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抗議日本閣員議員參拜靖國神社 評論: 更應關注中國軍備擴張


日本近百名國會議員在東京崇拜靖國神社。(2023年10月18日)
日本近百名國會議員在東京崇拜靖國神社。(2023年10月18日)
中國抗議日本閣員議員參拜靖國神社 評論: 更應關注中國軍備擴張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9:56 0:00

包括內閣成員在內的近百名日本國會議員集體參拜靖國神社,中國外交部提出抗議。專家認為,參拜靖國神社已成為鷹派政治家表明立場的宣傳行為。

日本左派訴諸外交壓力形成的爭議

日本電視台(Nippon TV)報導,為配合日本靖國神社舉行的秋季例大祭,由96名跨黨派議員組成的「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10月18日上午集體前往神社參拜。

「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往年都會在靖國神社春季及秋季例大祭及8月15日二次大戰結束日集體參拜。這次包括自民黨總務會長森山裕、日本維新會與國民民主黨等國會議員,與首相岸田文雄內閣的首相輔佐官(首相顧問)小里泰弘等人都有出席。此外,岸田文雄在10月17日供奉被稱為「真榊」的供品(榊—紅淡比)。

儘管岸田本人未赴靖國神社參拜,但是這次岸田內閣總計已有3名閣員親赴參拜,分別是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和經濟再生擔當大臣新藤義孝。

靖國神社因為合祀二戰的甲級戰犯備受爭議,只要日本首相或內閣閣員前往參拜,就會引發中國的強烈反彈。

日本立教大學亞洲地域研究所特任研究員高橋孝治(Koji Takahashi)認為,靖國神社並沒有存放為保衛日本而犧牲的人的遺骸,只是一個紀念英靈的地方,本來並不會引起爭議,只是冷戰時期日本的左派政黨所引起的問題。

他指出,靖國神社從1869 年(明治2 年)建立以後,目的就一直是為了紀念為保護日本民族而犧牲的人的地方。中國和韓國爭議的焦點在於太平洋戰爭中所謂的甲級戰犯合祀於神社,但是這些戰犯的遺骸並不在神社裡面。

高橋孝治說,1980年代日本受到東西方冷戰的影響,日本國會內部大致分裂成兩派意見,包括右派的自民黨,認為日本應該繼續靠向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而左派的社會黨認為日本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共產主義。他表示,當時這兩派在國會裡發生了激烈的意見衝突,左派人士開始把「參拜靖國神社」變成一個爭議的問題,藉此在政治上攻擊右派。

高橋孝治告訴美國之音:「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是東西方冷戰時期日本共產黨為了在國際上抨擊自民黨而製造的,我認為現在這已經成為鷹派政治家,特別是對中鷹派表明不會屈服於敵對國家強權的一種宣示行為。」

高橋孝治指出,日本憲法有政教分離的規定,左派以這個理由訴諸外交壓力,批評右派參拜靖國神社,造成外圍國家也批評參拜靖國神社,而此前日本並未因參拜靖國神社而受到來國際間嚴重的批評。

他表示,日本社會對此有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基於鄰國的不滿,政治人物應該避免參拜靖國神社,但也有人認為應該繼續參拜,讓中國繼續表達不滿,呈現中國的不民主,但大家都同意這有相當大的宣傳性質。

高橋孝治說:「政治人物參拜靖國神社的時候,通常都會登上報紙的頭版,可以說,參拜靖國神社的廣告效果非常大。」中日近代史專家,靜岡県立大學國際關係學部

榮譽教授嵯峨隆( Takashi Saga )對美國之音表示,對於自民黨等右派政治家來說,參拜靖國神社可以說是為了表達他們的理念,以及他們對組織(包括宗教組織)的支持,本來應屬於個人行為。

