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黨和公明黨12月2日在一次會議上就打擊敵方導彈基地的“反擊能力”達成共識,同意將其納入《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相關文件,但是對於是否將中國認定為“威脅”未有定論。專家認為,中國對日本已經構成威脅條件,但是基於日中經濟依賴性,將“威脅”寫入安保文件或非必要。
將中國“威脅” 寫入安保文件或非必要
《日本放送協會》報導,聯合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12月2日召開實務人士會議,就擁有在敵方基地內阻止導彈發射的“反擊能力”(又稱:對敵基地攻擊能力)達成共識,這將成為日本戰後安保政策的重大轉變,兩黨同意將繼續為是否將中國寫明為“威脅”展開磋商。
關於“反擊能力”,此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1月29日在眾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說“歸根結底基本的想法是提升威懾力、進一步降低遭受導彈等攻擊的可能性”。他還表示,政府推進的防衛力建設有助於強化外交能力。當時在野黨立憲民主黨議員末鬆義規對反擊可能導致事態激化表達擔憂,他說“日本一旦反擊,將遭到5倍、10倍的報復”。
自民黨和公明黨12月2日針對反擊能力所達成的共識,將其納入年底修改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相關3份文件中。自公兩黨在會議中就“認定對方國家著手攻擊”,確認了應不予分類規定,而在《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是否把中國的軍事動向認定為“威脅”成為焦點之一。日本的官邸消息人士擔憂稱:“如果說成威脅,將招致中國的不滿,對安保環境的影響是負面的。”,公明黨也對於將中國寫明為“威脅”面露難色。日本2013年制定的《國家安保戰略》就“中國”所使用的表述是“國際社會的關切事項”。
前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校,日本戰略研究論壇高級研究員格蘭特·紐瑟姆(Grant Newsham)認為,日本政府應該將中國對於日本在軍事和其他方面的脅迫性作為,歸類為對日本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上的致命威脅。
他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一直在伺機侵略並佔領日本的西南方島嶼和週邊海域,而且進一步打算在政治上、心理上和物理上控制日本,甚至已經逐漸到達逼迫日本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允許下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政體存在。中國奪取日本是早晚的事情,如果日本沒有美國支持,很快就會被中國侵略。
日本前防衛廳情報本部長太田文雄將軍認為,基於構成“威脅”的條件,以及日美同盟的共同軍事訓練需要,日本應該明確地將中國定義為“威脅”,明記於安保文件中。
他告訴美國之音: “所謂的‘威脅’涵蓋‘意圖’和 ‘能力’兩個條件。朝鮮有兩百多枚導彈可攻擊日本的能力,又揚言要把日本變成火海,意圖很明顯。中國三天兩頭就侵犯我國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海域,威脅的意圖也很明確。以日本防衛官的角度而言,日美必須制定共同作戰計劃,才能依照該計劃執行共同軍事訓練,那麼日美同盟對於所謂的‘威脅’必須有共識。如果日美之間對於威脅的認知不同,共同戰略或是共同作戰計劃就都無法制定了。”
台灣開南大學國家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北韓頻頻向日本週邊海域試射導彈,與日本又沒有經貿依賴性,反觀中國並未對日本有直接軍事挑釁行為,日中又有密切的經濟往來,日本沒有必要將中國定義為“威脅”。
他說:“日中兩國既然已經重啟了首腦峰會,雙方都想繼續安排高層級對話,那就沒有必要激化彼此的對立。現在的日中關係是在美中對抗的大前提之下發展,日本基本上會隨著美國,既然美中都設了護欄沒有撕破臉,日本也不需要明說中國是威脅,畢竟和北韓(朝鮮)不一樣。何況岸田文雄是對中鴿派,他所屬的派系一向很重視經濟發展,往後與中國之間應該是合作多於對抗與競爭。”
中國將日本視為突破口
《共同社》12月1日報導,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在接受專訪時指出,習近平訪日一事,在中日之間有著無可替代的戰略引導力的重要性。
岸田文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7日在泰國舉行時隔約3年的日中兩國領導人面對面首腦會談,習近平與岸田文雄會晤時強調,中國願同日方一道“從戰略高度把握好兩國關係大方向,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
