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蘇省丹陽市因農民過度使用促進西瓜膨大增甜的化肥而導致西瓜在田間爆裂的事件使人們再度關注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
據新華社報導,江蘇省丹陽市發生的西瓜爆裂事件是農民過量使用植物生長催化劑,再加上長期乾旱又大量降雨而產生的結果。不過美國國家西瓜協會的專家莫里西表示,西瓜不會僅僅因為暴雨而爆裂。中國的消費者則擔心這種經過農藥催大的西瓜可能含有化學殘留物,以致食用不安全。
近年來,中國發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使中國的消費者甚至達到“談食色變”的程度,比如毒奶粉、“瘦肉精”、“頭髮醬油”等等。中國民眾對中國的食品安全普遍缺乏信心。
*民眾:檢測不力、商家逐利是主因*
知名的網絡博客作家秦全耀認為,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有關部門檢測力度不夠。他說:“我覺得(中國食品安全)的很多問題是檢測(手段)落後於世界的問題。如果中國早就有三氯丙醇、二惡英等各種檢測手段,那我說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早就好多了。可是中國沒有。”
家住北京的王先生經營着一家食品公司。他說,中國食品企業為爭奪市場和追逐利潤而進行的惡性價格競爭是導致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應該說總體上中國食品的成本是很高的,糧食的基本價格就貴,所以食品在(生產鏈條上)變成肉類、變成加工食品以後就更貴了。在這種情況下,商家又想得到競爭的勝利,所以人就往(食品)裡加水、添加不合適的東西,用廢、舊的東西回過來在給人吃,這種現象是有的。”
*食品安全:政府責無旁貸*
王先生認為,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比如說牛奶裡添加三聚氰胺,政府絕對有責任。因為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政府和大企業有默契。大企業給他們(政府官員)的好處多嗎,所以確實有(責任)。”
博客作家秦全耀則提出了更嚴厲的批評。他說,“還是體制的問題!你說就幾個人說了算的體制,(食品)能安全嗎?”
北京的王先生認為,擴大糧食生產、降低糧食成本,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同時對不法商人嚴懲是改善中國食品安全危機的途徑。“使經濟增長的比例更多地向低端收入的人群轉移,讓他們的生活水平高一點,讓他們能夠吃得起合適的糧食;(還有)應該好好整治一下那些不法商人,作假的、偷雞摸狗的、惡意添加的、謀取暴利的,碰到這種(商人)應該狠治惡治。同時政府應該讓那些大企業、國企率先做表率,犯了錯誤以後加倍罰。”
目前,中國政府正在加大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整治力度,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還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對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