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的一名高級顧問說﹐人民幣在未來5年內基本可以成為可兌換貨幣。這位官員還表示﹐人民幣自由兌換不會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大的衝擊。
中國人民銀行高級顧問李稻葵說﹐如果沒有大的不確定性發生﹐未來5年裡人民幣將基本成為可兌換貨幣。他還說﹐中國經濟擁有充分潛力承受貨幣的自由流出和流入。
李稻葵是在剛剛結束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說這番話的。他說﹐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後﹐匯率將更加穩定﹐中國資產業將成為更重要的金融工具。
此外﹐李稻葵還指出﹐除了匯率外﹐中國正着眼於利率的市場化﹐並以此作為一系列改革中的一部份。
李稻葵的這番談話是中國貨幣當局迄今為止就人民幣匯率浮動機製作出的最為激進的表述。
此前﹐中國央行行長週小川曾在本月上旬出席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期間強調﹐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沒有時間表。
中國在1996年允許人民幣在經常項目﹐即外貿結算中實現可自由兌換。此後﹐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中的可自由兌換一直倍受關注。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今年8月間撰文指出﹐中國將在未來8﹑9年內繼續選擇針對一籃子貨幣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華盛頓權威智庫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前美聯儲官員約瑟夫‧加農剛剛就匯率問題發表了專著<<浮動匯率促成全球經濟穩定>>。加農本星期在其新書發佈會上指出﹐中國央行人為壓低匯率的作法正在變得越來越昂貴。
他說﹕“據估計﹐中國現在在外匯儲備的利息成本上每年要損失大約1千1百億美元。政府從市場獲得融資的成本大約是3.5%﹐而其外匯存底的回報率目前遠遠低於這個水平。”
此外﹐加農認為﹐增加匯率浮動的靈活性強有利於中國政府控制通貨膨脹。
加農在其書中列舉了過去20年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干涉匯率的11個案例﹐並得出結論說﹐浮動匯率對於就業﹑產出和通貨膨脹的負面影響常常被人為地誇大。
最近﹐中國官方媒體不時發出信號﹐顯示中國決策者正在考慮是否應該為人民幣匯率鬆綁。新華社主辦的<<中國證券報>>和官方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均發表署名文章﹐呼籲人民幣加速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