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星期二(3月4日)與來訪的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舉行會談。在西方孤立和制裁之際,敏昂萊尋求加強與莫斯科的合作,普京讚揚與緬甸的關係不斷擴大,並感謝他向莫斯科贈送了六頭大象。
大象的贈禮時機和俄羅斯向緬甸交付六架戰機相近,被軍事分析家稱為“大象外交”,也凸顯了近年來緬俄不斷深化的合作關係。緬甸軍方自2021年2月推翻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的民選政府以來,一直處於動盪之中。
現年68歲的敏昂萊很少出國,但這已是他奪取緬甸政權以來第四次訪問俄羅斯。
“今年,我們慶祝(俄羅斯和緬甸)兩國簽署友好關係基礎宣言25週年,” 普京在克里姆林宮會談開始時說,並指出去年雙邊貿易額增長了40%,“我們兩國關係確實在穩步發展”。
雙方簽署了多項協議,包括俄羅斯將在緬甸建造一座小型核電廠,並相互承認學歷。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表示,該核電廠裝置容量為100兆瓦,並可擴充三倍。
普京也宣佈,緬甸軍隊將參加5月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二戰戰勝納粹德國80週年的閱兵儀式,敏昂萊也將出席。
俄羅斯和中國皆是緬甸軍政府的主要支持者和武器供應國,俄緬兩軍(包括空軍)之間正在加強合作,俄羅斯製造的戰機被用來攻擊緬甸少數民族武裝組織控制的地區,許多少數民族武裝組織與親民主的反抗軍結盟。
“當然,我不能不感謝您送來的熱情禮物:去年您給我們帶來了六頭大象,他已經送給了莫斯科動物園,” 普京說。
敏昂萊讚揚了俄羅斯提供的軍事裝備質量,並表示在烏克蘭戰爭中支持普京,並相信莫斯科很快就會取得勝利。
盟友關係
聯合國表示,緬甸軍政府正面臨國內衝突、經濟崩潰、飢荒蔓延,以及全國5,500萬人口中約有三份之一國民需要人道援助的困境。
2021年政變後,緬甸軍政府因為對反對派使用致命武力,受到世界各國譴責,俄羅斯是首批支持緬甸軍政府的國家之一。
針對敏昂萊來訪,俄羅斯總理米哈伊爾·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表示,俄緬兩國在農業、核能、交通、基礎設施等領域擴大合作的前景良好。
“儘管對俄羅斯和緬甸實施了非法制裁,但我們的貿易和經濟合作仍在順利發展,相互貿易也在增長,” 俄羅斯國際文傳通訊社(Interfax)援引米舒斯京表示。
米舒斯京說,俄羅斯公司計劃在緬甸的土瓦(Dawei)經濟特區投資,但未透露具體公司名稱。在安達曼海(Andaman Sea)沿岸的土瓦計畫長期被擱置,旨在打造一個重要的工業、技術和交通樞紐。
“俄羅斯是緬甸軍方的重要支持者。除了外交和象徵性支持外,俄羅斯在增強和維持緬甸政權的作戰能力方面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新加坡分析師摩根·邁克爾斯(Morgan Michaels)表示。
緬甸主要反對派、民族團結政府(NUG)發言人內·馮·拉特(Nay Phone Latt)對美聯社表示,敏昂萊迫切需要國際社會的認可,並願意用國家資源來換取認可。 “因此,為了維護他的權力,他將前往那些承認他、並向他提供某種援助的國家。”
(本文依據了美聯社和路透社的報導。)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