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育齡婦女減少,生育意願走低等因素影響,近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和出生率持續下滑。中國國家衛健委8月1日公佈,“十四五”(2021到2025年)期間中國將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少子老齡化”將成為常態。有評論認為,婦女權益未受保障是影響生育意願的主要因素。
中國國家衛健委8月1日在“求是”雜誌發文說,隨著長期累計的人口負增長勢能進一步釋放,中國總人口增速明顯放緩,“十四五”期間將進入負增長階段。
中國多省出生人口創數十年新低
文章表示,育齡婦女生育率意願持續走低。經濟負擔重、子女無人照料和女性對職業發展的擔憂等因素是製約生育的主要障礙。
中國多個省區市近期先後公佈去年的出生人口數目,不少省份的出生人口都創幾十年來新低,只有廣東省的出生人數超過100萬。
公益機構“北京益仁平中心”旅居美國紐約的創辦人陸軍向美國之音表示,人口負增長對於中國來說絕非好消息。
陸軍說:“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最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口增長,而且增長速度不慢。整個社會才會保持充足的勞動力。要是勞動力停止增長,提前進入老齡化。對於中國來說,想要進一步發展經濟,早日步入現代化發達國家的行列,(人口負增長)會增加阻力。尤其中共當局一直尋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沒有足夠的勞動力人口,甚至整個國家提前步入老齡化,(對於實現這個目標)也會構成相當的阻礙。”
中國國家衛健委預計,2035年前後中國將進入人口重度老齡化階段,即60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三成。
陸軍說:“如果跟正常國家比起來,它的勞動力可能更少。在中國這樣一個老年人權益得不到保障的社會,老年人的情況也會比其他國家更糟糕。老年人的權益沒有得到保障,導致他們在經濟發展失速的情況下,經濟和醫療狀況比起其他國家會更沒保障。”
學者:權益缺乏保障婦女少生
根據中國國家衛健委的調查數據,中國育齡婦女生育意願繼續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為1.64個。陸軍認為,權益長期缺乏保障是不少婦女對生育猶豫的主因。
陸軍說:“未婚未育的女性求職時往往被雇主另眼相待。他擔心你被錄用後,你到了他單位要休產假。進入二胎化三胎化之後,雇主就會問你‘已經生了幾個孩子’。如果你只生了一個孩子,那就意味著你可能還會要生二胎三胎。把責任歸於雇主是不公道的,因為政府應該通過生育保險,或者為育齡婦女提供更多支持,減輕雇主的負擔和壓力,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地錄取育齡女性。”
“21世紀經濟報導”7月31日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蔡昉日前在一個論壇上表示,人口負增長意味著資源動員增量減少,人口紅利將轉向改革紅利,未來政策取向應是不斷擴大內需消費。財政作用相對於貨幣政策將更為重要,財政支出會更貼向民生、社會福利。
老齡化導致人口紅利銳減
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研究所所長劉孟俊也認為,中國的人口紅利正面臨“見底”。
劉孟俊說:“人口年輕的話,打個比喻,‘種田的人多、吃糧的人少’,儲蓄增長速度會比較快,轉換成投資的動能。現在人口老化,是不是開始要吃政府或自己的退休保險,或者自己的退休金。年紀大了之後,儲蓄累計速度會減慢甚至倒退。”
劉孟俊說, 人口老化將對醫保、住房甚至基礎建設構成壓力,最大的問題是,目前中國當局剩下的時間已不多。
劉孟俊說:“疫情衝擊之後,很多地方政府財政收入銳減。很多家庭要依賴政府去救濟。中國還沒有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人口紅利已大幅消退,甚至現在還人口負增長。這可能會導致時間緊迫,也就是給中國的時間太短了。推動一胎化的時候沒有同時建立社會安全保障的退休體制。這也是時間緊迫的成因。”
去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比2020年少了13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