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特朗普新內閣與台海政策:抗中是否等於友台?


美台在國會山莊慶祝美國國會通過的《台灣關係法》45週年。 (2024年3月6日,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美台在國會山莊慶祝美國國會通過的《台灣關係法》45週年。 (2024年3月6日,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美國總統當選特朗普在勝選後迅速宣佈多項人事任命,其國安外交團隊包括多位對華強硬的政治人物,顯示了他的未來執政重點,也這引發了關於下屆美國政府在台灣與中國政策上的廣泛討論。

特朗普新內閣與台海政策:抗中是否等於友台?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7:40 0:00

在特朗普已經公佈的內閣人事名單中,被視為對華鷹派的聯邦參議員馬克·魯比奧(Marco Rubio)被提名為國務卿,另一位對華萊士派聯邦眾議員沃爾茲(Mike Waltz)則被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此外,特朗普還提名了福克斯新聞(Fox News)主持人、曾強調中國為最大威脅的退役軍人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任國防部長。這樣的人事任命自然受到了多數台灣人的歡迎。

專家解讀:特朗普團隊的對台政策走向

前美國駐日大使館陸戰隊武官、日本戰略研究論壇(JFSS)高級研究員格蘭特·紐瑟姆(Grant Newsham)美國之音表示,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採取的一系列對台措施,包括軍售等,顯著減少了台灣的國際孤立感,魯比奧和沃爾茲的任命顯示第二屆特朗普政府仍將重視台灣在自由世界中的戰略重要性。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則指出,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對中政策主要聚焦於貿易逆差,而第二任期可能會將重點轉向全面壓制中國崛起,削弱其競爭力。

他對美國之音說:“新的特朗普內閣對於中國不會手軟,對於台海穩定的部分,會出於美國利益的保護原則來對中國作出軍事上的嚇阻。”

王宏仁也認為,新內閣對中國將採取更強硬的態度,而在台海穩定問題上,可能出於美國利益採取軍事威懾。

不過,日本治理架構機構(GAO)研究員王彥麟指出,美中關係和美台關係雖然高度相關,但是“抗中”未必等同“友台”,特別是特朗普的權力基礎源自於和民主黨的拜登政府截然不同的另一個美國選民基礎,只能說基於現實不會“棄台”。

他告訴美國之音,“這兩者的主張仍舊存在共通之處,那就是確保美國仍能擁有世界第一的綜合國力。所以,坐視中國併吞台灣、讓中國自由進出太平洋直達關島和夏威夷,甚至美國西岸,絕對不是他們願意接受的。”

重新審視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

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特朗普他曾批評台灣“搶走”美國的芯片業務,並提出台灣應為美國的防衛“交保護費”的言論。這一立場讓台灣提高國防預算的壓力陡增。

一份最新民調顯示,有過半台灣民眾不認同特朗普關於台灣必須繳“保護費”換取美國對台灣的防衛。台灣民意基金會星期五(11月15日)針對“特朗普欲向台灣收取保護費的民調”發表的民調顯示,在1,017名20歲以上的台灣成年人當中,有51.4%的人不同意特朗普向台灣收取保護費的主張;38.7%的人認為,“為防止中共武力犯台,台灣付費換取美國防衛台灣”很值得。

日本戰略研究論壇高級研究員格蘭特紐瑟姆認為,特朗普要求台灣增加國防指出的說法引起了許多美國人的共鳴,尤其是那些子女在美軍服役的人。他們認為,美國人不該為了一個自己沒有盡力自我防衛的國家白白送死。但他也強調,特朗普的要求並非針對台灣,他對北約、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也是這種立場。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表示,台灣近年來已逐步提高國防預算,未來應進一步詳細說明增幅的具體步驟與階段。他認為,合理的國防預算應佔台灣GDP的3%-4%,但若超過5%,可能對國內其他支出產生嚴重擠壓。

對此,美中關係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以台灣立法院的分裂狀況來看,提升國防預算的法案將很難獲得通過;即使通過,台灣的軍方恐怕也沒有足夠能力落實增加的國防預算。

對此,日本戰略研究論壇高級研究員格蘭特·紐瑟姆指出,台灣可以先從改革目前混亂的軍事預備役制度開始,使其達到應有的效果,並且為全台灣制定真正的民防計劃,讓台灣民眾為可能發生的戰爭做好準備,以及強化通訊網路、增加台灣的能源基礎設施和能源庫存等提高受攻擊時存活率的措施。他強調,重點是讓美國看到台灣對於提升自我防衛的決心。

日本治理架構機構研究員王彥麟指出,面對中國的威脅,台灣本來就應檢討自身的防衛能力。他說:“台灣更應該思考的是,這樣的努力不應陷入過去'向美國展示決心,進而獲得美國保護'的循環,我們更應該是重新審視我國的國防政策是否足以對敵人產生嚇阻。 ”

王彥麟認為,有決心強化自身國防,才能讓台灣不只是仰賴美國的軍力,也能在與區域安全關係國聯繫時更有說服力,使台海安全朝向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台海安全國際化”戰略或面臨挑戰

由於特朗普強調“美國優先”的保護主義政策,部份人擔憂他可能減少國際合作,進而削弱台海安全的重要性。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表示,特朗普在外交上很可能退出傳統的多邊主義模式或拜登的小多邊架構,但安全問題上應會維持國際合作來減輕美國的負擔。

他說:“可是在軍事上仍然會奉行和盟友之間的多邊軍事聯合的演習活動,所以在安全問題上面,我認為還是會強調區域夥伴之間的合作。”

他建議,台灣應積極爭取日本、南韓和其他西方國家共同承擔維護台海和平的責任。

日本治理架構機構研究員王彥麟認為,拜登時代所建構的“台海安全國際化”概念,目前為止主要的行為者仍是美國,雖然其他民主國家也開始高度關注台海安全,但多半僅限於發布聲明,或是派遣軍艦通行表達政治立場。

王彥麟說:“在戰爭狀況下,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輕易派遣軍艦通行台灣海峽,也沒有美國以外的國家可以直接援助台灣。也就是說,所謂的'台海安全國際化'並未反映字面上的意義,它的內涵仍然有極大程度還停留在'台海安全美國化'之上。”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指出,為了避免“台海安全國際化”弱化,除了強化對美國國會的遊說以外,台灣更應該開闢和其他國家購買武器的管道,以降低萬一美國以減少對台軍售作為和中國改善關係的籌碼所受到的影響。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