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二十國集團(G20)和亞太經合組織(APEC)兩大峰會期間,密集會晤了全球共十九國的領導人。有些分析人士稱,這是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習近平個人最盛大的外交復出秀,打著經貿誘因的他,也迎回了中國的“大國外交”,但中國與各國的關係未來能否實質改善,還有待觀察。
習近平上週首次和拜登進行面對面的會晤,這場長達三小時的美中元首會談,雖未達成突破性的成果,但各界普遍的解讀是美中雙方皆有意改善兩國關係。
拜習會緩和緊張關係 開啟習近平外交大秀
位於台北的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湯紹成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拜習會”落幕後,為習近平後續與各國領導人展開雙邊對話奠下基礎,因為美中兩大強權既已釋出緩和關係的信號,其他國家要和中國改善關係的障礙也就相對變小,等於幫習近平多少拉回了一些國家。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中國項目高級研究員蔡志祥(James Char)也說,相較於九月出席上合組織峰會與出訪哈薩克,習近平此次脫下口罩,也樂於與幾個抗中國家的領導人接觸,頗有重回泱泱“大國外交”的風範。
蔡志祥以書面方式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堅守“清零”政策,對外國遊客採鎖國政策,等於在三年疫情期間,切斷與外界的多項聯繫,但習近平現在意識到,作為大國領導人,他必須重返國際。
眾所矚目的“拜習會”落幕後,習近平在G20峰會期間,依序會晤了法國總統馬克龍、荷蘭首相呂特、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韓國總統尹錫悅、塞內加爾總統薩勒、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印尼總統佐科威及意大利總理梅洛尼。
緊接在APEC峰會期間,習近平又會見了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文萊蘇丹哈桑納爾、新西蘭總理阿德恩、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馬拉佩、智利總統博里奇和泰國總理巴育。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自詡“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國在多邊場合開展的最密集、最亮眼的元首外交。各國領導人希望與中國元首面對面會談的意願十分強烈。我們不難感受到,國際社會從未像今天這樣期待、重視中國的身影和聲音,中國也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習近平享主場優勢 各國領袖積極會晤
台北學者湯紹成也說,習近平此次會晤多國元首,都選在北京代表團的下榻處,代表各國元首主動會晤習近平的主動性。
湯紹成說:“我們看到,拜登還小跑步,跑去跟習近平見面,其他的人也都是到習近平的旅館,不是說習近平跑到人家的旅館去見面,我覺得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主場優勢,是到底是誰想跟誰來見面的問題。”
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胡逸山則表示,許多國家即便與中國的意識形態有所衝突,但基於對中國協助振興經濟的期待,各國多積極安排與習近平會談。
胡逸山告訴美國之音:“這一次習近平的出訪,雖然不是他的主場,不過看起來真的有這種‘萬國來朝’的氣勢。”
胡逸山認為,如果美國無法提供更多的經貿誘因,各國自然就會轉往中國,德國總理朔爾茨11月初率企業團出訪北京就透露出這樣的意圖,現在各國最期待的是中國何時鬆綁疫情管控,以便重啟經貿往來。
不過,胡逸山直言,目前各國祇透過會談打下和中國恢復正常往來的基礎,但未來能否達成實質利益還有待觀察。例如,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先前跟中國都有一些交往上的障礙,這次透過領導人對談,或能恢復一定程度的往來。
不過,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週四(11月24日)向立法院報告指出,習近平近期的外交動作,除了嘗試拉攏更多國家或至少修補惡化的雙邊關係外,同時也旨在分化美國和其盟友,以及歐洲內部的團結。
吳釗燮批評,習近平在G20峰會期間分別向多個歐洲國家釋出利多,即以兩面手法來突破西方國家可能的抗中結盟。
西方國家難捨中國經貿利益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表示,歐洲各國雖對中國的作為時有批評,但多數國家仍無法輕忽中國的經貿重要性。此次會見習近平的多國元首中,尤以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最特別。
梅洛尼領導的極右派“意大利兄弟黨”九月贏得大選,他於選前曾批評中國的滲透無所不在,並承諾當選後將限制中國的經濟擴張。梅洛尼在接受台灣《中央社》專訪時更表示,其所領導的兄弟黨和民主國家站在一起,同聲譴責中國對台的軍事威脅。
李大中說,梅洛尼不斷批判俄羅斯與中國同盟,就任後更主張意大利應漸漸與中國脫鉤,並削弱中國對意大利、乃至整個歐洲的影響力。但弔詭的是,“梅習會”後,意大利政府即發布聲明稱:“為推動共同經濟利益,意大利將增加對中國的出口,並希望恢復雙邊關係。”
另外,李大中說,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與習近平的會晤時,也聚焦中國對澳大利亞商品所徵收的關稅,以及紅酒、牛肉等禁令的解除。儘管澳大利亞仍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成員,阿爾巴尼斯也坦承,澳中貿易阻礙不可能馬上排除,但兩國似乎釋出了緩和關係的空間。
習近平續推一帶一路 料將恢復常態外訪
新冠疫情爆發前,習近平是歷年出訪最頻密的中共領導人。李大中統計,習近平於2013年到2019年間,年年出訪,包括中轉,少則8國,多則上看20國;部分多邊場合,習近平一定參加,如金磚峰會、上合組織峰會、G20峰會,這些都是習近平彰顯大國外交的場域。
李大中告訴美國之音:“平均一年出去十幾個國家,包括高規格的國事訪問,在疫情之前本來就是常態。這種峰會外交、國家領導人外交,就是開始恢復更主動、更積極,也會掌握國際議題的話語權,可以預見(習近平)明年也會有類似這樣頻密的一些出擊。”
習近平已於APEC非正式領導人峰會上宣布,中國考慮明年重啟“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為亞太和全球發展繁榮注入新動力。對此,李大中認為,中國未來將持續行銷“一帶一路”,以推動習近平的大國外交。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蔡志祥也認為,習近平已將自己的名號押注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上,因此他力求現有項目能取得成果,同時能與“一帶一路”合作夥伴達成新協議。
蔡志祥告訴美國之音,習近平最新的“一帶一路”主張延續了北京與華盛頓在全球影響力上的角力,也揭開習近平回歸國際舞台的外交序曲,將導致部分國家因特定議題而結盟,但也可能在某些面向引發各國的分歧。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