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主導的駐科索沃維和部隊(FKOR)星期一(5月29日)說,有25名維護部隊軍人在科索沃北部茲韋錢與塞爾維亞族人的衝突中受傷,這些塞族人試圖接管市政府辦公樓。上星期,阿爾巴尼亞族的市長在幾座城市上任,遭到塞族人抗議,茲韋錢是其中一座城市。
茲韋錢位於首都普里什蒂納以北45公里。塞族人早晨在當地開始與警察衝突。當天下午,北約駐科索沃維和部隊的軍人要求塞族人為兩輛來自科索沃特警部隊的車輛讓開道路。
據目擊者和當地媒體說,這些維和部隊軍人隨後使用催淚瓦斯和震撼彈保護車中的科索沃警察並驅散抗議者。聚集在一起的塞族人隨後投擲石塊和其他硬物。
北約駐科索沃維和部隊的聲明說:“幾名駐科索沃維和部隊分隊的意大利和匈牙利軍人遭到無端攻擊,受到外傷,包括骨折和因燃燒裝置爆炸所造成的燒傷。”
一些科索沃警察的車輛和一輛記者汽車受損。圖像顯示,這些車輛上被噴塗了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的標誌。
過去一個星期來,當地緊張局勢嚴重升級,這是最新的暴力事件。塞爾維亞已下令本國軍隊進入高度戒備狀態,並向塞爾維亞與科索沃邊境增派部隊。科索沃在2008年宣布脫離貝爾格萊德而獨立。
科索沃與塞爾維亞敵對了幾十年,貝爾格萊德拒絕承認科索沃主權。
美國和歐洲聯盟加大了幫助化解科-塞糾紛的努力。美歐擔心,在俄羅斯點燃的烏克蘭戰火仍在熊熊燃燒之際,歐洲會進一步陷入動盪。歐盟已向塞爾維亞和科索沃明確表示,如果他們想在加入歐盟集團方面取得任何進展,必須將雙方的關係正常化。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認為科索沃局勢“令人擔憂”。他指責美國和北約宣稱在當地擁有主宰地位。
拉夫羅夫在肯尼亞內羅畢說:“一場大‘爆炸’正在歐洲中部醞釀,就在同樣的地方,在1999年,北約對南斯拉夫發動了侵略。”
星期一,可以看到科索沃警察和北約駐科索沃維和部隊保護茲韋錢、萊波薩維奇、祖賓波托克和米特羅維察的市政府大樓。這四座城市位於科索沃北部,上個月提前舉行了選舉。
當地多數人口是塞族,但是塞族人基本上抵制了這次選舉。當選市長和市議員的只有阿族和其他人數更少的少數族群代表。
警方說,塞族人星期一早晨聚集在其中三座城市——茲韋錢、萊波薩維奇、祖賓波托克的市政府大樓,但是北部城市米特羅維察沒有人群聚集。在那三座城市,塞族人試圖使用暴力手段和催淚瓦斯進入市政府大樓。警方的聲明說,茲韋錢的局勢仍然緊張。
塞爾維亞總理安娜·布納比奇(Ana Brnabic)批評國際社會對科索沃局勢的處理方式。她說,北約維和部隊“不是在保護人民......他們是在保護篡位者。”她指的是那些新市長。
“但是我們必須保護和平。和平是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她說。
國防部長米洛什·武契維奇(Milos Vucevic)說,塞爾維亞陸軍正在完成部署行動,在此之前,塞爾維亞決定提高軍隊戒備狀態。武契維奇表示希望政治解決,但是他同時批評了北約維和部隊。他說,他們的立場“好像是保護警察防範手無寸鐵的人民”。
據當地塞族政界人士戈蘭·拉基奇(Goran Rakic)說,塞族人要求新市長辭職並離開市政辦公室,他們稱這些市長是“非法的偽警長”,塞族人還要求特警部隊離開科索沃北部。
北約駐科索沃維和部隊增加了在包括米特羅維察在內的四座城市的駐軍。北約維和部隊呼籲所有各方不要採取致使緊張局勢升級的行動,並敦促“貝爾格萊德和普里什蒂納參與歐盟主導的對話”。
美國大使傑夫·霍維尼爾(Jeff Hovenier)會晤了科索沃總統韋約莎·奧斯曼尼(Vjosa Osmani),隨後又與西方五大國(Quint)的其他四國——法國、意大利、德國和英國的大使一道會晤了總理阿爾賓·庫爾蒂(Albin Kurti),敦促他採取步驟,緩解緊張局勢。
他們建議新當選的市長在其他建築辦公,不要使用市政府大樓。
霍維尼爾譴責塞族人的暴力。他說:“和平抗議必須保持和平。”
歐盟大使托馬斯·桑約格(Tomas Szunyog)譴責攻擊記者車輛。他說,“必須允許新聞工作者履行他們的本職而無需擔心自己的安全。”
塞族人在科索沃北部佔人口多數。上星期五,塞族人曾試圖阻止新當選的阿族官員進入市政府建築。科索沃警察使用催淚瓦斯驅散了人群,讓新官員進入辦公室。
十幾名塞族人和五名科索沃警察受傷。同天,邊境的塞爾維亞部隊進入戒備狀態。
美國和歐盟譴責科索沃政府動用警察強行進入市政府建築。
星期五晚間,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對支持者說:“在科索沃北部的塞族人被攻擊的時刻,塞爾維亞不會袖手旁觀。”
然而,塞爾維亞任何派兵越境的舉動都意味著與北約主導的駐科索沃部隊發生衝突。
科索沃衝突爆發於1998年,當時,阿爾巴尼亞族分離主義者武裝反抗塞爾維亞的統治,塞爾維亞做出回應,進行殘暴鎮壓。大約1.3萬人喪生,其中多數是阿族人。北約在1999年軍事介入,最終迫使塞爾維亞從科索沃領土撤軍。華盛頓和多數歐盟國家已承認科索沃為獨立國家,但是塞爾維亞、俄羅斯和中國沒有承認。
(本文依據了美聯社發自科索沃茲韋錢的報導。)
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