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中國出生率再創新低 觀察人士:恐影響經濟及社會發展


在北京一個公園裡游玩的家長和兒童。 (2021年6月1日)
在北京一個公園裡游玩的家長和兒童。 (2021年6月1日)
中國出生率再創新低 觀察人士:恐影響經濟及社會發展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12:20 0:00

中國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出生率降至7.52‰,創下43年以來新低,也是連續5年下降。對此,多位觀察人士表示,中國出生率低迷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即便中國實施“三孩政策”來鼓勵生育,但短期措施大多難以減輕民眾養育子女的經濟壓力,少子化和人口老化的現象可能衝擊到中國長期的經濟及產業結構。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17日所發布的統計,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年淨增48萬人,自然增長率只有0.34‰,相較於歷史數據,去年的出生和淨增長人口均創下1962年以來新低,而出生率也是繼2020年來,再度跌破千分之10。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記者會上表示,去年出生人口比前一年減少,主要是因育齡婦女人數持續下滑、生育觀念改變以及新冠疫情延後了民眾的生育安排。

“躺平”潮造就低出生率 學者:數據高估

針對中國近幾年出生率呈“斷崖式下降”,位於南台灣高雄的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副教授李明軒分析,這顯示中國年輕人高喊“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娃、不消費”口號的“躺平主義”當道,多數人普遍對未來發展不具信心。

李明軒告訴美國之音:“社會巨大的貧富差距、高額的房價,再加上低廉的工資,都讓(中國)年輕一代產生嚴重的相對剝奪感,看不到未來的希望。養活自己都已經不夠了,何況還要結婚生子,還生第二子嗎?”

長期關注中國人口政策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資深科學家易富賢也同意李明軒的看法。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出生率低除了與高房價、低收入有關之外,社會保障制度不足,也讓民眾難有意願生小孩。

一般認為,從統計數據或可看出,中國可能已提早進入了人口零增長時代,而且實際狀況可能更糟。出版過人口專著《大國空巢》的易富賢認為,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字“嚴重灌水”,據他估計,中國實際的出生人數可能更低。

易富賢說:“很嚴重的灌水。(2021年)出生數,我認為可能不到900萬。中國的真實人口應該不到12.8億,根本沒有官方所公佈的14.1億人口。”

飽嚐一胎化苦果 短期政策難催生

面對少子化挑戰,北京並不是沒有提出因應政策。

為了提高新生兒數量,中國早於2011年實施“雙獨兩孩”政策,意即若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就可生育兩個子女。 2013年更進一步放寬,宣布“單獨兩孩”政策,也就是夫妻中只要有一人是獨生子女,就可生養兩個小孩。

然而,根據總部位於香港的統計公司CEIC的數據顯示,2014年,也就是“單獨兩孩”政策推行後的隔年,中國新增人口僅從660萬微幅升高至710萬,顯示政策並未發揮太大的實質效果。

2015年,中國再鬆綁生育政策,並放寬為“全面兩孩”,等同宣告全面終結實施30多年的一胎化政策。根據官方數據,雖然2016年的新增人口躍升至800萬,隨後幾年的新生兒數量卻呈直線下滑趨勢,2019年甚至跌至只有467萬,比“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前的出生人口還少。

為何中國政府近年所提倡的生育政策都無法起到太大作用呢?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陳建甫認為,不只中國,包含西方或亞洲等出生率低的國家,政府短期的措施都很難說服民眾多生小孩,因為就算政府提供補助,也難減輕大部分人在養育子女上所負擔的經濟壓力。

條件差 偏遠地區男性娶妻難

陳建甫告訴美國之音:“這樣的社會壓力之下,生孩子所付出的教育成本跟居住環境的成本,遠高於政府所謂的誘因。中國另外一個隱藏在冰山之下(的原因)是,有很多偏遠地方的(男性)找不到老婆,目前為止,婚配關係也成為中國大陸很嚴肅的問題。”

陳建甫說,一胎化政策雖已廢除,但獨生子女成年後,必須獨自扛起家裡的經濟重擔以及照顧雙親的壓力,因此大都無暇“增產報國”,尤其養育小孩的成本越來越高,一胎都勉強維持了,很難再負擔第二胎,這都是中國政府在實施一胎化時未考慮到的,可以說,中國現在已經深陷一胎化政策不周的“苦果”。

