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5波新冠病毒疫情確診人數居高不下,星期一錄得破紀錄的7,533宗確診,過去一星期累計確診超過35,000宗,港府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下,公營醫療系統已經超出負荷,不能夠將所有確診及初步確診者送入醫院或者入住隔離設施。有確診者的家人表示,患者確診後未收到衛生署聯絡安排入院或入住隔離設施,實際上”動態清零”政策下,患者及家人”與病毒共存”,批評當局沒有為留家患者提供居家治療指引,加上居家隔離政策朝令夕改,令市民無所適從,甚至情緒崩潰。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香港爆發新冠病毒疫情超過兩年,去年12月底出現首宗Omicron變種病毒社區感染,演變成第5波疫情,確診個案在2月初農曆新年長假期後,出現幾何式增幅,星期一(2月21日)錄得破紀錄的7,533宗確診,再創單日確診新高紀錄。過去一星期有4日錄得超過6千宗確診,累計確診高達35,312宗。
動態清零政策下公營醫療系統超負荷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星期一在疫情記者會表示,香港再多13名患者離世,包括7男6女,年齡介乎11個月至97歲。除了11個月大女嬰之外,其他離世患者大部分是長者或長期病患。
多名記者追問這些離世病患是否已經接種疫苗、感染哪種變種病毒等資料,劉家獻回應表示,手上未有更多資料,希望市民明白”現在在打仗”,前線醫護人員花費大量時間照顧病人,離死病人的資料未必能準時呈報。
香港政府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下,確診及初步確診者都要送入醫院,或者入住隔離設施,由於確診人數出現幾何式增加,公營醫療系統以致隔離檢疫設施已經超出負荷,估計有數以萬計的確診及初步確診者滯留家中等候送院,實際上患者及家人已經”與病毒共存”。
確診市民及家人自行到私家醫院求診
香港市民周小姐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她家中菲傭上星期六(2月19日)晚上始出現喉嚨痛、咳嗽等病徵,她20多歲的女兒星期日(2月20日)早上亦開始出現類似的病徵,她們在家中以快速檢測棒測試,菲傭及女兒都疑似確診,由於連日來看到公立醫院急症室迫爆的報道,周小姐預約到私家醫院急症室求診,她們自行搭的士到醫院後,輪候時間都要3小時才能診症。
周小姐說:我後來去了私家醫院(急症室),(下午)3時到達,然後等到6時才可以見到醫生,醫生診症了我的女兒及菲傭,就似是上呼吸道感染,他亦都有兩個選擇給我,一是在醫院裡面立刻做一個快速(核酸)測試,但是當然要付費了,但是另一個就可以他寫紙(轉介信)給我去政府做(病毒)檢測,不過,可能就會浪費時間,有可能要一星期才有報告出,所以我當時就決定找私家醫院做(病毒)檢測。
周小姐表示,她的女兒及菲傭在私家醫院做核酸病毒檢測,加上醫生開的退燒藥等,二人的診金合共超過700美元,她坦言不是基層市民可以負擔的費用,不過,她得知政府病毒檢測可能要等一星期才有報告,寧願自己付較高的費用在私家醫院檢測,只需4小時左右,星期日晚已經通知她女兒及菲傭初步確診。
初步確診後無法聯絡當局作後續安排
周小姐表示,私家醫院有通報衛生署,她家中有兩名確診者,要求她們留在家中隔離不要外出,並且等候衛生署通知何時送院或者到隔離設施,亦有給予衛生署熱線電話,查詢患者等候送院等問題。
