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眾議院一致通過兩項涉及中國的法案,將限制國土安全部購買中國公司製造的電池以及將在國土安全部設立工作小組,負責監控和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法案接下來將等待參議院進行審議。
美國國會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前主席麥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表示,美國應該嚴肅看待任何中國表示願意戰爭的說法。他強調,美國必須調整在印太地區的資源和政策,現在還有機會改變該地區的力量平衡。
美國國會眾議院一個專門審視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議題的特設委員會警告說,中共網絡威脅是北京試圖摧毀美國生活方式的更大戰略的一部分。委員會領袖表示,“中國對我們關鍵基礎設施的滲透就像一把上膛的槍,直接瞄準美國人民”。與此同時,前國安官員呼籲,要降低中國黑客破壞關鍵基礎設施的風險,美國必須停止使用包括TP-Link等中國製造的網絡路由器。
美國國會眾議院一個專門討論美中戰略競爭議題的委員會的民主黨領袖敦促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與中國進行談判時不應為了達成協議而犧牲美國的盟友或夥伴。這位議員進一步指出,在美中貿易談判上,華盛頓不應讓北京將台灣放上談判桌。該特設委員會的共和黨領袖則呼籲,特朗普政府在與中國領導人交涉時要有“符合現實的期望”。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對支持者表示,他要將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收回。特朗普也強調,他要透過加徵關稅,結束美國長期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不公平對待。
一位美國國會眾議院專注討論中國議題的委員會領袖表示,華盛頓接下來將採取更加積極主動的角色,推動美中關係朝著“真實而互惠”的方向前進,尤其在貿易方面,美國將著手應對中國不公平貿易政策的問題。這位共和黨人也指出,中國最近多宗在美國進行的網絡攻擊行動顯示北京正試圖努力監視美國政府及民眾。
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星期二在一場活動中表示,“我們必須認識到,與蘇聯時期類似,中共領導人所說的話往往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我們必須對此保持清醒認識”。他又表示,“以實力求和平”是遏制戰爭的最佳方式,做法包括為台灣提供其所需的軍事技術和武器,不能讓習近平認為美國和台灣是軟弱的。
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提名的國防部長人選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對兩黨議員表示,中國是美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最全面、最嚴峻的挑戰。他承諾如果得到參議院確認,他將「以緊迫感的態度加強我們在印太地區的力量態勢,以遏制中共咄咄逼人的行為」。
美國國會參議院共和黨人正積極推動新政府人事確認程序,希望為即將上台的當選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執政做好準備。參議院國防委員會和外交關係委員會預計下週將針對特朗普提名的國防部長和國務卿人選召開人事確認聽證會。
第119屆美國國會星期五(1月3日)正式展開議期並宣誓就職,開啟了共和黨掌控參眾兩院多數地位的新政治格局。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麥克·約翰遜(Mike Johnson)順利贏得議長職位。眾議院的首輪法案表決也通過了多項議案,包括授權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繼續運作,以及加速推動解決美國與台灣之間雙重課稅問題。
美國國會眾議院一個專責討論中國議題的特設委員會領袖表示,該委員會獲得了議長的支持,明年將持續在協調、推動中國相關立法政策方面扮演積極角色。委員會兩黨議員紛紛強調希望在應對北京所構成的各種挑戰的上延續跨黨派的合作精神。
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新一年大型國防開支授權法案。法案在完成兩院表決後接下來將送交白宮,等待總統簽署成法。
美國國會眾議院本週趕在年底期限到來前通過一項大型國防開支授權法案,法案接下來將送交參議院等候表決。兩黨議員紛紛表示,法案將強化美國的軍事能力,應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威脅。值得關注的是,這項經過兩院協商後的法案最終弱化了原先版本裡針對中國投資、限制生物技術合作的內容,但法案包括了一項條款,將禁止在美國的軍營超市販賣來自中國的大蒜。
美國安全機構星期二(12月10號)為全體眾議員舉行了一次機密簡報會,說明中國涉嫌透過“鹽颱風”(Salt Typhoon)深入美國電訊公司並竊取美國通話資料等攻擊行為。兩黨議員紛紛表示,一系列與中國有關的網絡黑客攻擊行動令人擔憂,國會也將採取立法措施。
長年研究天安門歷史的加拿大華裔學者何曉清說,” 1989年我們被迫沉默”。何曉清在12月5日出席美國國會一場關於中共修改歷史的聽證會後對美國之音記者說,她會繼續記錄“普通人的聲音、不平凡的故事”,不讓這段歷史被湮滅。
美國國會兩黨議員對聯邦法院駁回中國短片分享平台TikTok訴訟案的結果表示支持,並稱判決是“美國人民和TikTok用戶的勝利,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損失”。
被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提名為下任國務卿的共和黨國會參議員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曾因新疆和香港問題兩度遭北京制裁,各界都關注“帶著制裁”的魯比奧上任後是否能訪問中國。魯比奧12月3日在國會山莊對美國之音記者 表示,他目前專注於確認程序,但他相信“會找到某種解決方案”。
美國國務院第二號官員表示,中國一直以來從來沒有真正考慮過要深化和美國的關係,而是想取代美國在世界的地位。這位資深外交官也認為,華盛頓和北京不會注定走向戰爭,但將注定是戰略競爭關係。
美國智庫專家向國會兩黨議員表示,提供台灣反艦彈藥將對於協助其增強自我防衛能力至關重要。不過,專家也示警,美國目前國防工業基礎面臨供應鏈短缺和生產進度落後等問題,將嚴重影響美國應對台灣海峽爆發潛在衝突的能力。
白宮週一(11月18日)表示,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宣布向世界銀行基金捐出“歷史性的”40億美元,以幫助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目前處於“跛腳鴨”狀態的拜登政府即將在明年1月卸任,美國政壇之後將迎來帶著新的削減成本議程重返白宮的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