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中國的確加大了對美國商品和服務的購買力度。但彭博新聞社和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貿易數據均顯示,截至2021年11月底,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及服務的購買量只達到中國所做承諾的60%。
COVID-19疫情已在全球範圍奪走500多萬人的生命,面對外界對其疫情爆發之初的處理方式的批評,中國2021年繼續在全球發起虛假信息攻勢,以讓世界相信,中國不僅不應為疫情負責,而且正引領全球抗疫工作。中國官方推動的信息還說,病毒可能是美軍實驗室洩露的並散佈美國的疫苗有問題的信息。
現在距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但這場體壇盛會卻面臨著一波史無前例的外交抵制。
11月1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彭博新聞社記者提到有評論稱在香港設有地區總部的美企數量下降說明香港實施國安法或許影響了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吸引力,並就此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請求置評。
這個月初,世界目睹了台海緊張情勢的急劇升溫。自10月1日中國國慶節開始,中國在四天內出動創紀錄的149架次戰機飛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作為回應,台灣也派出自己的戰機進行偵查;備戰言辭一度浮現,給劍拔弩張的軍機轟鳴再添一絲硝煙味。
9月24日,中國電訊公司華為的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軟禁近三年後返回中國。當天較早時候,她從加拿大通過視頻在布魯克林的美國聯邦地區法院出庭。按照孟晚舟與美國司法部達成的所謂“暫緩起訴協議”(DPA),她承認自己曾就華為的伊朗業務誤導英國的匯豐銀行。
自今年8月以來,中國官媒和官員集中傳播了一波虛假信息,暗示COVID-19疫情背後的新冠病毒可能由美國製造。自疫情發展為全球大流行病以來,中國政府一直試圖轉移對以下問題的關注:為什麼病毒最早在中國被發現?它是自然起源,還是來自位於武漢的生物實驗室?
8月30日,改編自阿富汗裔美國小說家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同名暢銷書的電影《追風箏的人》成了中國互聯網上的熱門話題。自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以來,中國官方媒體在阿富汗問題上對美國展開密集攻勢。
自塔利班8月15日佔領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總統府以來,世界一直在警惕地關注著阿富汗局勢。正如一名塔利班高級成員8月24日告訴美國之音的那樣,塔利班組織正尋求國際承認。但至今尚未有一個國家承認塔利班是“代表阿富汗人民的合法政府”。
中國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朝聞天下》節目8月11日重提美國運動員在武漢軍運會期間將COVID-19病毒傳入武漢的陰謀論,其節目內容隨即被新華社、人民網、環球網等中國官媒相繼轉載。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6月16日在瑞士日內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尋求恢復美俄關係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就在白宮宣布的一天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訪問俄羅斯。美中為何同時聚焦俄羅斯?有分析認為,美國有意將俄羅斯從中俄聯盟剝離出來;不過專家指出,普京治下的俄羅斯不可能這麼做。
上週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提起告訴的一個美國華裔民權團體週二(5月2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說明為何特朗普的“中國病毒”說給美國亞太裔帶來精神和人身傷害,構成誹謗罪。他們呼籲美國各亞裔團體聯署支持這項法律訴訟。不過,部分美國華人對該訴訟和該組織表達反對和質疑。
拜登總統星期四(5月20日)簽署法案,打擊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事件。正競選紐約市長的楊安澤(Andrew Yang)表示,針對亞裔的仇恨攻擊令人痛心,他鼓勵更多亞裔參政議政,並表示如果當選將把保障紐約市公共安全作為施政優先之一。
針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間的暴力衝突,中國本週頻頻表態,除了敦促雙方立刻停火,並表示“歡迎以巴雙方代表在華舉行直接談判”。作為安理會5月份的輪值主席國,中國在以巴衝突上的積極表現被視為北京試圖擴大在中東地區的政治影響力。但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對中東安全局勢的實際影響力十分有限。
拜登政府正考慮重啟一項在特朗普政府時期被擱置的移民項目,為外國創業者在美國成立和經營公司提供入境居留的機會。移民律師表示,該項目可能會吸引大批中國創業者來美投資。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週五(5月7日)出席由中國外長王毅主持的聯合國安理會外長級視頻會議,布林肯不點名地批評中國在人權、貿易、領土邊界等問題上公然無視國際規則。
一份最新的全球民調顯示,在中國,85%的受訪者認同民主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儘管中國的“民主指數”多年來一直在全球排名倒數,有71%的中國受訪者認為中國已實現民主,且已足夠民主。專家指出,在缺乏媒體和言論自由的情況下,中國的民調數字需謹慎看待。
今年4月正值美中“乒乓外交”50週年。50年前,美國運動員踏上中國國土,火熱的乒乓友誼賽為美中關係解凍。50年後,美國國內抵制北京冬奧的呼聲不斷,美中關係雪上加霜。時過境遷的,是美中關係;一如既往的,是體育與政治之間的糾葛。
美國軍方高級將領稱,儘管中國在非洲和中東等地區經濟投入巨大,但美國在與該區域國家的合作方面仍佔優勢。
離北京冬奧開幕只剩不到10個月,北京最近開始緊鑼密鼓展開冬奧場館測試。與此同時,國際間抵制北京冬奧的呼聲不減反增。作為奧運賽事重要組成的運動員又是如何看待抵制北京的呼聲?美國冬奧選手克萊爾·伊根對美國之音說,應該讓運動員參賽,以奧運為契機,把對中國人權的質疑放在聚光燈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