周小姐表示,截止星期一(2月21日)下午,衛生署完全沒有職員主動聯絡,她致電衛生署熱線,超過兩小時都無人接聽。周小姐表示,向政府部門求助無門,唯有靠大廈管理處及朋友提供協助,自己也會上網尋找一些有關確診者居家治療的指引,她坦言香港市民在疫情下只能自救。
周小姐說:我覺得很無助,唯有就真的靠自己、用自己的方法,上網看看有些甚麼(資料)、怎樣安排家裡怎樣做家居清潔,全部都是要自己上網去聯絡,這一刻我完全找不到任何政府部門可以聯絡上,或者給予我一些正確的指引。
批評當局防疫政策混亂無所適從
去年5月移民英國的周小姐,在去年12月底回香港探望家人,近日遇上女兒及菲傭確診新冠病毒,她認為情況與英國朋友確診時居家隔離差不多,不過,英國政府衛生部門為居家患者提供非常清晰的治療指引,但是港府沒有貫徹”動態清零”政策,也沒有為留家確診提供居家治療指引,令市民無所適從。
周小姐說:很明顯這個做法跟我在英國的時候,我的朋友確診了之後的做法,都是大同小異,都是在家裡家居隔離,其實我想現在(香港)醫生所講的一套方法,我想都不是跟那個 "動態清零"貫徹,反而是一個叫做"與病毒共存"貼切一些。
當局沒指引憂誤堕法網違居家檢疫令
周小姐表示,衛生署對居家治療的患者,以及同住家人列為密切接觸者的居家隔離都沒有清晰指引,她不知何時開始計算、何時結束居家隔離檢疫,擔心自己來不及3月初上機返回英國,雖然自己目前快速檢測仍然是陰性,但也不知道能不能夠上街買東西之類,擔心被當局認為違反居家檢疫令,誤墮法網。
周小姐說:我們都很擔心,這樣算不算是要居家隔離,如果居家隔離你現在這一刻又沒有顯示告訴我,我是要帶(追蹤)手帶,或者我是由幾時開始我要隔離14日,完全沒有(指示)的情況底下,我沒理由在你沒給指示我的時候,我究竟繼續外出買菜好,還是我真的留在家裡呢﹖如果講負責任的一個市民,我當然一定要留在家裡,因為這個是不想影響社區再有爆發,但是這件事情真的要自律,我一家人自律,是不是其他人都會自律,這件事情其實都真的要衛生署或者相關部門,是第一時間去聯絡我們,等我們有一個清晰的指引,就不是說我們是猜測。
周小姐批評港府的防疫政策缺乏前瞻性,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已經超過兩年,當局仍然重覆相同的社交隔離措施,亦沒有後備方案應付公營醫療機構超負荷,令香港人不斷在疫情下受盡煎熬,甚至情緒崩潰,她認為港府的防疫政策與英國反差很大,在英國就算曾經單日確診高達數以十萬計,市民都不會太恐慌。
周小姐說:我覺得真的反差很大啊,英國是做到令到市民是安心,而香港政府是令到香港市民是痛苦、生活很不舒服,以及令到我們情緒很崩潰。
市民指實際上患者及家人與病毒共存
化名陳小姐的香港市民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她同住的家人上星期四(2月17日)出現頭痛、喉嚨痛、咳嗽等病徵,用快速檢測棒測試後疑似確診,連日來留在家中隔離,靠自己買退燒藥、清熱沖劑等治療,她認為港府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下,但是衛生署要求輕症的確診者留家隔離,不要湧到急症室,實際上很多患者及家人已經是”與病毒共存”。
陳小姐說:其實現在叫大部份患者自己居家隔離、居家治病的,這些不是叫做 "與病毒共存"是甚麼呢請問﹖變成其實如果(當局)一直有早些已經預視到有這樣的情況,一早其實教會一些市民,如果有這樣(居家治療)的情況的時候,預計到將會大爆發了,提早教會市民應該要怎樣做,我相信就不會出現現在這樣的情況,明明就是譬如說很輕症那些(患者),自己檢測到的時候,留在家中這樣不是最好嗎﹖為甚麼要他們還要去醫院或者看急症,這樣其實更加將病毒很快速地去擴散。
