使得中國無人機公司在美國的前景變得岌岌可危。美國無人機製造商和國安專家認為, 美國本土的無人機行業正在抓緊歷史機遇,提高產能和速度, 甚至在細分市場上表現出優於大疆無人機的技術和性能。
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挑釁行動持續升級。6月15日起,中國將授予海警部門在緊急情況下,在南中國海有爭議的水域拘留外國公民。與此同時,菲律賓的民調顯示,絕大多數菲律賓人支持對北京採取軍事行動。菲律賓總統不久前也明確劃出“接近戰爭行為”的紅線。有軍事專家說,南中國海愈發展現出比台灣海峽更易觸發美中軍事衝突的趨勢。他們甚至擔心,這可能會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中國拒絕出席本月中旬在瑞士舉辦的烏克蘭和平高峰會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公開指責中國配合俄羅斯破壞和平高峰會。這是烏克蘭總統首次公開批評中國。較早前,他曾表示相信中國是唯一對俄羅斯有影響力的國家,也一直試圖贏得中國的支持。分析家指出,澤連斯基終於意識到繼續拉攏中國已經毫無意義。
流行短視頻社媒平台TikTok星期四(5月23日)出台新的舉措,限制中俄官媒利用其TikTok賬號進行虛假信息傳播和影響力操縱行為。科技專家和國安人士認為,這些舉措只是“隔靴搔癢”。只要TikTok仍由中國公司字節跳動所控制,無法從根本上挫敗中共試圖干擾美國大選和顛覆美國社會秩序的努力。
中國和柬埔寨5月16日在接近有主權爭議的南中國海水域開展為期15天的“金龍-2024”軍事演習。這是自2016年該演習開始以來雙方舉行的最大規模的聯合海陸演習。軍事專家認為,中國在柬埔寨的軍事野心和部署愈發顯露出永久化駐軍趨勢,美國政府需要對此做出強有力的回應。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星期四(5月2日)會晤了來自日本、澳洲和菲律賓的國防部長,並表示四國將考慮進行更多的海上演習。軍事專家認為,雖然印太地區難以成立“北約”(NATO)式的正式多邊軍事聯盟,但是建立靈活的“小多邊”安全架構將有助於有效抵禦中國在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以及台灣海峽的軍事擴張。
西方政府近年來許多立法和倡議活動,包括美國的《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都沒有能夠終結西方所認為的中國政府在新疆持續的種族滅絕以及在當地普遍使用強迫勞動的罪行。在美國國會星期二(4月30日)的一個聽證會上,美國國會議員說,西方企業利用社會審計和所謂的促進“環境、社會和治理”標準來幫助掩蓋和洗刷參與侵犯人權的行為。
中國剛剛主辦了一場海軍論壇,將近30國代表參加。這是中國近期頻繁的軍事外交的一部份。軍事專家指出,中國的軍事外交活動更多是一種外交政策的工具,軍事價值有限。他們也指出,中國在加強與東南亞國家、非洲國家以及俄羅斯的軍事外交的同時,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軍事交流正在減少,令人感到擔憂。
隨著全球安全環境日益複雜,美國正在積極推動其印太盟友與北約深化合作。美國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星期一(4月22日)表示,多個印太國家領導人已表達加強與北約合作的興趣,尤其是在軍事威懾、訊息交流和互操作性等領域。這一舉措旨在應對中俄關係日益緊密的背景下的安全挑戰。
阿根廷新任總統米萊(Javier Milei)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他需在堅持自由主義價值觀和應對經濟現實之間找到平衡。雖然他的反共姿態明顯,但阿根廷與中國的深厚經濟聯繫似乎難以輕易割捨。未來,米萊政府如何在維護國家經濟利益和政治信念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剛加入北約的瑞典最近決定將一名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的中國記者驅逐出境,終身不得再次入境瑞典。有專家認為,中國政府的海外大外宣媒體人員只是中共統戰和情報網絡的冰山一角, 瑞典政府需要及時針對其非法活動進行起訴, 廣泛開展監督和公眾教育行動,系統性地挫敗中共的影響力行動。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大規模入侵引發了北歐地緣政治格局的迅速變化,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最新一輪擴張。 軍事專家建議,北約擴張和俄羅斯戰術層面的挫敗不應讓歐洲陷入錯誤的安全感,北約需要將北歐視為一個整體,制定全新的聯合作戰規劃和應急計劃,並密切監視中國在該地區的活動 。
隨著2027年中國攻台的”戴維森窗口“(Davidson Window)愈發臨近,美國仍可能面臨軍事資源不足以支撐同時與中、俄作戰的困境。有美國國家安全學者建議,如果常規力量無法抵擋中國侵台,美國應考慮先使用核武。但也有批評者擔心,美國對中國首先動用核武的風險過高,且收益不明顯,不如把精力放在維持對北京的嚇阻和採取外交行動。
兩位美國國家安全學者在新書《我們贏,他們輸:共和黨的外交政策與新冷戰》(We Win, They Lose: Republican Foreign Policy & the New Cold War)中指出,美國已處於一場與中國的新冷戰之中,需採取更為堅定的「我們贏、他們輸」的清晰戰略來贏得這場與中國的鬥爭。
美國空軍近日宣布啟動一項新的重組計劃,透過優化和變革其組織、訓練、備戰和武器發展的方式,使空軍更快、更敏捷、更具殺傷力,從而威懾並在必要時擊敗中國。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Frank Kendall)說,「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我們將改革空軍,並將其直接指向最具挑戰性的威脅。」
美國與三個太平洋島國去年年底續簽了為期20年的《自由聯合協定》(Compacts of Free Association,COFA),但該協議所需的70多億美元資金仍然遲遲未獲得國會批准。國安專家認為,一旦陷入和中國的衝突,該協定的有效性將對美軍作戰和後勤補給發揮決定性作用,美國今年要盡快在總統大選前確保資金批准。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本週訪問美國並警告說,中國是最嚴重的長期挑戰,台灣可能會變成下一個烏克蘭。 有國安專家認為,北約目前幫助美國抗衡中國的最佳方式是提高自身國防預算、承擔更多援助烏克蘭和威懾俄羅斯的安全責任,讓美國能夠轉移更多軍事資源來專注應對北京的威脅。
身為全球軍費開支和軍事實力首屈一指的美國軍隊,近年來卻遭遇募兵困難的危機。 負責軍事人事政策的美國副助理國防部長斯蒂芬妮·米勒(Stephanie Miller)1月29日表示, 過去15年,美國全志願軍隊的招募率一直在下降, 有志於服役的人數和合格率都接近歷史最低水平。
最近幾個星期以來,紅海局勢持續惡化。週五(1月19日),美軍發起了對伊朗支持的也門胡塞武裝的第六輪打擊,而胡塞武裝也誓言要對美國和英國進行激烈報復。胡塞武裝究竟為什麼要攻擊紅海的國際商船?它到底是什麼樣的組織?美英的打擊是否會有效?紅海危機將如何終局?
在面臨俄烏戰爭、以哈戰爭和潛在台海衝突等多線作戰的歷史挑戰之際,五角大廈星期四(1月12日)有史以來發布第一份《國防工業戰略》,對未來三到五年內對美國國防工業基礎的參與、政策制定和投資進行指導。戰略呼籲建立一個現代化、有韌性、創新的國防工業生態系統,增加武器生產的規模和速度,擴大關鍵庫存,並與盟友和夥伴加強國防生產合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