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兩位共和黨議員日前敦促拜登政府收緊對中國的芯片製造軟件的出口限制。
美國一個兩黨工作組星期三(4月14日)發布一份戰略報告,建議拜登政府制定國家民主戰略,將推動民主、反擊中俄及其他地方的威權主義作為美國外交和國家安全政策的優先事項。
美中兩國針對新疆維吾爾人權問題持續交鋒,3月底北京宣布制裁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USCIRF)主席曼欽(Gayle Manchin)和副主席伯金斯(Tony Perkins),報復美國及西方國家此前對北京的制裁。伯金斯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說,儘管受到制裁,委員會將繼續為那些渴望自由的中國民眾發聲,伯金斯還指出,中共試圖消滅宗教自由,但終將會失敗,因為中共“無法扼殺人的精神”。
星期一(3月22日)美國、歐盟、英國和加拿大聯手就中國侵犯維吾爾人權行為,對中共官員實施制裁。最近一些人權人士和獨立報告指出,新疆出生率在2017年到2019年間下降近50%,令人側目的數據顯示中國政府正在對維吾爾人實施包括強制絕育在內的“種族滅絕”政策。但中國政府稱,新疆人口增長下降的原因是計劃生育的嚴格執行和婚戀觀念的改變。如何解讀新疆的出生率下降?在中國政府對漢族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之際,為何又在新疆加強落實計劃生育政策?
美中之間的高層會晤在經歷了開場的激烈交鋒後,星期五(3月19日)在阿拉斯加落下帷幕。美方表示與中方進行了艱難和直率的對話,中方表示交流有建設性和有益。雙方都表示存在深切分歧,未提任何突破。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摩擦將會是未來美中關係的常態。
美中兩國為期兩天的高層會談星期四(3月18日)在阿拉斯加開啟。雙方在開場白中罕見公開激烈交鋒。美方指責中國的行為威脅國際秩序,中方則批評美國霸權,在人權等議題上虛偽。外界普遍對此次會晤結果期待不高。有分析人士認為,雙方的針鋒相對主要是想向國內觀眾展現強硬姿態。
美國國務院星期三(3月10日)宣布,美中兩國高層官員下週將在阿拉斯加舉行高層會晤。這是拜登總統就任以來,美中兩國高級官員的首次面對面會晤。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此次會談中國在美中關係問題上仍然老調重彈,那麼將不會有積極結果。
有關哈佛大學錄取程序涉嫌歧視亞裔學生的案件2月25日被上訴至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原告請求最高法院禁止在大學錄取決定中考慮種族因素。如果最高法院受理該案,相關判決將對美國的種族多元政策,尤其是“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產生深遠影響。這場訴訟也在華裔社區引起爭論。
上任已滿一個月的拜登政府正在評估全球軍力部署,並成立中國工作組,審視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與軍事態勢,以應對中國構成的日益嚴峻的挑戰。分析人士認為,預計拜登政府將繼續把印太地區作為優先重點,在延續特朗普時期軍事態勢的同時,更加註重盟友和夥伴建設。
美國國會參議院將在星期三(2月24日)對中情局局長威廉姆·伯恩斯(William Burns) 的人事任命舉行聽證。
在七國集團即將舉行視頻會議探討如何應對中國挑戰之際,流亡英國的香港民主派人士羅冠聰表示,應對中國的威權主義擴張,最重要的一點是全球民主國家聯合起來,共同行動。他同時呼籲在對華政策,尤其是經貿協議中,將人權置於重要位置。
美國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 R-CA)等四位共和黨人星期三(2月17日)致信拜登總統,敦促他採納特朗普政府在卸任前提出的一項旨在加強限制中國孔子學院的政策提案。
彭博社星期五(2月12日)一篇調查報道說,北京利用科技供應鏈對美國進行長期的間諜活動。
美國政府官員表示,拜登政府將考慮與盟友合作,對某些出口到中國的敏感技採取“新的有針對性的限制”。一些分析認為,拜登任命誰執掌負責出口管制政策的工業和安全局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將會預示拜登對華科技政策的走向。
白宮星期三(2月10日)表示,正在對中國短視頻應用TikTok可能構成的安全風險進行審議,但同時強調,對於要求出售TikTok的計劃,拜登政府並沒有採取新的“積極主動的步驟” (proactive step)。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特朗普政府在卸任前提出的一項要求美國學校披露與孔子學院聯繫的政策規定,被拜登政府悄悄“下架”。相關消息招致共和黨人猛烈批評,指拜登廢除了特朗普限制中國滲透美國校園的規定,白宮方面星期三(2月10日)表示,有關撤回規定的指稱“不實”。
中國通信設備巨頭華為公司星期一(2月8日)向美國上訴巡迴法院提出申訴,稱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去年認定華為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決定是違憲的,並且損害行業利益。有分析人士指出,華為一再利用美國司法系統對付美國,這就是為什麼美中必須脫鉤。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在近日刊發的一篇文章中呼籲制定新的威懾戰略,以應對中國和俄羅斯構成的威脅,包括與兩國的地區危機演變為核衝突的“切實可能性”(real possibility )。同時,拜登政府將美俄之間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延長五年,並表示將在延長期限內加強軍控努力,減少中國的核武威脅。
中國級別最高的外交官星期二(2021年2月2日)呼籲推動美中雙邊關係回到可預期和建設性的發展軌道,但他同時也強調中國的紅線,警告美國不應干涉中國內政。美國一些學者認為,這些論調沒有新意,難以對改善雙邊關係或重啟對話產生實質作用。
白宮表示,拜登政府正在以“戰略耐心”尋求和北京打交道的“新方法”。這個“新方法”與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會有何不同?特朗普時期施加的一系列對華措施,是去是留,變還是不變,拜登政府會有怎樣的決斷?美國之音從經貿、科技、人文交流、人權和台灣問題五個領域,為您進行梳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