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氣候特使約翰克里(John Kerry)星期二(12月5日)公佈了一項核聚變國際參與計劃,強調這一零排放的技術有可能成為抵禦氣候變化的一個關鍵工具。
克里是在迪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會議(COP28)上致辭時作上述宣佈的。
克里表示,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將有35個國家參與,並將聚集於核聚變的研究與發展、供應鏈問題,以及監管與安全。
“聚變擁有讓我們的世界實現革命性變革的潛力,”路透社引述克里在氣候大會上致辭中的話說。
太陽和其他行星都是靠核聚變的反應而產生巨大能量並提供動力的。如果在地球上通過使用激光或磁鐵加熱和增壓,讓兩個輕原子核結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就可以在地球上複製核聚變的過程。
如果核聚變得以在地球上成功實現複製,那麼它就可以提供幾乎無限的清潔、安全和廉價的能源,滿足全世界對能源的需求。
核聚變是一項全新的技術,如果研發成功,將大大優於目前遍佈世界各地的核電技術,因為核電使用的是核裂變技術,不僅發電量無法與核聚變產生的源源不斷的電能相比,而且還會產生核聚變沒有的大量具有放射性的核廢料。
但是要讓核聚變技術用於商業發電,目前還面臨許許多多的巨大障礙。路透社報導說,障礙之一就是科學家們迄今為止在做核聚變試驗時只是零零星星取得過產出能源大於投入能源的結果。
此外,使用核聚變電廠取代現有的部分能源系統,還存在監管、建造以及選址方面的問題與挑戰。
美國和英國11月8日簽署了一項有關核聚變研究的合作協議。其他正在對核聚變進行研究的國家包括中國、德國、日本和澳大利亞。
路透社報導說,今年8月,美國加州一家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使用激光光束複製了一個被稱為“點火”的聚變突破,在一個短暫的瞬間使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超過了聚焦於目標的能量。
但是科學家們估計,那次實驗產生的淨能源只比投入加熱激光光束的能源多出0.5%而已。
核聚變有多種方式,但是大體上被分為兩類。一種是利用磁場封閉氫氣等離子體(電離氣體)燃料的“磁場方式”;另一種則是利用激光等的作用封閉燃料的“慣性方式”。
為了對核聚變發電進行深入的研究,美國、日本、歐盟、中國、俄羅斯、印度和韓國目前正在法國南部建設一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這一預定於2025年竣工的七方合作項目雖然不直接發電,但將目標設定為在加熱提供五萬千瓦的能量後獲取十倍即50萬千瓦的熱功率。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