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日前對計劃生育政策做出重大調整,全面實施“三孩”政策,以應對日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保持人口紅利對中國經濟發展發揮的作用。分析人士指出,要逐漸緩解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趨勢,中國政府必須出台大力鼓勵生育的政策和配套措施,但過去40年“一胎化”計劃生育種下的惡果,至少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消除。
新策針對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
中國政府5月31日對計劃生育做出重大調整,出台了放開“三孩”政策。中共1949年建政後曾經歷50至60年代初,60年代至70年代初兩次生育高峰,為經濟建設提供了急需的人口紅利。但是,由於當時經濟發展水平低,難以維繫人口過度增長的需要,中國政府逐漸收緊生育政策,1970年代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1980年代把計劃生育正式確定為基本國策並寫入憲法。
但是,在強制實施40多年“一胎化”政策出現了各種問題,尤其是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之後,中國政府在2016年開始全面放開二孩。這一次,它在研議提高法定退休年齡的基礎上,進一步全面放開“三孩”,希望通過“雙管齊下”的策略,既放慢人口老齡化的步伐,又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出生人口數量顯著下降的事實,從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中得到驗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60歲以上人口從10年前的13.3%增至18.7%,65歲以上的佔比13.5%。 2020年出生人口1200萬人,比2019年的1465萬減少265萬,降幅約18%,連續第4年下降。
有分析指出,如果按照中國政府的理論設想,放開“三孩”政策後,中國未來出生人口將從去年的1200萬,逐年增加到至少2400萬,即從去年的總和生育率(平均生育率)1.3,增至2.6(仍低於大約3的總和生育率),並且如果能保持這個生育率,則老齡化和勞動力問題都迎刃而解。
1.3的總和生育率被認為生育水平較低。總和生育率1.5被認為是一條“高度敏感警戒線”,下降到1.5以下預示著可能跌入“低生育率陷阱”。一般認為,總和生育率保持在2.1,才能保證下一代人口總數不增不減。
不是提升而是防止過度下降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中國政府希望通過放寬計劃生育政策,解決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是一種不切實際,異想天開的想法。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高級研究員、“反思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人口論著《大國空巢》的作者易富賢說,“三孩”政策放開後,可能會新增二十幾萬的“三孩”。但是,中國2019年初婚人數比2013年減少987萬(2386-1399),2019年20-24歲結婚數比2011年銳減588萬(953-365),這就意味著,今後幾年中國一孩、二孩的出生率會顯著地下降。
他說:“中國生育不是如何提升的問題,而是如何防止其過度下降的問題。三孩本身可能會增加二十幾萬,但一孩和二孩每年要幾百萬地下降。”
易富賢表示,中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離婚率不斷升高。他說,中國的離婚率是千分之三點四,日本是一點七,台灣和南韓是二點三。面對結婚減少,離婚增加的情況,中國出生率只能會不斷下降,而不是增加。
但是,有分析認為,中國政府大力推動“三孩”政策,跟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急劇下滑逼近6%有一定的關係。中國改革初期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和消費)效益減弱,新的三駕馬車(醫療、教育和養老)備受爭議,必須要另闢蹊徑,找出新的經濟發展引擎。分析說,如果育齡婦女都能生三個孩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對相關行業產品和服務需求的增加。
拉動效應有限 負擔加重必然
