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週日(10月8日)波羅的海天然氣管道洩漏後,挪威和立陶宛加強了陸上能源設施的安全,而芬蘭則建議能源運營商提高安全意識。
赫爾辛基週二(10月10日)表示,愛沙尼亞和芬蘭之間的波羅的海管道的損壞是由於“外部活動”造成的,原因正在調查中。事件引發了對地區能源安全的擔憂,並推高了天然氣價格。
挪威西部警察區的行動負責人赫爾格·布林海姆(Helge Blindheim)對媒體表示:“我們加強了對我們地區石油和天然氣設施的預防性巡邏的關注。”
該地區擁有蒙斯塔德(Mongstad)1個石油碼頭和科爾斯內斯(Kollsnes)和卡爾斯托(Kaarstoe)兩個天然氣加工廠。
挪威警方負責天然氣加工廠和石油碼頭等陸上設施的安全,而軍方則負責海上平台和管道的安全。
2022年9月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後,軍方增加了海軍巡邏,並接受北約盟國的援助,以保護海上平台。
挪威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和西歐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到2022年,其天然氣出口量超過了1200億立方米,主要通過覆蓋超過8千800 公里的約22條管道組成的系統出口。
由於波羅的海事件,芬蘭還指示能源運營商提高安全意識。
芬蘭國家緊急供應局局長詹妮·坎卡寧(Janne Kankanen)在週三(10月11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昨天,我們敦促對(能源)供應安全至關重要的公司提高自身的準備水平,特別是在關鍵基礎設施方面。”
“現在要求所有運營商特別注意保護這一關鍵基礎設施。”
同樣,由於波羅的海連接器天然氣管道受損,愛沙尼亞的鄰國立陶宛提高了克萊佩達液化天然氣進口碼頭、天然氣管道和其他戰略能源資產的安全警報級別。
(本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導。)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