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參議院商務、科學及運輸委員會星期三(2月12日)舉行聽證會,關注格陵蘭和北極地區對美國利益的地緣政治重要性。該委員會主席、來自德州的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Ted Cruz)表示,收購格陵蘭將為美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島上的稀土儲量有助於應對中國在關鍵礦產供應鏈的嚴重壟斷,其戰略位置還有利於監控俄羅斯和中國在北極地區日益增長的野心。
克魯茲:中俄在北極地區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格陵蘭島從來不是一個偏遠的小島,它具有巨大的戰略和經濟重要性。中國和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俄羅斯長期保持著軍事資產,而中國則以明確的戰略眼光在該地區進行了大量投資,這是對美國和我們盟國的直接挑戰,”克魯茲在聽證會開場白時說。
克魯茲表示,為了回應這些國家在北極地區的擴張性軍事存在,美國海岸防衛隊需要建立一支有能力的重型極地破冰船艦隊,包括極地安全驅逐艦,以支持科學研究、捍衛美國主權並確保海上貿易的安全流動。目前美國的破冰船數量嚴重落後,他說,必須盡快做出改變。
“我們在北極地區的運作存在和影響力的關鍵還在於有足夠數量的極地破冰船。美國最後一艘重型破冰船是在近五十年前建造的,”克魯茲說,同時,中國有四艘,俄羅斯有40多艘,其軍艦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阿拉斯加附近。美國唯一一艘投入使用的重型破冰船。
美國的巨型破冰船'極地之星號'於1976年服役,排水量為1.3萬噸,能破除超過20英尺厚的北極冰層。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1月24日表示,“我們將訂購大約40艘海岸防衛隊大型破冰船,非常大的那種。”
克魯茲強調美國必須快速執行這項計劃。
“特朗普總統強調了對新艦隊的迫切需要,作為主席,我致力於結束俄羅斯和中國破冰船的主導地位。快速執行這一計劃,而不是長年累月地等待零敲碎打、僵化的年度撥款,這對我們的國家安全、阿拉斯加和北極地區的經濟生產力,以及吉寶和博林格等美國造船廠的國家造船能力都至關重要,” 他說。
收購格陵蘭有助於美國應對中國壟斷稀土
克魯茲指出,格陵蘭不僅與美國的國家安全息息相關,收購格陵蘭更有助美國應對中國對稀土供應鏈的壟斷。
他說:“格陵蘭島擁有豐富的稀土元素儲量,這些稀土元素對從技術到國防的所有領域都至關重要。這些元素對智慧型手機、軍事裝備、醫療技術和程序等的生產至關重要。如果美國能獲得格陵蘭的資源,就能大大減少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尤其是目前幾乎壟斷了稀土市場的中國。”
該委員會首席民主黨議員瑪麗亞·坎特威爾(Maria Cantwell)表示,美國在北極圈的盟友可以幫助取代中國,成為半導體電池國防技術新的關鍵礦產供應鏈的開端。另一方面,美國面臨來自國際競爭對手和敵手的日益激烈的競爭,因此重振和擴大與盟友的合作更加重要。
她說:“俄羅斯和中國都在增加其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就在去年,他們在南極遠東地區進行了一次聯合軍事演習。現實情況是,他們希望能夠控制海上通道,阻止我們的商業和軍事航運的航行自由。他們希望能夠竊聽和破壞海底電纜,他們希望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移動隱形潛艦和發射高超音艇和射擊高超音號。”
俄羅斯是北極理事會八個成員國之一。坎特威爾說,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在北極理事會達成共識變得不可能。她強調,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必須與加拿大、格陵蘭和北約合作,更新並重新致力於北極戰略,鞏固美國在北極的領導地位。
美國的極地領導地位面臨中俄挑戰
在會上作證的美國外交政策委員會國家安全事務高級研究員亞歷山大·格雷(Alexander Gray)表示,中國和俄羅斯近年來都表現出對北極地區的興趣,並且大幅加強自身能力,兩國都在大力投資破冰船,包括核動力破冰船。
他說:“中國荒謬地宣稱自己是一個“近北極國家”,以及啟動“極地絲綢之路”倡議,都暗示著中國打算在北極地區開展它長期以來在非洲、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所做的事情:以地區和全球安全為代價,損害發展中國家的主權。”
格雷指出,從丹麥屬地法羅群島到挪威管理的斯瓦爾巴群島,中國和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惡意活動只增不減,顯示美國在日益動盪的北極地區面臨確保利益的挑戰。他認為格陵蘭若能加入美國,將能有效保護格陵蘭免受外來的惡意幹擾,並維護美國的利益。
另一名證人、威爾遜中心極地研究所所長麗貝卡‧平卡斯(Rebecca Pincus)指出,美國在北極地區的領導地位,在中俄兩國擴張下面臨風險。她說,俄羅斯在北極地區擁有核心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但中國在北極沒有領土,該地區也不在中國的核心利益範圍內。 “複雜而新興的中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在北極地區,這使中國成為一個重要且有影響力的地區行為體,”她說。
平卡斯說,美國在冷戰期間透過大量努力和投資確立了在北極地區的領導地位,但現在美國面臨新的、更複雜的全球競爭。如果沒有新一輪的投資和關注,美國在北極地區的影響力將受到嚴重限制,並可能很快喪失主導地位。她說,美國的競爭對手正在利用極地能力和行動對美國施加壓力,例如中國利用其世界領先的造船能力建造了一支小型研究型破冰船隊,與美國極地破冰船隊的落後狀況形成鮮明對比。
施密特參議員:北極是全球競爭的關鍵前沿
特朗普總統就格陵蘭發出的訊息不僅是為了保衛美國,也是為了保衛美國的北約盟國抵禦俄羅斯和中國的侵略。
“北極地區真正的威脅是俄羅斯和中國,而且這種威脅還在增長,” 施密特說,俄羅斯重新啟用了蘇聯時期的基地,擴大了核動力破冰船隊,並派遣潛艇進入格陵蘭水域。而中國儘管距離北極圈900英里,卻自稱為近北極國家,並正在利用“極地絲路”擴大對格陵蘭基礎設施的影響。
施密特強調,儘管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與日俱增,丹麥卻未能為格陵蘭提供足夠的安全保障,格陵蘭27000英里的海岸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不受監控,外國船隻能夠不受限制地進入其水域。美國不能坐視其他國家忽視這些責任,現在就必須採取行動,為美國和盟友確保北極地區的安全。
“北極是全球競爭的關鍵前沿,格陵蘭是美國安全的核心。無論我們是收購格陵蘭、增加軍事存在、經濟投資,還是正式確定安全上的安排,我們都必須確保格陵蘭的未來符合美國的利益,而不是北京和莫斯科的利益,” 施密特說。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