蘇寧金融研究院根據公開數據整理出中國撫養孩子成本(從懷孕、生育、撫養到18歲的各種支出),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10個成本最高城市在內的中位數是,每年每個孩子的成本10萬元,減少265萬新生兒人口對應地要減少近2700億的各種消費。 (根據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中國2020年出生人口比2019年減少了265萬。)如果中國人口生育率從目前的1.3增加一倍到2.6,即再增加1200萬,按中位數10萬元計算,則每年帶動的各種消費超過1.2萬億元。中國去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01.6萬億元。
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席教授謝田說,雖然多出生的人口必然會加大對相關行業的需求,如嬰幼教育和醫療等。但與其說多生孩子會拉動經濟,不如說會加重家庭,包括祖父母家庭的負擔,孩子生的越多,負擔越重。
他說:“這些不是經濟增長點,不能帶動經濟,只是增加這些人的負擔。如果要花更多的錢去養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上補習班的話,在其他方面的開支就會減少。”
中國國家衛健委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中國將統籌規劃,依法組織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對婚嫁陋習、天價彩禮等不良社會風氣進行治理。同時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家庭教育開支,完善生育休假與生育保險制度,加強稅收、住房等支持政策。
觀察人士指出,即使幾年前放開“二孩”後,很多年輕人也不考慮生“二孩”,尤其是生活在經濟發展較快,住房、教育等生活成本較高的大中城市裡的年輕人,除了承擔住房、幼托、醫保、生活開支以及巨額房貸等各方面的壓力,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夫妻還要照顧四個老人,撫養一個孩子已經令他們在經濟上捉襟見肘,在體力、精力上不堪重負。再加碼生二孩、三孩,等於在他們脖子上套上一圈又一圈的“鎖鏈”,在他們的頭上壓上一座又一座的“大山”。
“三難”猶如沉重的三座大山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高級研究員易富賢說,中共的極權體制最擅長通過所謂法律和行政手段推行強制性計劃生育,但鼓勵生育恰恰是它最不擅長的,因為要拿出巨額的財政支出去扶植,而且面臨著諸多需要解決的難題。
他說:“第一個是養不起;第二是不願意生;第三個是生不了。”
針對“養不起”的問題,易富賢建議提高年輕人,尤其是男性青年的就業率,因為穩定的收入是他們結婚生子的保障。此外,降低醫療、教育、托幼補貼等費用,提高工作收入在GDP中的比例。對於“不願生”的問題,易富賢提出,除了提倡和弘揚中國傳統的家庭價值觀之外,還要改革中國的社保制度,主張以家庭為單位,夫妻一方交稅,讓雙方都可以享受社保退休金。在“生不了”的問題上,易富賢建議改革教育體制,縮短大中小學學制,降低因結婚過晚,年齡太大所導致的懷孕和生育難的問題。
易富賢說,中國過去幾十年的強制性計劃生育,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育觀念,而且中國整個經濟、社會格局都是圍繞著“主流家庭”(父母帶一個孩子)進行規劃的,即使計劃生育政策停止了,這種格局很難改變。
他說:“整個生育下降是個全球性的危機。即便不實行計劃生育,生育也會下降。生育下降,就像石頭在山上,本來就會慢慢地滾下來的。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我們一腳把石頭從山上踢下來了。我們生育下降是全世界最快的,未富先老。石頭滾下山非常容易,一腳就踢下去。但是,要把巨大的石頭從懸崖上舉上去,那是很難的,難度非常大。”
活動人士指責政府是“子宮警察”
美國女權無疆界組織主席瑞潔女士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國似乎是放寬了計劃生育政策,但實際上中國當局仍在控制著婦女的懷孕和生育權。
她說:“歸根結底,中共仍在掌控著婦女的生命,充當著'子宮警察'。如果婦女在政策外懷孕,就會被強行墮胎。另外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未婚先孕,仍然會被強制墮胎。中國需要廢除所有強制墮胎和絕育。”
瑞潔說,無論是以前的“一胎化”政策,還是現在的“三孩”政策,都侵犯了公民的基本人權。她說,中共將其意志強加於夫妻最親密和隱私的決定之上,生不生孩子、生幾個孩子,是夫妻之間要做出的決定,而不是中共的決定。瑞潔呼籲中國全面廢除計劃生育政策,讓夫妻根據他們的意願和條件生育孩子。政府要做的是從教育、醫療等方面出台措施,鼓勵夫妻多生孩子。
易富賢說,中國的計劃生育制度就像一個千瘡百孔的水桶,只補其中一塊短板是不夠的。他說:“中國幾十年計劃生育,導致我們人口結構千瘡百孔,要靠一副中藥就能治好,那肯定是騙子呀。幾十年的慢性病,要一副中藥治好,那是不現實的。”
易富賢表示,中國目前的人口問題是過去幾十年計劃生育政策種下的惡果,要解決各個難題,提高生育率需幾十年的時間。如果中國政府在不侵犯人權的條件下,能夠探索出一些鼓勵生育的方法,對整個世界也是好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