他認為,首相必須顧及與其他亞州國家的關係,因此岸田文雄以及前任首相菅義偉、安倍晉三在任時都未參拜,僅供奉供品,是很合理的處置。

對於日本社會的看法,嵯峨隆指出,中國和韓國官方反對日本政治家參拜靖國神社已經是常態,所以大部分的日本人更關注中國政府鎮壓維吾爾人,破壞香港民主,威脅尖閣諸島(中國稱為釣魚島)和台灣的問題,對於中國如同「例行公事」一般表達抗議的言行並不關注。

中國經濟衰退將影響抗議程度

對於此次岸田內閣閣員前往參拜,以及岸田文雄獻上供品,中方當然表示抗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0月18日表示,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的精神工具和象徵,供奉有對那場侵略戰爭負有嚴重罪責的14名甲級戰犯,中方堅決反對日方有關消極動向,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旅居渥太華的前北京工商大學講師顏伯鈞表示,在胡錦濤和江澤民時代,中國積極與日本提升外交關係,因此當時對於日本政要參拜經國神社的宣傳和政治化相對較少,然而習近平執政以後,政治風向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宣傳方式也因此調整了。

顏伯鈞對美國之音說:“從近年來中國政府的反應,以及他們把參拜靖國神社政治化,然後進行惡意的宣傳,故意挑釁中國民間和日本民間,來進行又一波反日浪潮的挑釁。”

澳洲華裔民主運動人士張朵朵認為,基於中國國內因素,中國政府總是需要藉用靖國神社參拜問題來挑動民眾的情緒。

她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基於維護民族主義的需要,中國政府抗議日本閣員參拜靖國神社已經成為既定公式,但會隨著國內外情勢有程度上的調整。

她說:「因為中國經濟下行,民生凋敝,必須要用一些外來因素作為中國人民生活壓力的宣洩口,並且中國政府對台灣虎視眈眈,必須挑動起民族主義的情緒,去作為侵略台灣的政治合理化的接受基礎。」

張朵朵指出,關於日本閣員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操縱在中國政府的宣傳部門手中,否則一般中國民眾對此在情感上並不會太難接受。

日本立教大學亞洲地域研究所特任研究員高橋孝治抱持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就是因為中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有必要努力加強與日本的經濟關係,鑑於日中關係已經相當不友善,中方不會再有太大的抗議動作。

他說:「中國可能會提出正式抗議,但我懷疑日中關係會惡化到更嚴重的程度。」中國社會跟隨政府指揮「習慣性仇日」靖國神社在中國人的眼裡始終是一個爭議
性的存在。

2018年12月兩名中國人在靖國神社正門前焚燒寫有「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的靈牌,以及展示寫有「毋忘南京大屠殺—追究日本屠城責任」的橫布,被東京警方逮捕。

旅居渥太華的前北京工商大學講師顏伯鈞指出,中國人民對於靖國神社參拜的反應並未經過自己的省思,而是來自於政府想要帶領的政治風向。

他說:「實際上,中國普通老百姓對於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他沒有自己的政治觀點和政治看法,也沒有自己很明確的、自己的政治表達的方式。他們的政治風向主要是根據中國官方的指揮棒來進行的轉變。」

澳洲華裔民主運動人士張朵朵表示,中國人民對於政府抗議靖國神社參拜一事處於審美疲勞狀態,每年的例行公事讓大家表現出“習慣性仇日”,其中並未參雜太多真實的個人情感。

她說:「只要不刻意聲明去參拜某幾位甲級戰犯,我們沒必要對供奉在神社裡其他日本戰死的軍人亡靈的祭拜提高到某個政治高度。」張朵朵認為,二戰

以來,日本人民對戰爭反思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值得敬佩與支持,反觀中國才是現今可能造成戰爭的根源。

她說:「與其擔憂這樣一個高度民主化的國家去參拜一個具有某種精神意義的神社,我覺得更應該關注與提防的是,中國這樣的超大獨裁國家不斷進行的軍備擴張,以及對週邊國家不斷進行的領土爭端與騷擾。”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