岸田在會談中則表示: “我們確認將繼續對話。這是一次建設性的意見交換”。岸田還在11月25日的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強調了日中首腦會談的成果。
台灣開南大學教授陳文甲認為,基於安全極大化的考慮,在中美博弈持續白熱化的情況下,中國將會盡量向日本示好,並離間日美關係。
他說:“比較一下11月剛剛開完的美中以及日中的首腦峰會就可以知道,習近平對岸田顯然比拜登態度友好,因為中國主要目的就是在弱化美日同盟關係,並且希望日本在美國主導的‘天下圍中’策略之下來製造一個突破口,以獲取他的地緣戰略空間;此外,中國在利益極大化的情形下,習近平連任後要清除政敵,接著就要首重 ‘安內’的一個經濟振興工作,和‘攘外’的一個爭奪世界經濟的霸主,所以中國需要靠著日本順利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進一步掌控全球市場,並藉由日本對中國有經貿需求的弱點,去突破美國所主導的產業鏈上的去中國化,例如印太經濟架構IPEF,就是中國爭取更多的一個經貿市場的一個空間。”
陳文甲表示,在國安的考慮下,日本必須追隨美國,以美日同盟的強大威懾力量對抗中國的軍事威脅;在利益的考慮下,日本希望日中建構有建設性且穩定的關係,而且必須緊密同中國發展經貿,才能挽救日本的經濟與岸田的民調;在安全的考慮下,不與中國關係交惡,才能避免中國聯合或操控北韓及俄羅斯,對日本造成地緣政治壓迫。
前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校紐瑟姆認為,日本在國安與經濟上保持平衡的狀態將無法持續。他指出,在這個平衡上日本與美國相似。以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簡稱:經團連)為代表的商界希望與中國擁有不受限制的商業往來,期待日本政府遷就中國,不要讓政策影響日中貿易,一些企業支持的政客還希望政府對中國寬待一些,其中有些政客與中國有投資往來,或以其他方式被中國“摸頭”。紐瑟姆指出,大多數日本大眾的想法不同,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感覺是負面的,有一些政客理解中國帶給日本的威脅,希望日本與中國經濟‘脫鉤’。
紐瑟姆認為,中國的軍事壓力和恐嚇遲早會超過日本可以承受的程度,屆時日本將不得不大幅減少與中國的商業聯繫,轉而優先考慮國防。他指出,日本目前試圖魚與熊掌兼得,或者至少保持觀望,以拖待變不做艱難的決定,不過日本更需要美國的保護,如果也想繼續從中國賺錢,這樣的平衡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日本將在某個時候必須被迫選擇。
充分解釋提升防衛預算的必要
岸田文雄11月27日召集財務大臣鈴木敏夫和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到官邸會商,指示包括防衛預算在內的2027年度的安全保障相關預算務必達到GDP(國內生產總額)2%,岸田希望以此達到徹底強化日本防衛力的目標,這也是他首次明白指示防衛預算的具體規模。
日本公益財團法人“新聞通信調查會”11月13日發佈調查結果,發現日本近8成受訪者對台海情勢抱持危機感,但若中國武力犯台,有超過7成受訪者反對派自衛隊跟美軍聯手對抗中國軍隊。另有高達六成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削減或不需要增加防衛預算。
日本戰略研究論壇高級研究員格蘭特·紐瑟姆認為,面對持續走低的支持率,岸田政府需要向日本民眾清楚地解釋中國與北韓造成的威脅、台海局勢的緊張狀況、甚至俄羅斯的問題,讓社會充分明白提升威懾力以及發動反擊能力的原因,以及日本整體國防需求必須達到的改善程度。
紐瑟姆表示,日本不能再指望美國繼續為日本的安全負所有的責任了,相反的,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日本需要擔起更多保衛自己的責任。無論在政治上如何運作,岸田政府都需要對大眾明確的解釋防衛政策的轉變原因。他指出,最近北韓頻頻試射導彈,中國8月初才舉行大型環台軍演,有幾枚導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海域(EEZ)之內,引起日本社會強烈的危機感,因此通過政府的充分解釋,大多數日本公眾應該都能理解發動反擊能力與提高防衛預算的重要性。
台灣開南大學日本研究學者陳文甲表示,日本政府正在檢討在安保戰略三文件明文列入多項外交政策,岸田在國內支持率低迷的情況之下,必須向內宣示軍事戰略轉變的需求。
他說:“其實日本的防衛需求已經發生重大的變化,從過去較為重視本土安全,已朝向海上安全及海權的奪取轉變,軍事戰略由基本的‘本土防衛’,轉向劍指中國、北韓(朝鮮)與俄羅斯的‘攻守兼備’路線。所以岸田會更加強宣傳這個轉變的必要性,讓日本民眾接受更加緊密美日安保關係與強化軍備是當前必然的趨勢,藉由形塑區域緊張關係說服日本民眾支持軍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