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週三(10月28日)早上罕見地出現在日本電台節目中,再次重申日本支持美國軍艦進入南中國海中國人工島附近海域的政府立場。
他說:“對很多國家來說,南中國海是非常重要的海上航線,美國的行動是基於此展開”,他也照樣重申日本政府反對中國填海造島的立場說:“不應用力量來單方面地改變現狀”。隨後,菅義偉在記者會上再明確說:“美國的行動與國際社會立場構成一線,日本支持”。
菅義偉和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週二都已分別在記者會上用幾乎相同的字句,表達日本政府對美軍行動的兩個基本立場,其一是“為了守護開放的自由、和平海域,國際社會合作極為重要”,其二是“南中國海大規模的填海造島等單方面改變現狀、提升緊張的行動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憂慮”。
週二還在中亞哈薩克斯坦訪問的首相安倍晉三也在隨後表明相同意思,他說:“理解美國基於國際法採取的行動,南中國海大規模的填海造島、構築據點、改變現狀、提升緊張的單方面行動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憂慮。我國為了守護開放的自由、和平海域,考慮與同盟國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展開合作”。
日美軍事協作
週二進入南中國海的美國導彈驅逐艦“拉森號”是駐紮東京郊外橫須賀基地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軍艦,第七艦隊有20艘以上軍艦,常駐日本和關島,主力是核航母“里根號”,與護衛艦、驅逐艦、潛水艇、補給艦等構成“航母攻擊群”,也配備著搭載防禦彈道導彈系統的宙斯盾艦。
從1950年代朝鮮戰爭到二十一世紀開始的反恐戰爭,以及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的救災行動“朋友作戰”,第七艦隊都參與了。 1996年台灣總統大選前,中國在台海實施導彈演習威脅引起的台海危機中,第七艦隊也曾抵達台灣周邊,抑制中國行動。
週二岸田說,美國軍艦巡航南中國海前開始,“日美之間每天都在緊密地交換情報”,顯示了日美緊密合作的狀態,而防衛大臣中谷元表明:“南中國海的局勢正擴大和深刻影響我國安全保障,如何應對是現在起需要充分研究的課題,現在還沒有具體計劃”。
傳媒輿論熱議
日本各大傳媒、輿論周三持續著熱議和關注美國的南中國海行動和中美關係走勢,幾乎所有傳媒都指出,中美關係緊張可能升級,但大部分看法不認為中美會因此交戰。不過也有少數傳媒指出,近年中國軍方一再出現過行動現場未必受中共政權指揮的可能性,所以在南中國海的軍方行動並非沒有出軌可能,《產經新聞》週三以“美中海上決戰X-day”為題,引述日本航空自衛隊西南混合團前司令佐藤守的分析說,這次美國如不出動巡航,美國的威信就會墜落,雖然相信不會出動航母,但至少會出動包括宙斯盾艦在內5艘軍艦。他認為,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行動成難題,“如果按兵不動,習近平政權難以維持,所以存在小摩擦的可能性”。
由於日本所有主流傳媒、輿論從來不認同中國不按國際法,而是用獨自的“九段線”來劃分南中國海,從而把幾乎整個南中國海囊歸己有,所以對美國軍艦巡航南中國海都持擁護或默許態度。
《產經新聞》駐華盛頓客席特派記者古森義久週二晚在富士電視台一個政論節目上,向出席該節目的嘉賓,美國國防部顧問、《中國2049》作者Michael Pillsbury(部分中文譯名白邦瑞)說: “美國軍艦終於來了,早就該來了”。
而白邦瑞在節目中,也說明了他曾作為期待中國經濟崛起後政治走向改革的研究者,現在感到的失望和他對中國自古用“九段線”理由佔據南中國海的霸權主張感到的不平。
《朝日新聞》週三說,在中國主張的南中國海域,台灣也同樣主張著領有權,因為“中國主張的南中國海管轄權界限本來就是1947年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測定”。
關注國際合作
日本主流傳媒、輿論周三還廣泛關注著與南中國海有關的其他國家的立場。繼菲律賓總統阿基諾表明歡迎美國軍艦巡航,澳大利亞國防部長佩恩發表聲明說,在國際法之下,所有國家都有包括南中國海在內的海域航行和其上空飛行的自由權利,澳大利亞堅決支持維護這種權利。他還強調維持南中國海和平與安定符合澳大利亞利益,澳大利亞將繼續與美國和地區夥伴國緊密合作,維護海洋安全。
不過日本傳媒也紛紛關注,近兩年與中國親近的韓國同樣作為美國軍事同盟國,正迴避著對美國軍艦的南中國海行動表態,南韓外交部發言人僅僅以“正在掌握事實訊息”作為反應。
日本銷量最大的報紙《讀賣新聞》週三呼籲日本與美國、東南亞各國合作,“制止中國以力量改變現狀的行動,構築包圍中國網”。 《讀賣新聞》主張基於今年4月剛修訂的新《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平時日本可收集情報和實施警戒、監視、偵察,也應基於對菲律賓和越南提供了巡邏艦和協助培育人材的成績來提升各國警戒、監視中國行動的能力。
東京財團安全保障政策研究員小原凡司預測說:“美國軍艦一旦出動巡航,就不會空手而歸,預計未來是中美兩國暗地裡討價還價的問題。但此時中國為了牽制日本加入行動,很可能會在東中國海搞些小動作,促高東中國海危機來吸引日本的力量,日本應該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