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香港特首公佈最嚴厲防疫措施 禁私人處所跨家庭聚會 政黨批擾民無效


2022 年 2 月 8 日,在香港中區,市民戴著口罩在一個臨時的露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中心排隊 (路透社照片)
2022 年 2 月 8 日,在香港中區,市民戴著口罩在一個臨時的露天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中心排隊 (路透社照片)

香港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超過兩年,去年12月底出現Omicron變種病毒社區感染,演變成第5波疫情,星期二錄得破紀錄的625宗確診個案,連續第二日超過600宗確診。特首林鄭月娥形容,近日香港確診個案不斷飊升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數字,她公佈一系列最嚴厲的防疫措施,包括兩年來首次將”限聚令”適用範圍延伸到私人處所,星期四起禁止多過兩個家庭的聚集。民主黨批評新的防疫措施難以執法,極其擾民而成效不彰,擔心賦予執法機關過大的權力。

香港特首公佈最嚴厲防疫措施 禁私人處所跨家庭聚會 政黨批擾民無效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1:00 0:00

香港去年12月30日出現首宗Omicron變種病毒社區感染,爆發第5波新冠病毒疫情,確診數字在一個多月之間出現幾何式增幅,繼星期一(2月7日)錄得破紀錄的614宗確診個案,星期二(2月8日)再錄得625宗確診的新高紀錄,大部分屬於本地感染個案。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星期二早上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記者表示,近日香港確診個案不斷飊升,她形容星期一錄得破紀錄的超過600宗確診個案,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數字。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公佈兩年多以來最嚴厲防疫措施,包括首次將”限聚令”適用範圍延伸到私人處所,禁止多過兩個家庭的聚集。(美國之音 湯惠芸)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公佈兩年多以來最嚴厲防疫措施,包括首次將”限聚令”適用範圍延伸到私人處所,禁止多過兩個家庭的聚集。(美國之音 湯惠芸)

林鄭月娥說:由於近日那個確診個案是飊升,尤其是昨天(2月7日)的數字是超過600宗,我可以講都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數字,亦都引起了很多的市民,甚至我們的專家都是很關注、很焦慮,從而在社會上又引起了一番的討論,究竟今日香港我們的防疫、抗疫的策略應該是怎麼樣﹖

林鄭月娥重申,香港的防疫政策仍然是堅持”動態清零”,她認為這個政策最切合香港現時的實際情況,以爭取時間提升疫苗接種率,尤其70歲以上的長者,接種疫苗的比率不足50%,即是有接近50萬名70歲以上的香港長者還沒接種疫苗。

林鄭月娥說:如果他們(長者)是感染到這個(新冠)病毒,特別是Omicron傳播力這麼強的呢,而是得到重症或者有死亡的風險,將會為香港的公營醫院帶來難以負荷的壓力,從而令到香港的醫療系統岌岌可危。

對於有意見認為,”動態清零”涉及龐大的經濟及社會代價,林鄭月娥表示,人命、健康以及醫療系統不致崩潰,更符合香港的公眾利益。

林鄭月娥星期二下午公佈一系列最嚴厲的防疫措施,包括公眾地方”限聚令”收緊至2人;餐廳食肆禁晚市堂食,以及健身室、美容院、補習班等場所的”停業令”繼續實施,宗教場所、髮型屋由星期四(2月10日)起關閉直至2月24日,並由2月24日起納入”疫苗通行證”。

”疫苗通行證”首階段由2月24日起實施,包括所有12歲或以上的人,如果要進入疫苗通行證處所,必須接種最少一劑新冠疫苗,包括宗教場所、髮型屋、商場、百貨公司、超級市場及街市等。

最受關注的新防疫措施,包括兩年來首次將”限聚令”適用範圍延伸到私人處所,林鄭月娥表示,將會禁止跨家庭聚會。

林鄭月娥說:今日這樣的疫情的嚴峻,希望社會亦都是接受我們要回去最緊的水平了,第5個修訂的目的,是首次引入這個 “限聚令”將適用在私人處所,我們會加入禁止兩個家庭以上,在私人地方進行跨家庭的聚會。

食物及衛生局常任秘書長陳松青表示,私人處所的”限聚令”將於星期四(2月10日)執行,兩個以上跨家庭聚會意思是不可以多於兩戶人身處同一處所,但照顧者可獲豁免,不會計算入住戶限制內。陳松青又表示,兩戶人沒有人數限制,但必須是來自相同住戶的人。

有記者問及私人處所”限聚令”如何執法﹖會不會有執法人員上門敲門,逐家逐戶查問﹖陳松青回應表示,希望市民主動配合,當局不會主動執法,但如果日後追蹤確診個案時,發現有人違反多戶聚集限制而導致群組感染或爆發,將採取執法行動。

民主黨發新聞稿回應林鄭月娥公佈的最新防疫措施,主席羅健熙批評有關禁止兩個家庭以上在私人處所進行跨家庭聚會的規定難以執法,他又認為難以想像高官及行政會議成員生活於一個怎樣的世界,好像不食人間煙火,新規定極其擾民而成效不彰。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 (美國之音 湯惠芸)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 (美國之音 湯惠芸)

