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海灣外交大臣扎堆訪華 中國全面佈局海灣確保能源供應


出席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的各國外交部長們(2020年12月28日)。
出席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的各國外交部長們(2020年12月28日)。
海灣外交大臣扎堆訪華 中國全面佈局海灣確保能源供應
please wait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

0:00 0:08:23 0:00

中國正在穩步拓展在海灣地區的勢力。在中東多國外長本周密集訪華之際,中國推動全面提升合作關係,力求替補美國在該地區留下的權力真空。

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海合會”)及其四個成員國-沙特、科威特、阿曼和巴林的外交部長本周集體訪問中國東部城市江蘇無錫,會議將持續到週五。

海合會代表團和中國外交部周三發布聯合聲明說,雙方同意盡快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將盡快簽署中海戰略對話2022年至2025年行動計劃,並將盡快完成中海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建立中海自由貿易區。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希望深化與油氣資源豐富、佔據重要地理位置的海灣地區國家的關係。近年來,中國更加主動地向該地區擴展,從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聯繫,到尋求上升至更廣泛的多領域戰略合作。

從能源到全方位合作

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美國國務院前中東政策顧問米勒(Aaron David Miller)告訴美國之音:“一個依賴能源的中國,渴望擴大其在該地區的作用,特別是在美國向亞洲傾斜的情況下,(中國)顯然一直在尋求提高自己的地位。”

海合會的此次到訪正值中國領國、歐佩克

成員哈薩克斯坦的國內局勢動蕩之際,中國在會上尋求與海合會國家建立更緊密的能源合作關係,確保供應鏈安全。

中國嚴重依賴原油進口。由於全球經濟復甦對原油的需求回升和新冠疫情致使供應鏈受阻,全球能源價格飆升。本週,中國另一個主要的能源供應商烏茲別克斯坦宣布停止出口石油和天然氣,以確保其能夠滿足國內需求。

華盛頓智庫創新戰略與政策研究所的中東問題專家赫拉斯(Nicholas Heras)認為,能源合作是中國和海灣國家之間進行討論的一個很好的觸發點,但這只是中國朝著成為中東地區重要力量的目標前進的一部分。

他告訴美國之音:“中國正在緩慢但穩步地進入中東地區,成為一個強大的戰略行為體。'一帶一路'倡議要求中國與海灣地區主要能源生產國建立有效的多邊夥伴關係。”

據中國國家媒體的報導,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週一會見了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 他表示願意加強“2030願景”同“一帶一路”項目對接,前者是一個旨在使沙特經濟多元化並減少其對石油依賴的戰略框架。

在周二與巴林外交大臣扎耶尼的會談中,王毅稱願意加強雙方在5G通信、電子商務、數字經濟、大數據等領域合作,並參與巴林的基礎設施項目,探索開展新能源和航天等合作。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中東中心訪問研究員伯頓(Guy Burton)表示,海灣國家都有自己的經濟多元化戰略和計劃,他們正在努力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這使得中國的提議變得有吸引力。

他對美國之音說:“他們正在尋找投資,這種投資可以是雙向的,可以是通過中國投資在國內發展新的經濟活動,也可以是他們的主權財富基金在中國和其他地方投資。”

海合會成員還似乎有意願作為一個整體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在上個月的海合會峰會上,六個成員國做出了加強經濟一體化的承諾,並在這次訪華期間推動了中海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該談判自2004年以來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中國與海灣國家的合作超越了經濟領域。在王毅會見海合會秘書長納伊夫的聲明中,雙方稱一致同意加強國際和地區事務協調配合。

在王毅與海合會國家外長的會談中,中方的聲明讚揚了這些國家對中國在台灣、新疆、人權等問題上政策立場的支持,這些問題都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對抗美國的影響力

作為中國全面佈局中東的一部分,中國外長王毅在本週三和本週五與土耳其外長和伊朗外長會面。代表遜尼派的海合會國家與什葉派的伊朗有激烈的競爭關係。

中國是少數幾個與海合會國家和伊朗同時保持良好關係的國家之一,與沙特和伊朗都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參與了去年在維也納舉行的伊朗核協議談判,並在伊朗被美國製裁後對其提供了關鍵的經濟援助。

伊朗核問題是中東地區各方爭議的焦點。美國在2018年退出了與伊朗的核協議,並在去年從阿富汗撤軍,留下的權力真空給予了中國在海灣地區擴大影響力的機會。

在本週就伊朗核問題與沙特大臣費薩爾交換意見時,王毅表示:“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必須得到維護,同時也應照顧地區國家的正當合理安全關切。”

北京善於利用這種中間人的身份加強在中東事務的參與,通過鼓勵這些國家把地區問題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期減弱美國在海灣事務中的影響力。

赫拉斯說:“中國的做法是耐心的,專注於地緣經濟和向威權海灣國家輸出監控安全技術,這是一種巧妙的長期策略,目的是伺機等待美國退出。”

然而,中東問題專家質疑中國在海外地區實施這種外交平衡戰術的可持續性。

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前美國國防部官員魯賓(Michael Rubin)告訴美國之音:“海灣國家明白他們的力量來自於與美國和中國的相互博弈,而不是簡單地擁抱中國。而且,由於許多海灣國家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他們不會像許多非洲國家那樣受到債務陷阱的誘惑。”

由於美國的軍事力量和與海灣地區主要國家的安全合作,美國仍然是是海灣地區安全穩定的維護者和主導力量。

一些海灣國家正試圖平衡與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同為海合會國家的阿聯酋沒有參加此次中國之行。此前,阿聯酋在5G網絡中使用華為技術,引發了美國對阿聯酋和中國關係的擔憂,導致阿聯酋與美國的軍事採購計劃放緩。

伯頓表示,目前中國專注於將機會最大化,竭力避免捲入地區衝突糾紛,但當中國的地區足跡變得更大時,隨之將面臨更多阻礙。

他說:“無論是由於中國自己在該地區的活動,如海灣地區及其與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關係,還是由於像美國人對其合作夥伴的外部壓力,北京很可能發現,它無法繼續以迄今為止的方式進行下去。”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