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星期三(3月5日)報導,衛星影像顯示,北韓似乎接近完成首架空中預警機。專家表示,該機一旦投入使用,將大幅提升北韓的空軍力量。
北韓的核計劃和導彈計劃對南韓、美國等國家構成重大安全威脅,但其空中偵察能力遠遠落後於競爭對手,而且大多數戰機和其他軍用飛機均已老舊。
美聯社引述專注於北韓問題的北緯38度(38 North)網站報導,最近的商業衛星圖像顯示,一架伊爾-76(IL-76,或譯伊留申-76)飛機停在平壤機場,機身頂部安裝了一個大型雷達天線罩。
該網站說,對於多年沒有新空中能力的北韓空軍來說,這架即將完工的飛機是“一個重大升級”。
該網站指出,此雷達罩頂部有一個獨特的三角形設計,類似於一些中國空中預警機上的設計,在美國或俄羅斯的空中預警機上並未使用。 “這可能表明來自中國的支持或影響,儘管三角形本身並不是決定性的證據。”
根據該網站,這架飛機是朝鮮國家航空公司高麗航空(Air Koryo)先前使用的三架伊爾-76飛機之一,於2023年10月被移入機場的維修設施,在機身頂部的某個部份開始施工。
去年11月,這架當時沒有安裝雷達罩的飛機被移至相鄰的機庫,並且一直停放在那裡。今年2月底出現在機庫外時,雷達罩已經安裝。
首爾智庫韓國國防研究論壇(Korea Defense Study Forum)負責人鄭昌旭(Jung Chang Wook,音譯)表示,該飛機將可偵測和追蹤敵機和其他軍事資產的動向,並將訊息轉發到陸基中心。一旦具備將此類資訊分發給空中和其他裝備並指揮其行動的技術,將有助北韓更快地進行軍事行動。
“這就像北韓空軍睜開了眼睛一樣,” 鄭昌旭說。
他說,北韓至少需要四架空中預警機來全天候監視韓國,以便輪流執行偵測任務、進行維護和訓練;韓國目前有四架美國製造的空中預警機,併計劃再購買四架。
2023年末,北韓將第一顆間諜衛星送入軌道,但外國專家對其能力提出質疑。
美國航母訪問釜山 北韓譴責並威脅採取行動
另外,韓聯社報導,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星期二(3月4日)發表談話譴責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空母艦(CVN-70)駛入韓國釜山基地。 “北韓嚴厲譴責美國和其追隨勢力冒險的示強性妄動。”
金與正說,美國在朝鮮半島常態化部署戰略武器,其“反對北韓對抗活動”將隨著本月的美日韓海上聯演和韓美“自由護盾”聯演達到高潮。
她指責美國“無視北韓的安全關注,習慣性地作出挑釁性行為來加劇緊張局勢”,並稱美國的行動和政策成為朝鮮加強核戰爭遏制力的理由,平壤將慎重考慮增強戰略性威脅行動的方案。
3月2日,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率領“普林斯頓號”巡洋艦、“斯特雷特號”宙斯盾驅逐艦駛入韓國釜山海軍基地。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編隊首次訪問南韓,距離“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去年訪問南韓已經過八個月。
(本文部份依據了美聯社的報導。)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