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3月19日到訪印度,在與印度總理莫迪的會談中涉及俄烏局勢和印太地區事務。專家認為,岸田此行的目的是說服“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中唯一立場不同的印度歸隊,共同譴責俄羅斯,防止中國有樣學樣以武力擴張領土。
說服印度 防止中國有樣學樣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3月19日到訪印度,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了會談,並在會談後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對於烏克蘭局勢,岸田指出,國際社會正在應對一種破壞全球秩序基礎的局面,但是,莫迪並未直接提及烏克蘭局勢。
關於烏俄戰事,此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月25日就美國和阿爾巴尼亞所提交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這份決議草案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並要求俄羅斯立即撤軍;有11國投票支持,印度、中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棄權。
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研究員長尾賢(Satoru Nagao)對美國之音表示,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的成員對中國在印太地區擴張勢力所造成的威脅方向一致,卻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讓局勢有所改變,這是岸田訪問印度的重點。
他說:“日本和印度都同意中國是威脅,但日本認為俄羅斯是威脅,印度卻認為是友好國家。在QUAD成員中,印度對於中國比其他三個成員更加謹慎,因為中印是有邊界的,中國一旦受刺激,就可以從印度發起進攻。烏俄戰爭中如果俄方獲勝,那就表示‘以武力改變現狀’是成功的,而中國就更有可能入侵印度或占領日本的島嶼。”
長尾賢認為,岸田此行的重要目是在對俄與對中政策上與印度達成共識,敦促印度為了防止中國有樣學樣,不要支持俄羅斯,讓Quad裡面唯一支持俄方的印度歸隊。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王尊彥認為,其實QUAD的重新啟動,就已經象徵著印度歸隊了。岸田身為5月QUAD實體峰會的主辦國領導人,出訪印度確認相關議程很合理,當然也跟烏俄戰爭相關。
他對美國之音說:“俄烏戰爭應該是本次峰會的重點。這次印度在抗俄援烏方面不太積極,如果莫迪政府到了5月態度曖昧,屆時恐怕會衝擊到QUAD其他三個成員國想對全世界展現出來的團結,甚至連QUAD會後的聯合聲明內容都可能會難產。所以作為峰會主辦國,東京如果在QUAD峰會前可先和新德里談好談妥,就可以確保QUAD峰會的成功。”
避免Quad出現永久性分歧點
岸田3月19日晚與莫迪會談後,雙方在共同聲明中寫入“嚴重關切烏克蘭衝突和人道危機”,但是未能寫入點名批評俄羅斯的內容,
此前美日澳印國家領導人3月3日召開Quad緊急視頻會議,也並未達成共識譴責俄羅斯。
日媒《產經新聞》3月20日報導,岸田周邊消息人士透露,“美國也希望同在亞洲的日本承擔起將印度留住的職責。”
新德里馬諾哈爾·帕里卡爾國防研究與分析研究所研究員潘杰根(Jagannath Panda)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印度的態度確實讓Quad出現了裂痕。
他說:“近年來Quad已取得穩定發展,但在政策協調方面仍然有待加強,特別是遇到突發狀況而意見相左的時候。印度對於烏俄戰爭所持的‘沉默態度’,是想在俄羅斯這個長期特殊夥伴與民主盟友之間求得平衡,也是在歐洲與美國之間的平衡。這讓印度與Quad夥伴之間出現了很大的分歧,美國等西方國家對印度的態度並不認同。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莫迪建立了相當穩定並具有信任的合作關係,身為美國的老盟友,日本當然想善用與印度持久穩固的關係來說服印度,在印太和中國的背景下提出烏克蘭問題。”
潘杰根指出,Quad成員之對中政策和對於印太地區的定義仍然存在重大差距,岸田想要確保Quad在俄羅斯問題上的分歧不會成為持久的分歧點。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王尊彥認為,從印度的角度,與日本拉近距離也有好處。