人口學家易富賢也認同陳建甫的觀點。他說,中國當年就算不實施計劃生育政策,隨著社會及經濟發展,出生率自然會下降,這顯示,30多年來強制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完全沒有必要”,但卻嚴重衝擊到未來的中國社會。

易富賢說:“(一胎化)是完全錯誤的一個政策,無功於當代,有害於千秋,會對中國的長遠的經濟跟社會,幾十年甚至數百年,造成很大的負面的影響。”

針對目前人口逼近零增長的窘境,中國於2021年8月通過“三孩政策”,修正過的人口計生法除了規定一對夫妻可生育三名子女外,國家也將在教育、住房及就業等方面給予支持,減輕家庭負擔。

不過,中國國家衛健委承認,三孩政策才剛落地,短期難有明顯效果。

少子高齡化恐衝擊財政,逼產業重整

除了出生率年年下跌,隨著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持續提高,高齡人口也不斷上升。

中國於去年發布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報告,報告中顯示,65歲及以上人口為1億9064萬人,佔總人口的13.50%。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當時表示,老年人口比例快速上升,顯示高齡化將成今後一段時期中國的基本國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的定義,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7%時為“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比例達14%時,則被視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若比例攀升至20%則進入“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依照世衛的定義,中國現已逼近“高齡社會”。

對此,台灣淡江大學的陳建甫警告,中國出生率遞減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再加上隨著老年人口不斷增加,撫養比例也將攀升,這可能對中國的財政及社會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陳建甫說:“中國堅持老人都必須受到照顧。可是在倒金字塔的結構之下,年輕人愈來愈少,願意撫養的人也越來越少。這才是壓垮中國財政的很重要的一根稻草。一個大國在人口結構、在轉型過程裡面,有沒有辦法讓下一個世代願意生小孩子,通常都會影響到一個國家人口的流動的情況,也影響到整個國家在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的面向,可能會引起社會維穩的一些問題。”

此外,陳建甫說,出生率低迷意味著中國的勞動力將越來越不足,可能迫使境內產業必須重整。

陳建甫說:“人口紅利不見、年輕人負擔增加,這樣的結果自然會惡化人口生育率,讓中國在年輕勞動力出現斷層。整個經濟找不到出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結果),就是基本工資也開始往上調,他們就會改變產業結構,相較之下,中國的勞力密集產業可能一一退出中國,外國企業就必須負擔比較高的勞動成本。人口的議題蠻關鍵,它牽涉勞動成本,還有產 業結構調整。”

台灣中山大學的李明軒則說,少子化可能導致新創產業的發展受限。

李明軒告訴美國之音:“年輕人往往是一個經濟體系裡面創意和活力的來源,這有可能會造成一個國家的產業創新或是創業的減少,對經濟成長成為挑戰。”

嬰兒荒拖累經濟 中國恐難超車美國經濟

由於中國的嬰兒荒可能衝擊到經濟,因此,有觀察人士將此視為中國挑戰美國經濟霸主地位時的“變數”。

根據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 的統計,美國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中國位居第二。不過,包括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及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等機構都預估,中國的經濟總量恐將於2028年超越美國,因為美中兩國疫情后的經濟復甦出現明顯差距,將使得中國“超車”的時間提早。

然而,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易富賢曾斷言,若中國要於2028年實現經濟總體量超越美國,未來6年的年經濟增長率都必須超過7%,但中國勞動力已於2014年左右開始減弱,再加上人口急劇老化,因此他認為,這目標不太可能實現。

此外,他還預測,2030至2035年間中國的各項人口數據都將遜色於美國,這代表中國的經濟成長增速將於2035年左右開始比美國低,因此易富賢認為,“中國經濟永遠不會超過美國”。

易富賢認為,中國人口數據長期有灌水的嫌疑,這不僅會導致中國政府誤判形勢,還將影響美國的中國政策。

易富賢說:“他們(中國)戰略的誤判,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極度地危險,並且成本是很高的。比如說,中國盲目擴張的話,會導致國際社會環境惡化,代價很大。西方國家要阻止中國崛起的話,(從中國進口)產品也很昂貴,所以誤判的成本是很高的。”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