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法院院會星期五(12月20日)排定審議《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憲法訴訟法》以及《財政收支劃分法》等三項爭議性法案,朝野立委發生激烈衝突,立法院外也聚集了逾千民眾抗議在野黨修法是為附和中國,但佔據國會多數的國民黨依舊如願通過前兩案,並將一鼓作氣闖關最後一案。
發起群眾抗議的民團“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指出,台灣目前的內政困局並非一般民主國家常見的行政立法僵局,而是中國在地協力者對台灣民主體制發動的攻擊。
賴中強指控以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為首的集團意圖摧毀國會合議制之民主憲政秩序,癱瘓政府人事,掏空國家財政,向台灣民選政府搶奪行政權,圖謀拆除憲法法庭與公民罷免權等民主安全閥。他還說,中國在地協力者這一切作為的目標就是“不惜讓台灣黎巴嫩化”,既然無法改變台灣總統大選結果,現階段要癱瘓台灣民選政府運作。
對於釀成朝野衝突的三項爭議性法案,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星期三強調,國民黨黨團所做的,都是基於國際各國的標準,民主政治的要求,同時有絕大多數民意支持作為後盾。
《選罷法》修正案提高罷免門檻
《選罷法》修正案最受爭議的條文是罷免案提議人與聯署人,都應提供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印本;若偽造、假冒他人身分,可判處5年以下徒刑或科新台幣100萬元以下罰金。
在野陣營表示,罷免門檻應提高,確保公職人員穩定任職,加強提案人與聯署人的身分驗證,避免惡意罷免。民進黨則認為,要求提交身分證影本將大幅提升罷免難度,可能侵犯公民隱私權,並抑制公民的參與。
《憲法訴訟法》修正案恐癱瘓憲法法庭
《憲訴法》修訂主要內容是提高憲法法庭作成裁定與判決之「同意人數門檻」。未來大法官評審時,必須9人以上參與,且須經與會9人以上同意才能作成有效判決。
台灣的憲法法庭編製15位大法官,今年10月底7位大法官任滿離職,目前僅餘8位大法官。在野陣營5月於立院通過國會擴權法案,已被行政機關聲請釋憲。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指出,國民黨版的《憲訴法》修正案通過後,若持續消極不審查大法官人事權,現有的8位大法官無從評議,勢將無法運作,釋憲也無從進行。
提出修正案的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則指出,為提升憲法法庭判決質量,避免少數大法官就能做出重要憲法判決,因此應提高大法官的審理同意門檻。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若透過中央政府預算大減
至於國民黨提出的《財劃法》修訂草案,則是大幅提高地方政府取得財政資源的比例,削弱中央政府的可用經費。
目前台灣有13個縣市首長為國民黨籍,僅5個縣首長為民進黨籍。國民黨認為,目前財源分配未配合地方改制,導致中央釋出財源不敷地方建設需求。民進黨則憂心,中央可支配預算若大幅減少,可能影響國防、社會福利和社會住宅等關鍵預算。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