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庫克群島證實與中國簽署全面戰略伙伴協議 討論開採深海礦產


庫克群島總理布朗的中國訪問之行,參觀了位於青島的國家深海中心。(取自布朗臉書)
庫克群島總理布朗的中國訪問之行,參觀了位於青島的國家深海中心。(取自布朗臉書)

庫克群島政府星期六(2月15日)證實,已與中國簽署全面戰略伙伴協議,但未公布協議內容,也未依約定事先知會新西蘭;庫克群島官員還透露,已與中方討論開展深海採礦,勘探可作為電動車電池原料的金屬礦產。

新西蘭國家廣播電台(RNZ)報道,庫克群島總理馬克‧布朗(Mark Brown)星期六證實,已與中方簽署協議,並稱與中方官員的對話 “為新的合作領域開啟了大門” 。

布朗在聲明中表示,與中方簽署的《2025-2030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行動計劃》是庫克群島與中國往來的結構化框架,是 “補充而非取代與新西蘭的長久關係”。

他宣稱,與中國建交28年來,中國 “始終堅定支持” 庫克群島,協助庫克群島在面臨 “氣候變遷、獲取發展資金等當前全球挑戰中,確保人民的經濟韌性”。

聲明稱,與中方優先合作的領域包括貿易與投資、海洋科學、基礎設施、氣候韌性等。協議全文將在 “未來幾天內” 公布於外交移民部網站。

庫克群島海底礦產管理局星期六也發出聲明稱,官員隨布朗訪中期間,已與中國的研究機構進行了高層對話,並討論了包括勘探海底礦產在內的 “合作機會”。

聲明表示,已與中國就海底礦產研究進行討論,並已授權三家公司進行海底勘探,尋找富含鎳和鈷等金屬的結核礦。這些金屬是電動車電池的重要原料。

布朗在星期一赴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行前宣稱此行將帶來 “豐碩利益”。他星期四在Facebook發文稱,將與中國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等機構合作,“擴展海洋研究能力,並與青島前沿海洋種業公司建立新的合作機會”。

北京當局星期五宣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當天在哈爾濱與布朗見面,雙方將加強共建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對接,推動海洋、基礎設施建設、農漁業等領域互利合作。

海域廣闊 蘊藏關鍵金屬礦

庫克群島的專屬經濟海域在全球數一數二,面積達80萬平方英裡,大小相當於墨西哥,且蘊藏含有錳、鈷、鎳和銅等關鍵金屬礦,是電動車與先進武器系統不可或缺的金屬。

庫克群島當局2022年曾發放為期五年的勘探許可證,但也宣稱在進行全面環境評估及其他影響之前,不會決定是否開采這些結核礦。

不過,兼任海底礦產部長的布朗始終強調,潛在市值達數十億美元的海底采礦產業可帶來豐厚利益。他去年曾表示,庫克群島需要 “通過任何可取得的收入” 來避免氣候變遷的影響。

布朗上星期宣布訪中之行,之前並未與新西蘭當局磋商,與中方簽訂的協議內容也未先知會新西蘭,令威靈頓當局備感關切。

庫克群島曾是新西蘭屬地,目前是與新西蘭維持自由聯合關系的獨立國家,1.7萬人民均擁有新西蘭公民身分,新西蘭則向庫克群島提供財政支持,也協助外交與防務。雙方依憲法規范,國防與安全事務應相互討論。

新西蘭外交部長溫斯頓‧彼得斯(Winston Peters)的發言人星期六稍早發表聲明稱,將密切關注庫克群島與中方的協議內容。聲明強調,新西蘭與庫克群島相互負有憲法規定的責任。

中國爭奪太平洋地區影響力

太平洋地區極具戰略價值,中國近年積極爭奪對該區域的外交、經濟與軍事影響力,挑戰美國、紐西蘭及澳大利亞在該地區的歷史性主導地位。

不過,在庫克群島與中國合作勘探深海礦產之際,新西蘭也正在重新考慮對深海採礦的立場。

環保團體與科學家擔憂,深海採礦可能摧毀尚未獲得充分了解的海洋生態系統,而這些系統對調節氣候至關重要。

但新西蘭資源部長尚恩‧瓊斯(Shane Jones)日前向法新社表示,該國正考慮停止支持國際深海採礦禁令,因為 “關鍵礦產的角色日益重要”。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道)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