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1月7日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舉行的記者會中說,“巴拿馬運河對美國至關重要”。他又說,把巴拿馬運河交給巴拿馬是前總統卡特任內的一大錯誤。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一(1月6日)表示,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直透過各自的代表在進行對話,而且他相信兩人應該能夠很好相處。北京外交部一位發言人在回應時沒有證實特朗普與習近平的對話,但是稱中方“重視”特朗普的相關說法。
美國網絡安全監督機構網路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星期一(1月6日)說,“沒有跡象”顯示最近報導的美國財政部遭駭客入侵事件影響了任何其他聯邦機構。
美國前國務卿麥克‧蓬佩奧(Mike Pompeo)星期一(1月6日)應邀在台北發表演說時重申,中共是西方最大的威脅。他認為,美國候任總統特 朗普(Donald Trump)本月重返執政後,將延續美國以中共為“敵對勢力”的國家安全戰略。
第119屆美國國會星期五(1月3日)正式展開議期並宣誓就職,開啟了共和黨掌控參眾兩院多數地位的新政治格局。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麥克·約翰遜(Mike Johnson)順利贏得議長職位。眾議院的首輪法案表決也通過了多項議案,包括授權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繼續運作,以及加速推動解決美國與台灣之間雙重課稅問題。
美國星期五(1月3日)宣佈對永信至誠科技集團(Integrity Technology Group)實施新的網絡安全制裁。美國財政部網站的聲明說,這家中國公司捲入了多次針對美國受害者的電腦入侵事件。
中國商務部週四(1月2日)發佈公告稱,該部計劃調整其《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將對製造電動車至關重要的“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以及一些中國主導的關鍵礦物提煉技術納入管制範圍。
中國政府週四(1月2日)宣布,將對28家美國企業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禁止向這些企業出口軍民兩用物項。這是北京當局在與美國政府進行的貿易戰和科技戰中採取的一項最新舉措。
美國商務部週四(1月2日)表示,該部正在考慮制定對中國產無人機實施限制的新規則,並基於國家安全考量的理由,嚴格限制或干脆禁止中國產無人機進入美國。
世界進入2025年,也步入了聯合國大會去年6月宣佈的“世界量子科技年”。自從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在124年前提出“量子”概念以來,量子科技一度只是科幻小說中的酷炫概念,但在2024年中,量子技術的現實應用取得了一系列超乎預期的發展。
在美國對中國技術制裁的壓力下,中國近期展開了一系列反擊,包括切斷稀土供應、懲罰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公司等。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幾度警告要對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加徵關稅,而且分析人士也認為,正式入主白宮後,特朗普會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的技術限制。 2025年的美中貿易與科技戰場,北京還可能打出哪些底牌?
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國務卿人選、佛羅里達州共和黨人參議員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長期批評中國政府。儘管在2020年受到中國政府的制裁,魯比奧說,如果提名得到確認,他有信心"找到解決方案"與中國接觸。美國之音美國國務院記者站主任張蓉湘報道了魯比奧過去在與中國有關的關鍵問題上的立法行動和公開立場。
更多
2023年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10週年。中國已投入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建設基礎設施項目。 自倡議首次提出以來,習近平進一步擴大“一帶一路”項目的範圍,以覆蓋醫療、教育和技術等領域。
No media source currently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