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上四休三"卻減薪 中國企業祭不裁員"降本增效"新招?


中國區塊鏈公司Goopal Group在北京的員工在他們的座位上睡午覺。 (2016年4月21日)
中國區塊鏈公司Goopal Group在北京的員工在他們的座位上睡午覺。 (2016年4月21日)
"上四休三"卻減薪 中國企業祭不裁員"降本增效"新招?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9:11 0:00

《北京日報》8月19日發布官方微博的調查“你接受上四休三收入降1/5嗎”,26.2萬名受訪者中,17.9萬人選擇接受。看似順應歐美新潮流的“四天工作制”,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中國企業的實施方案卻暗藏“減薪”關鍵差異,但青年面對高度“內卷”的就業環境下,態度呈現兩極。經濟學者指出「上四休三」恐怕是北京政府禁止裁員,避免衝擊失業率,企業降本增效的因應策略。

中國社媒微博上,一篇「公司要上四休三降薪1000,有必要待下去嗎?」的發文在8月19日登熱搜榜首,短短兩天達到1.5億閱讀量。內容是一名擔任內容運營的上班族被通知,因公司效益不好,工時改上四休三並降薪1000人民幣,月收入僅剩6000元(約840美元)的他對職業感到憂慮。

儘管網路投票逾68%的網民接受收入減少的四天工作制,但是也有許多正經歷此「新制」的上班族紛紛在網路上分享此「困境」。

微博用戶「pikapi56」說:「不僅上四休三還重新簽勞動合同,工作地全國可以隨時變換,哪天倒閉了不解散,給原來公司調到外省,很多騷操作。」。

另一位暱稱「時集aaaaaa」的網友更進一步表示自己的狀況則是上三天、休四天、又降薪。他還說:“休假臨時有事叫我過去半天一天沒一分補貼,私企就是有今天沒明天,指望恢復、等業績好不可能,只會越來越差。”

中國四天工作制是資方節省成本

自中國外派自新加坡的跨國企業人資總監顏小姐分析,四天工作制與社會發展程度高度相關,在已開發國家例如澳洲和紐西蘭,從員工角度出發,希望保有彈性工時照顧家庭,像是聯合利華等部分企業已經實行四休三,但在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則較少見。

顏小姐指出中國企業實行四天工作制,出發點是資方層面要節省成本,企業較少從勞方層面出發,以員工需求為本的思維需要非常成熟的社會環境,認可工作生活平衡,少勞動且不影響福祉和收入,目前中國的社會發展不可能達到。從發展中國家的視角來看,中國和東亞國家多是勞動力過剩,勞工也傾向努力工作、目標驅動、高度競爭。

顏小姐對美國之音說:「勞動力過剩的地方,雇主的議價能力會更強,如果你(勞工)不願意做這樣的一份工作、以我(雇主)的形式去工作,那你可以走,我有大把的勞動力可以去實踐這個需求,並且這個社會整個對人的關懷、以人為本的這種程度也沒有澳大利亞那麼高。

顏小姐表示企業降本增效通常會先凍結招聘,或者重新組織架構,削減非必要工種,但若出現“減薪並減少工時”的第三類情況,通常是中小企業為了應對長期變化和不確定性而做的選擇。

更精準來說,由於雇主不確定經濟蕭條會持續多久,因而先採用降薪減工時,以保有企業營運的可調整性和韌性。顏小姐指出,若直接裁員,爾後業務體量增長再重新聘僱的成本更高,且中國的勞動法保護勞工,公司裁員需支付勞工經濟補償。

而在杭州新創公司任職的何先生也指出中小型公司營運本就困難,「無薪假」或減薪很普遍,就像公司也曾因商業模式沒落地,或新產品研發時間過長、成本過高、投資人等不及等因素,面臨新一輪融資不成,公司跟員工簽降薪協議,管理職半薪,若不接受則接受補償辭退。

