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當選特朗普在勝選後迅速宣佈多項人事任命,其國安外交團隊包括多位對華強硬的政治人物,顯示了他的未來執政重點,也這引發了關於下屆美國政府在台灣與中國政策上的廣泛討論。
由於近期日中關係更加惡化,日本政治人物參拜靖國神社舉行的秋季例行大祭的話題再度引起中方不滿。一些在日本國人認為,中國一直實施洗腦教育,近年來更是輸出仇日情緒來降低國內矛盾,其實對中國態度強硬的日本首相更能保障在日所有人的人權。
中國進行圍台軍演後的隔天,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赴福建考察,大談兩岸融合發展。專家認為,中共對台一直是實施軟硬兼施的兩手政策,但若無法尊重台灣的民意,兩岸終究沒有共識。
澳大利亞前國防部副部長狄布(Paul Dibb)9月30日警告,比起烏克蘭戰事,對澳大利亞來說,台海戰爭的風險才是國家安全的頭號隱憂。專家認為,即使澳大利亞有意介入「台海有事」,地理因素也將大幅度限制澳大利亞的戰力投射。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果前幹事長石破茂勝選,成為自民黨第28任總裁,石破預計將獲國會指名成為第102任首相。專家認為,石破將持續自安倍晉三以來的外交與安保大方向,但對中政策或有調整。
對於深圳日本男童遇襲身亡的事件,中國外交部9月24日表示,中國沒有仇日教育。一些日本人認為,這些悲劇源自於中國政府一貫奉行的“反日政策”。
美國司法部近日宣佈偵破一個中國政府支持,影響全球逾20萬台裝置的黑客組織。專家認為,比起資安資源豐富的政府設施,黑客偽裝成網絡犯罪在民間裝置的滲透更難防禦。
台灣社運人士楊智淵近日在中國被以「分裂國家罪」判刑9年,他是第一個以該罪名被中國判刑的台灣人。專家認為,中共出現統治正當性危機,只好加強內部恫嚇,楊智淵因此成為犧牲品,也是中共測試台灣海基會是否能恢復交流功能的手段。
中國近來積極邀請台商、台灣網紅赴中旅遊拍片,大力操作“新疆美好敘事”,引發人們關注。專家認為,台灣是民主國家,網紅與觀眾可自由選擇是否接受中共的宣傳,而年輕人多半對中國沒有感情包袱,任何“說好中國故事”的主旋律都難以引起共鳴。
澳洲參議院8月21日通過挺台動議,表示聯大第2758號決議不涉。專家認為,“一個中國政策”不同於“一個中國原則”是澳洲主流意識,工黨政府對於台灣的立場不會因為與中國的經濟合作而受到影響。
美國司法部星期三(8月21日)指控在紐約的曾經擔任海外中國民運組織民主中國陣線和中國民主黨領導工作的唐元雋接受中國國安部指示,在美國監視中國民運和異議人士。不久之前,中國海外民運圈美國華裔學者王書君為中國當代理人的間諜案審判裁定他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25年的刑期。中國海外民運領袖認為,中共滲透入海外中國民運圈的情況十分嚴重,而中國代理人無中生有製造矛盾再挑播離間來破壞民運組織的手段十分常見。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8月14日宣佈將辭任首相,其政治遺產中的對華政策受到關注。
巴黎奧運8月11日獎牌榜,中國金牌數量與美國並駕齊驅,居於榜首,但是中國代表隊與民眾對於一些賽事的反應讓其他國家費解。專家認為,中國政府的利益已經凌駕個人價值之上,當中國選手在體育賽事上屬給政治上敵對國家的選手,就代表中國在政治上也輸了。
隨著台灣選手在本屆奧運拿到第一面金牌,台灣無法以正式國名參加國際運動賽事的話題再度引起討論。專家指出,中國的經濟崛起使台灣的國際參與更加困難,但中國的態度已引起國際反感,台灣在國際體壇已獲得許多民主國家的實際支持。
美日舉行國防外交2+2會談,美國宣布改組駐日美軍司令部以因應持續變化的安全環境。專家認為,這項合作升級將對中國侵台的計畫產生巨大的威懾力。
日中在老撾舉行相隔近兩年的外長會談,王毅對於日方提出的加快磋商核處理水問題表示同意。專家認為,中國想趁美國大選前拉攏日本建立“反特朗普防線”。
三中全會後,中共的對台政策調整,以及未來的兩岸關係走向受到各界關注。專家認為,中共加強對台主權的宣示和聲索將加大國際對台灣問題的立場分歧。面對中國閉鎖性的現代化措施,台灣則擁有開放性的產業條件。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活動演說時遭遇行刺企圖受傷,讓不少日本人聯想到前首相安倍晉三在競選活動中遇槍擊身亡的事件。專家認為,這兩起事件的受害者都是對華採取強硬態度的國家領導人,雙方在遇刺前遭受反對者攻擊的模式也如出一轍。
中國和菲律賓在南中國海情勢緊張。菲媒6月30日報導,菲律賓參謀總長表示,一旦戰爭爆發,不論是菲律賓或其他大國都是輸家。專家認為,儘管該區域局勢緊張,引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並不高。
日本漫畫在劇情中表明“台灣是國家”,中國盜版漫畫翻譯組因此拒絕翻譯,再次引起網絡論戰。日中關係專家認為,基於對創作自由的認知差異,日本人無法理解中國網友所謂的“辱華”抗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