批港府防疫政策與第三世界分別不大
陳小姐批評,港府的防疫政策混亂,也沒有提供正確的居家治療指引,導致懷疑確診的市民及家人恐慌,衝到急症室求診,出現迫爆急症室、露天醫院的亂像,她認為香港與第三世界國家分別不大。
陳小姐說:變成其實我覺得現在的情況,就是一些市民不知道一些正確處理(確診)的方法,或者是訊息,而引致大家都恐懼一窩蜂,驗到一點點(疑似病毒陽性)就立刻衝出去(急症室),令到醫療(系統)失控,我覺得這個完完全全、百分之一百是政府的責任,無一個預先去做一些準備,我覺得真的跟第三世界國家沒甚麼分別。
陳小姐表示,她的同住家人懷疑確診後,她任職的公司要求她在家工作,並且到政府社區病毒檢測中心做核酸檢測,有政府檢測結果前,亦要隔日在家中做一次快速測試。
對中國大陸醫療團隊信心不大
陳小姐表示,她的病毒快速測試連日來都是陰性,但是上星期四(2月17日)晚做政府的病毒檢測,4日後到星期一(2月21日)傍晚仍未有結果,她認為就算有中國大陸醫療團隊來香港,也沒有信心可以提升港府防疫抗疫的能力。
陳小姐說:(對中國大陸醫療團隊)信心其實不大,因為其實都下來(香港)這麼多日了,都好像不覺得他們有甚麼進展,或者進一步確定究竟是做些甚麼,其實你(政府)搞這麼多東西,下來這麼多日,我都不是很明白為甚麼那個、光是講那個(病毒)檢測那個日數,都還可以是這麼多日都未有結果呢﹖這個真的不明白,以及最大問題是現在那個資訊發出來,政府發出來的訊息,其實是透明度完全不高,大家一眾市民其實你不知道它(政府)現在究竟在做甚麼。
防疫政策影響生計經濟前景沒信心
在疫情肆虐下,港府預告最嚴厲的社交隔離措施沒有放寬的空間,甚至會進一步收緊,例如餐廳食肆堂食時間再縮短。
陳小姐批評,港府的防疫政策兩年多以來只是不斷重覆停工、停市、停課,對經濟構成重大影響,她身邊很多朋友的公司已經裁員,或者要求員工放無薪假,她也擔心自己任職的公司未必可以讓她在家工作14日,而作為密切接觸者公司也未必可以給予有薪假期,她認為港府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令很多市民的生計都大受影響,她對經濟前景也失去信心,有計劃移民。
陳小姐說:而其他一些國家,歐洲國家也好、或者是新加坡,尤其是新加坡、澳洲那邊,其實人家都已經開始是放寬了,經濟已經開始發達了,而你香港繼續這樣去封鎖、繼續去落後,變成人家已經是開始(經濟)起飛的時候,你怎樣將來都會追不上,因為始終其實現在一些資金外流了,或者人家一些基地已經撤離的時候,在其他地方再成立(基地)的時候,將來不會再回頭的了。
當局確診患者新安排否認與病毒共存
香港各界對於抗疫政策是否堅持“動態清零”有不同看法,中國官方傳媒多次發文強調,香港應該堅持“動態清零”政策,批評實行所謂“與病毒共存”的”躺平”策略是混淆視聽。
為紓緩公立醫院確診患者超負荷的壓力,衛生署上星期六(2月19日)公佈確診者入院抑或居家治療的安排,當局表示會盡量將沒有病徵或徵狀輕微的病人送到社區隔離設施,非高危的獨居患者可留在家中,直至第14日自行快速檢測呈陰性,即視為無傳染力患者,可以自由離開家居;如果等待人院的病人,在第14日也是快速檢測呈陰性,同樣可以自由活動,毋須再等送往隔離設施。
不過,當局的確診者入院安排,無列明輕症患者在家治療的指引,並否認相關安排是“與病毒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