他說:“經過中印國境衝突之後,印度與中國之間的遠距離,是不被外界質疑的,但是印度在俄烏戰爭的姿態,卻被外界質疑新德里與俄(惡)的距離。在這種情況下,展現‘與日本的近距離’,多少可以平衡一下外界質疑印度在俄烏戰爭中的道德立場。”
日印共同保持軍事平衡
在會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中,岸田與莫迪一致認為,不接受在任何地區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莫迪說:“地緣政治事件帶來新挑戰。日印兩國加強合作不僅對兩國、對印太地區乃至全世界都很重要。”
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長尾賢認為,日本和印度的合作將有助於保持與中國的軍事平衡,防止中國的領土擴張。
他說:“以南中國海為例,1950年代法軍從越南等地撤出後不久,中國占領了西沙群島的半壁江山。1970年代美軍從越南撤出後,中國就佔領了西沙群島的另一半。 1980年代蘇聯減少在越南的駐軍時,中國就佔領了南沙群島的六個環礁。1990年代美軍撤出菲律賓,中國占領了美濟礁。中國一旦發現一個區域的軍事平衡中出現了‘權力真空’(power vacuum),就會佔領該地。反之,如果日本與印度保持軍事平衡,中國就很難對他們擴張版圖。”
長尾賢表示,如果日本和印度合作,中國的軍事經費就必須分別針對日本和印度分配,中國的戰鬥機和導彈也必須分別對應日本和印度,因此維持日本和印度合作,維持軍事平衡會極大削弱中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實力。日本和印度在面對中國時有著共同的國家利益,軍事合作是很合理的。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王尊彥持有不同的觀點。
他說:“至於說日印兩國之間包含演習在內的防衛合作,是否就是為了抗中呢?或許應該說,假設中國同時與印度和日本之間出現軍事緊張,日印兩國可以彼此對中國進行牽制。萬一緊張真的發生,平時的演練和外交上的密切聯繫是有用的。”
王尊彥指出,在南亞勢力方面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始終存在著對立、或至少是猜疑的關係,中國在南亞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引發印度的緊張。近年來印度和日本合作對斯里蘭卡等其他南亞國家進行經濟或開發援助,來平衡中國的影響力,也是一種日印戰略合作。
北京不樂見日印合作
對於中國面對日印兩國的合作可能的反應,王尊彥表示,在安全領域方面,日本和印度現階段沒有共同做出明顯威脅中國安全的作為,所以中國對於日本和印度持續提升各種合作關係,目前倒沒有表達什麼抗議。只不過,日印兩國的合作對於中國在南亞擴張勢力的影響,北京當局的評估應該不會正面。
他說:“中國得在它的西南方和東方同時面對兩個敵對國家,這戰略態勢對中國來說肯定是不利的。當然,目前中國國內問題很多,就算在習近平進入第三任期,在看到俄烏戰爭對俄方不利的發展之後,北京在短期內應該不會輕啟戰端,北京對日本和印度應該就是採取鬥而不破的做法吧。”
新德里馬諾哈爾·帕里卡爾國防研究與分析研究所研究員潘杰根認為,中國已有積極的作為。
他說:“中國一直用黨立場的媒體來淡化Quad的重要性,這就顯示了北京無疑對Quad逐漸穩定並增加協調性的事實感到擔憂,其中日印的合作是讓北京感到不安的重要原因。北京認為,Quad是華盛頓拉幫結夥來破壞其區域勢力的集團,所以也試圖在地區建立以中國為領導的聯盟基礎。我認為,北京早就暗自試圖與尼泊爾、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建立‘喜馬拉雅的Quad’,浮上檯面是遲早的事。”
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長尾賢認為,烏俄之戰的結果對Quad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
他說:“如果俄羅斯戰敗,中國就成為首要威脅,Quad會是同一陣線;如果俄羅斯戰勝,Quad會因此產生很大的裂痕;如果戰況再拖延,美日對應俄羅斯的措施就很重要了。因為在聯合制裁下,如果不從俄羅斯進口天然資源,從中東進口的數量將會增加,那麼維護歐洲和中東的安全將變得更重要。美軍就必須在歐洲和中東部署很多軍力,沒有足夠的軍力部署在印太地區,這時中國就會非常注意日本與印度而有所作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