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李強6月15日抵達澳大利亞開始進行訪問,這是七年來中國總理首次訪問澳大利亞。專家認為,澳中關係趨向穩定,但澳大利亞仍以維護國家安全與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為重要原則。
澳大利亞民調結果顯示,在澳中關係回暖之際,澳大利亞人對中國的安全威脅非常擔憂。專家表示,澳大利亞領導人若不懼怕中國,北京就不敢貿進。
日本防衛大臣木原稔與中國國防部長董軍舉行首度會談時指出,鑑於日前解放軍圍台演習,木原再次強調台海和平穩定重要。專家認為,美日同盟近期強化共同防衛以防止中國誤判是走向戰略清晰,維護台海安全是日本不會讓步的重點。
中日韓三國的首腦5月27日舉行峰會。專家認為,距離上次三方峰會四年之後,韓日將利用固定對話平台維持在美中之間的平衡。
德國國防部透漏,德國陸軍可能在明年首度訪日,與日本陸上自衛隊進行聯合訓練。專家指出,德國的印太戰略指南為德日軍事合作奠定基礎,最終將進行到簽署“相互准入協議”(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 RAA)的談判。
歷年來最大規模的美菲「肩並肩」軍演第二次在台灣附近演練。 專家認為,中國在南中國海與台海開戰的危險指數不同,美菲等國正以綜合性威懾反制中國的灰色地帶戰術。
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菲律賓的國防部長5月2在會談中表達共同維護南中國海安全的重要性。專家認為,南中國海安全上最大的隱憂是中國將部署配備核彈的核潛艇,因此美日澳菲必須將聯合巡邏與演習常態化,吸引更多區域民主國家加入抗中的行動。
中國異議人士之間又吹起了「跳機」尋求政治庇護的風潮。專家認為,中國人在習近平暴政之下面臨「六四」之後第二波出走潮,媒體曝光是不被遣返而加速獲得難民身分的關鍵。
美國、日本和菲律賓領袖召開史無前例的三方高峰會。專家認為,日本的積極參與會使印太地區原先在美中競逐保持中立的國家逐漸往親美日的方向移動; 美日菲三方防衛合作將對中國在東中國海、南中國海的活動產生強大的威懾效果。
中國3月29日起終止對原產於澳洲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專家認為,勘培拉應該發揮經濟槓桿的功能與中國談判,因為貿易而在民主的原則上妥協並沒有必要。
日本內閣3月26日決定批准日本與英國和意大利共同開發的次世代戰機出售給其他國家。這是日本第一次允許出口與其他國家共同生產的致命武器。專家認為,日本必須鬆開防衛裝備出口限制,以因應中俄朝造成的地緣威脅。藉由對北約國家輸出武器,日本可加深歐洲參與中俄的牽制。
《金融時報》3月25日報道,為因應北京帶來的挑戰,美日同盟將展開六十四年以來最大的升級。 專家認為,美日同盟升級合作來提高威懾力,可防止中國誤判情勢而犯台,也為同盟關係帶來更高程度的制度化與不可逆性。
關於台海爆發戰爭時駐韓美軍的部署問題,駐韓美軍司令與負責印太外交事務的美國眾議員都表示應維持現有兵力規模。 專家認為,日本與南韓對於台海議題的立場一致但重點有所差異。 對南韓來說,北韓在台海發生衝突時趁機發動攻擊是最大的威脅。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3月20日訪問澳洲,與澳洲外交部長與總理會晤。雙方討論了被中國以間諜罪判處死緩的澳洲華裔作家楊恆均的問題。
日本外務大臣宣稱將官民攜手抗衡“經濟脅迫”,並通過外交幫助提升經濟實力。專家表示,日本已經通過防衛裝備移轉,聯合友好國家共同對抗來自中國的經濟脅迫,並轉移投資至具有相應產能的國家,以脫離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中國、菲律賓執法船隻在爭端海域的衝突升級,雙方都堅持擁有該水域的主權。專家認為,中國無理的態度在南中國海、台海如出一轍,在其認知的海域內執行權利的行為將使衝突不斷升高。對菲律賓而言,西菲律賓海安全的迫切性更甚於台海與南中國海。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2月26日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將與日本政府共同在九州島建構半導體供應鏈。專家表示,半導體是「台日同志國」的經濟主軸,台積電在日本設廠是「鏈實力」來落實經濟安全保障。
澳洲宣布未來10年將澳洲皇家海軍水面作戰艦隊的規模擴大一倍以上。專家認為,澳洲的國防改革以及“澳英美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核動力潛艇計劃的進展已經讓北京不再把澳大利亞視為可拉攏的對象,而“澳英美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在特定的技術或安全領域將有彈性地與其他國家擴展合作。
菲律賓與中國在南中國海對峙情況升高,菲律賓積極強化與日本等區域民主國家的合作。專家表示,日菲若簽署《相互准入協定》將有助於平衡區域勢力及維護區域安全,在經濟領域上菲律賓則應該提防中國的援助跳票,以及中資介入對菲律賓國安的影響。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2月18日公佈的調查結果,日本民眾對中國的印象持續惡化。專家認為,中國的戰狼作風使日本政府無法改善日中關係,目前仍頻繁的貿易往來也將逐漸冷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