單休加班拼命「卷」VS.三休減薪躺平

事實上,中國社科院早在2018年發布《休閒綠皮書》建議2030年實行「做四休三」 (每週工作36小時)工作制,但在加班成文化的中國,對民眾而言實屬奢求,而現在企業將「減薪」巧妙地包裝在四天工作制中,引發更大反彈。

超話博主張勝軍在微博發文反對「效益不好就把多餘的人裁掉,剩下的人滿負荷工作,工資不要降,透過降薪多休的方式,搞到最後就會一盤散沙。 ”;

教育部落客耿向順指出「上四休三根本落實不了,反而因為公司效益不好,公司的考勤會更嚴,成本控制會更嚴,老闆攬來的業務會更多,員工的工作量更大,薪水會更低,福利會更少,工作會更累,加班會更狠。

然而,社媒反應對此議題呈現極化,甚至有網友以「神仙公司」形容上四休三工作制,副業搞起來肯定可以彌補被公司減薪的幅度。

在北京一家外企擔任公關的餘小姐以書面回复美國之音表示,公司年輕夥伴們都願意“工作四天領32小時工資”,她直言“不是不惦記賺錢,而是大家想清楚了,因為過了最紅利時期,盲目卷不如尋求內心平靜。

但在北京任職於服裝設計業的楊小姐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卻認為,北上廣深一線大城的公司大多支持不了「上四休三」的節奏,可能只適用於業務推進不激進或效益不好的公司; 而小城市雙休還沒落實,更別想三休。

楊小姐表示對於收入用以維持開支的人而言,上班為了有錢拿,除非原本工資夠高或不缺錢才可能接受降薪減工,尤其平時加班已是家常便飯,多休息則永遠幹不完活。她笑稱:“能雙休就已經不錯了,如果能真正的三休,別說降1000,降2000都願意。”

殭屍企業在「倒閉或無薪假」間掙扎

位於台北的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表示,中國企業實施「上四休三」的主要原因恐怕是北京當局禁止裁員,避免衝擊失業率,因此企業只能透過減少員工工時,勉強維持營運。

王國臣指出現在中國百業蕭條,像是製造業產能過剩、服務業消費頹靡、互聯網業遭反壟斷打擊,金融業面臨死灰復燃的「雙減」政策,和危機四伏的房地產業牽涉上下游傳統產業,壓抑整體消費產業,進而對勞工需求降低。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31日公佈,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49.4%,低於50榮枯線;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50.2%,是近一年低點,顯示中國整體產業景氣不佳。

王國臣告訴美國之音:「現在整個中國大陸的經濟就是殭屍化,都是殭屍企業,活著其實並沒有太多的競爭力的。可以預期到中央政府會有新一波的降稅減免,可是地方政府因為收不到企業稅,所以會查稅倒追30年,所以他們會面臨兩種極端的政策。

王國臣指出中國疫情期間曾實施禁止企業裁員,但當時政府有紓困貸款輔助,相較於現在沒有出台配套,企業只能自行吸收人事成本,不得不在「倒閉或無薪假」之間抉擇。但他預測中央或地方不會讓企業倒閉,一來避免政府失去稅收,二則恐造成社會動盪。

王國臣直言中國無法達到生活工作平衡,因為減少工時的條件是“減薪”,隨之造成的經濟壓力對已成家立業和薪資水平較高的中年人衝擊較大,特別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購屋的房貸負擔沉重,以及金融業或服務業減薪幅度更大。

因此,王國臣認為《北京日報》的調查可信度很低,僅是官媒釋放正向訊息,引導民眾接受,並預測中國政府將會推出普惠小微貸款,對企業的紓困。

但另一方面,王國臣分析年輕人對四天工作制的態度,分為將就接受和樂於接受兩個群體,在中國7月青年失業率飆升至17%之際,有青年礙於別無選擇黯然接受; 也有部分00後年輕人工作目的是增進歷練,並非賺錢,更樂得上四休三,總能回家啃老當靠山。

論壇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