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計劃加速戰略物資儲備


3月4日,一艘貨櫃船停靠中國山東省青島港。
3月4日,一艘貨櫃船停靠中國山東省青島港。

路透社星期三(3月5日)報道,中國計劃將年度糧食產量目標提高到七億公噸左右,並擴大了農業儲備預算,以在與貿易夥伴的緊張局勢加劇之際,推動更強er有力的措施保障糧食供應。

中國計劃加速戰略物資儲備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1:43 0:00

作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中國去年進口了超過1.57億公噸的穀物和大豆,但正尋求減少對主要來自美國和巴西供應的高度依賴。

根據官方報告,北京將2025年用於糧食、食用油和其他物資儲備的預算較上年增加6.1%,達到1316.6億元人民幣(約181.2億美元)。

北京也撥款540.5億人民幣用於農業保險費補貼。

產量部份,中國2025年國內糧食產量目標比2024年6.5億噸的目標更高。去年中國全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達7.065億噸。

根據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官方報告:“隨著糧食作物生產戰略的實施,包括改善農田管理、增加技術應用,以及保障糧食安全能力的提高,我們具備了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基礎和支持。”

在強化一系列現有措施以提高作物產量和促進種植的同時,北京也表示,將為曾面臨供應過剩問題的肉牛和乳製品產業提供更多支持。

報告也指出,中國將推動糧食、棉花、糖、肉類和化肥儲存設施的建設,並改善其互聯互通。

牛津全球學會(Oxford Global Society)研究員吉納維芙·唐納隆-梅(Genevieve Donnellon-May)表示:“中國增加儲備預算是為了建立最低基準,或防止糧食儲備下降至某一水平。”

她說,增加保障糧食安全的措施凸顯了北京為應對與美國的長期貿易戰,以及日益複雜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挑戰所做的努力。

除了美國的關稅問題外,中國還對來自歐盟的豬肉和乳製品進口以及來自加拿大的菜籽進口展開了貿易調查,原因是關於中國製造電動車的關稅爭端。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2024年農產品進口總額下降8%,至2,150億美元。

鼓勵農民

中國進口大豆約佔其消費大豆總量的80%。中國表示,將擴大大豆全成本和生產收入保險的覆蓋範圍,這項措施將鼓勵農民種植這種油料作物。同時,中國也表示將繼續努力降飼料中大豆粕的使用。

多年來,中國一直在探索使用低蛋白動物飼料或替代飼料,如菜籽或棉花,減少對進口大豆的需求。報告指出,中國將擴大油料作物的種植,並穩定糖料作物、棉花和天然橡膠的生產。

此外,中國將完善糧食定價機制,並實施稻米和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政策。

牛津全球學會的唐納隆-梅表示:“這項宣布可能會向中國主要糧食種植省份發出信號,進一步推動提高產量和生產。”

(此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導。)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