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部負責作戰事務的參謀次長阿德里安·斯潘中將(Adrian L. Spain)週三在參議院軍委會的一場聽證會上說,中國的軍力不斷在擴張和現代化。他在聽證會上指出,中國的核力量現代化、遠程導彈擴散和最近兩架六代戰機試飛等,進一步證明戰略環境中的威脅正在加劇。他强調,美國當然不希望發生衝突,但有責任做好戰備準備。
美國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海上力量和兵力投射小組委員會週二舉行聽證,聚焦美國造船業現狀。委員會主席及成員呼籲美國應加速重振造船業,應對中國等對手對美國的世界海洋控制權所構成的挑戰。出席作證的官員及專家說明,美國造船業面臨製造業萎縮、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等問題,需要長時間努力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議員湯姆·蒂法尼(Rep. Tom Tiffany)2月26日接受美國之音專訪,就他最近提出的一連串和中國有關的法案與行動進行說明。他表示,自從美國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PNTR)以來,美國人的善意被濫用,因此應該取消中國的PNTR地位。蒂法尼議員也提出法案,認為美國應該恢復和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結束「過時的一中政策」。
被特朗普總統提名為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Elbridge Colby)星期二(3月4日)在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行的確認聽證中說,失去台灣對美國利益來說是災難性的。他警告說,美國與中國在那裡的軍事平衡已經急劇惡化。一旦得到確認,他將讓美國為在台灣可能的衝突做好準備。美國需要集中軍事能力阻止台海衝突的發生。
美國國會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憲法與有限政府小組委員會主席羅伊(Chip Roy)週二(2月25日)在聽證會上指出,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婦女通過生育旅遊,利用孩子獲取美國公民身份。這對美國構成安全隱患,美國不應允許這種做法。
特朗普總統提名的美國之音台長人選卡麗·萊克(Kari Lake)2月21日在保守派政治行動大會 #CPAC 上表示,美國之音是美國的軟實力。她說,“我們正在打一場資訊戰,沒有比真相更好的武器了,我相信美國之音可以成為那樣的武器”。
美國國會參議院商務、科學及運輸委員會星期三(2月12日)舉行聽證會,關注格陵蘭和北極地區對美國利益的地緣政治重要性。該委員會主席、來自德州的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Ted Cruz)表示,收購格陵蘭將為美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島上的稀土儲量有助於應對中國在關鍵礦產供應鏈的嚴重壟斷,其戰略位置還有利於監控俄羅斯和中國在北極地區日益增長的野心。
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星期二在一場活動中表示,“我們必須認識到,與蘇聯時期類似,中共領導人所說的話往往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我們必須對此保持清醒認識”。他又表示,“以實力求和平”是遏制戰爭的最佳方式,做法包括為台灣提供其所需的軍事技術和武器,不能讓習近平認為美國和台灣是軟弱的。
特朗普總統承諾使用關稅將達成三個主要目的:增加稅收、實現貿易平衡和讓競爭對手坐到談判桌前。有人擔憂關稅政策可能帶來通貨膨脹,造成物價上升。也有專家認為這是糾正中國不平等貿易行為的好方法。那麼美國的消費者怎麼看?
“我真的很震驚,無法相信這件事發生了。” 15歲的田宜睿(Ray Tian)在得知曾與他一起練習滑冰的朋友愛德華·周(Edward Zhou)在華盛頓雷根國家機場撞機事故中遇難後說。這場悲劇讓整個滑冰社群陷入悲痛。
家住維吉尼亞的劉先生過去一個月剛換了新手機和新車,他很慶幸自己趕在2月1日前完成了兩筆比較大的消費。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最近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全面加徵10%關稅,最快在2月1日實施。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美國有史以來面對的最強大、最危險、和我們能力近乎相當的對手“。候任總統特朗普的國務卿提名人魯比奧1月15日在確認聽證會上指出,美國多年來允許中國假裝是發展中國家,在貿易和商務往來上作弊, 當中國謊稱沒有在南中國海進行軍事化時也不認真對待此事,還讓中國多年來進行駭人聽聞的侵犯人權行為,而美國現在正在處理這些事情的後果。
特朗普的國務卿提名人魯比奧(Marco Rubio)1月15日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確認聽證會上談到台灣問題時,告訴在場參議員:讀書近平講話,不要讀中國官方的英文版本,而是要直接用中文的翻譯,這樣就會了解,台灣問題「對習近平個人來說是個攸關根本和定義的問題」。魯比奧強調,因此美國必須清楚認識到,除非出現戲劇性變化,否則美國必須在2030年結束前面對這個問題。
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民主黨參議員安格斯·金1月14日在國防部長提名人海格塞斯的確認聽證會上對海格塞斯在開場白中隻字未提烏克蘭感到擔憂。他問到,這是不是美國要放棄烏克蘭的暗號?
美國國防部長提名人海格塞斯1月14日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確認聽證會上說,「 我們要重建威懾力。我們將保衛我們的國土、邊境和天空。我們將與夥伴盟友合作,阻止中國共產黨在印太地區的侵略行為」 。他強調,面對威脅,美國不能再指望只靠聲譽來威懾,而是需要「真正的威懾」。
美國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週二在法案表決前在院會上說,“今年的《國防授權法》並非完美,但它仍然對中國共產黨採取了強硬的立場”。他强調,《2025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不僅促進人工智能在國防領域的應用,並採取措施加強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對抗中共的優勢。
有中資背景的“中美研究中心”(ICAS)12月12日在華盛頓舉辦研討會,討論特朗普政府上任後美中關係將如何發展。 與會的中國官員在會中重申中國政府的觀點。有與會的美國學者對美中關係前景不甚樂觀,也有專家認為接下來的六週將是觀察特朗普政府如何與中國展開對話的關鍵。
有中資背景的“中美研究中心”(ICAS) 12月12日在華盛頓舉辦研討會,討論特朗普政府上任後美中關係將如何發展。受邀在會上致詞的中國駐美使館公使邱文星在會外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重申中國政府的觀點,表示“關稅戰是個雙輸的選擇”,“如果美國政府執意選擇走這條路,那中方也不得不奉陪“。
美國國會眾議院星期三以281票贊成、14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新年度的《國防授權法》。法案內容包括多項廣受兩黨支持的措施,包括加強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存在、為軍隊加薪、資助建造新艦艇及鞏固國防工業基礎等。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克·羅傑斯星期三在院會致辭時表示,法案將“如雷射般”聚焦於應對來自北京的威脅。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2月10日把國務院人權捍衛者獎頒發給來自8個國家的人權鬥士時說,“專制主義者認為,政府可以對其境內的人民為所欲為,也可以日益對境外的人民為所欲為。一個政府如何對待本國公民和它如何在國際上行事兩者間的關係是清晰而深刻的”。布林肯強調,在世界人權日這天表彰的8名個人的多樣性,證明了人權並不是僅屬於某些國家或群體的願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