至於公眾地方4人”限聚令”收緊至2人,羅健熙認為,與病毒的殺傷力不合比例,他反問由4人收緊至2人可幫助切斷病毒傳播,究竟有何科學理據支持﹖

對於食物及衛生局常任秘書長陳松青表示,現階段當局不會就私人處所”限聚令”主動執法,深水埗區議員、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袁海文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陳松青現階段的回應可能考慮到限制跨家庭聚會,短期內會引起很大反彈,但是他並沒承諾將來當局不會主動執法,擔心新的防疫措施賦予執法機關過大的權力。

袁海文說:我見到陳松青他的講法都是說,有其他的權力可以用,其實都是可以用,我估(計)他的目標其實都是想嚇走一些跨家庭聚會,但是會令人擔心就是這些因為公共衛生所賦予的權力,其實會不會過大呢﹖在將來採取(這些公權力)會不會很不合比例呢﹖這些都是很令人擔心的。

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袁海文 (美國之音 湯惠芸)
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袁海文 (美國之音 湯惠芸)

袁海文表示,當局無必要限制跨家庭在私人處所的聚會,他認為考慮到整體的確診宗數,帶來的入院及重症比率不高,不需要用到這麼嚴苛的手段,他形容新的防疫措施是不合比例。

袁海文表示,嚴苛的防疫措施不代表有成效,他舉例第5波疫情其中一個群組感染源頭,是一名巴基斯坦籍婦人,她是在檢疫酒店隔離21日期間,懷疑第19日在酒店感染Omicron病毒,離開酒店後在社區傳播病毒。

袁海文表示,港府防疫措施既擾民又無效益,尤其是社區強制檢測經常大排長龍,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他形容是人算不如天算。

袁海文說:例如強檢那個安排,其實現在那種強檢,考慮到這麼多的確診宗數,其實反而是會令到那個交叉風險,那個感染是很大的,而這一個過份嚴苛的政策其實有時是 "搬起石頭打垮自己的腳”,我譬如舉個例,今波疫情如果追蹤那個源頭,其實就是源於那個過長的酒店檢疫期,21日嘛,即是那個巴基斯坦裔的女士在那個油麻地海景絲麗酒店,去到第19、20日才因為交叉感染出事,她一直都沒有事的,其實被交叉感染,當日為甚麼要這麼長的隔離期,政府是想”絕對清零”,預防一些不同的風險,但是很不幸其實都是衍生了不同的問題。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新的防疫措施禁止跨家庭在私人場所聚會,他認為難以想像當局如何執法,亦反映官員制訂防疫政策的時候,只是考慮目的,沒有顧及如何執行政策,將來會不會出現中國內地街道委員會互相舉報的情況,有待觀察。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 (美國之音 湯惠芸)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 (美國之音 湯惠芸)

劉銳紹說:這個是一種官場的慣性思維了,變成這裡就分了直接責任及間接責任了,那個直接責任就放了在下面,間接責任應該是你問責官員了,而問責官員應該是直接、間接責任都要負的,所以你說(執法)怎麼做呢﹖會不會到時抽樣調查,警方上門或者監視你,或者真的請一些 "看更”(保安員)、管理員舉報,好像(中國)國內那個街道委員會那樣呢﹖我不知(道)啊,我只能夠講,這個就看它(當局)執行那個政策,解讀得清不清楚。

記者問及,”動態清零”政策能否長期執行﹖劉銳紹回應表示,中國國內執行”動態清零”政策都要付上龐大的經濟代價,他估計北京冬奧結束後,北京中央政府可能思考放鬆 “動態清零”政策,到時香港是否達到9成市民接種疫苗,從而放寬防疫政策,也是疑問。

劉銳紹說:現在經濟那種關鍵,尤其是中國經濟大家可以看到,真的可以講是非常大困難,如果不是它(當局)就不用向那些民營企業開刀了,又不用那麼多限制了,而這個到最後在中國的特色之下,就是經濟民生問題可能轉化為政治問題,這些(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來講究竟那些是對那些是錯,你香港還是這樣(動態清零)的時候,你不考慮其他的因素來講,你香港每日支出,每個小時的支出,那個檢測等等,有些學者都計(算)過每一個小時兩億港幣(約2,600萬美元)的,你香港又如何熬得住呢﹖所以這個我們只能夠作為觀察的其中一個角度。

香港人連續第三年疫情下的農曆新年,多區出現排隊接受強制病毒檢測的人龍。(美國之音 湯惠芸)
香港人連續第三年疫情下的農曆新年,多區出現排隊接受強制病毒檢測的人龍。(美國之音 湯惠芸)

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袁海文認為,接種疫苗最大的功效是減低重症或死亡個案,他認為港府實施”疫苗通行證”對切斷傳播鍊沒有作用,只是在懲罰不接種疫苗的市民,逼他們承受不合比例的代價。

袁海文又表示,港府或專家經常以外國有推行”疫苗通行證”作例子,不過,港府刻意忽略外國的”疫苗通行證”會隨著確診人數降低而放寬。袁海文舉例,約900萬人口的以色列,每日確診宗數由1月底的高峰超過10萬,回落至目前的5萬多宗,以色列政府於上星期日就放寬”疫苗通行證”安排,進入酒店、健身室、餐廳、電影院均無須出視疫苗接種或核酸檢測證明。

袁海文認為,港府應就”疫苗通行證”以及各種極嚴苛的措施,就放寬的安排提供清晰的指標,如每日確診宗數、重症或死亡個案、疫苗接種率等。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