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舉辦“黑人的命也是命”講座,中國官媒指這項活動輸出“不懷好意”。廣州當地居民則對所涉及敏感的種族問題另有看法。
7月18日(星期六)下午,題為“黑人命也是命,不僅是熱詞口號”的講座如期在美駐穗領館舉行。 60張門票網上很快“售罄”,公眾的踴躍不僅因一票難求,而是活動主題所具有的敏感度和爭議。
從預告說起
7月15日, 美國駐華使館微信公眾號預告了這次講座,說近期“黑人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BLM)熱詞幾乎無處不在,希望通過沙龍講座,“探討BLM運動更深層意義”。
7月17日,美國駐穗領館說,講座“旨在分享和討論美國自身的熱點話題”,主講嘉賓是兩位旅居廣州、非政府的美國教育人士,“他們的多元觀點和親身經歷不代表政府立場”。
美領館還說,將盡力保障與會者健康,會場的空氣過濾系統可防止細菌和病毒傳播。 60人限額佔會場全部座席25%,滿足防疫社交距離。
美領館精心安排的一場文化交流活動即將展開。
官媒發難
預告發出次日,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發文“搞事情!美國領館跑到廣州輸出'政治運動'”,稱全美反種族主義運動風波未靜,一群美國外交官卻想到廣州搞活動,擺出“兩副面孔”,沙龍的最佳場所“應該是白宮橢圓形辦公室”。
同日,“觀察者網”刊登署名文章,稱活動組織者“顯然不懷好意”,“企圖藉機挑撥中非友好關係不可能得逞”。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網友密切關注美國駐穗領館的BLM講座,認為廣州是大陸非洲裔人口最多的城市,舉辦此次活動無可厚非。
“哪壺不開提哪壺?”
法廣7月19日報導,美駐穗總領館辦“黑人的命也是命”講座,顯然有點“哪壺不開提哪壺”。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對美國之音表示:“美國廣州總領事館的這個活動當然很有意思,但至少目前這種情況下,疫情下,各個國家都需要避免引起這種異議情緒上升,這是一個我們需要面對的共同警惕的任務。”
朱鋒認為,前段疫情期間,在華的一些非洲裔人對中國的強制性隔離措施不很在乎,引發爭議,但不存在對他們的歧視和排斥。另一方面,美國存在的針對非洲裔美國人的種族主義主要源於白人中心主義或者白人至上主義。朱鋒說,美國的BLM 運動和中國的黑人情況,完全沒有可比性。
有感而發談歧視
中國官媒指責美駐穗領館輸出“政治運動”,美國之音就BLM運動採訪廣州民眾時,受訪者有感而發,抱怨起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種族歧視”,他們認為,和那些居住在廣州包括來自非洲的外國人相比,當局的一些政策反到使本地居民感到受歧視。
廣州居民馬芳美對美國之音說:“中國政府給黑人的待遇比給居住在中國的永久居民高。我反對政府(對在華非洲人)作出高於本地居民的待遇。這麼說吧,中國政府所做出來的待遇,都是針對黑人、針對外國人的,廣州本地人、本國人則受到歧視,外國人猶如貴賓一樣對待。”
廣州居民尚濤說:“當局對非洲人比對中國人還好。應該公平啊!對非洲人好,也要對中國人好啊!現在這種形勢下,對中國人有什麼好?中國人還不如非洲人呢?我們的待遇非常糟糕,好像跟回到清朝沒有什麼兩樣?”
他還說,“非洲人在廣州混得很好,住的房子比我們好,拿了高新,請了翻譯,一個個都是大老闆”,語氣中帶著羨慕、不平、無奈。
廣州居民張曉勇主張對問題細分:“我讀大學的時候,知道有非洲人到廣州讀書,他們等於是非洲那裡的權貴,有些(中國)女的便主動去泡那些非洲人,因為她們都知道那些能來中國一些好大學的都是非洲的權貴。中國政府優待非洲權貴就沒有辦法說了,而底層討生活的那種亞非拉人,一般來說,應該是沒有什麼優待的。”
網上有評論說,即便非洲黑人在中國真的享受了“超國民待遇”,這是黑人國家打敗中國,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造成的嗎?當然不是!還不是中國自己贈送的?換句話說,這是中國自己造成的,怪不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