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周香港爆發大規模反送中條例市民抗議以來,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至今未對此公開表態。美國前駐華大使溫斯頓·洛德(Winston Lord)表示,香港抗議使習近平面臨兩難困境。洛德對美國之音說,香港的大規模示威遊行是“近年來專制政府活躍時期爭取民主最有希望的發展之一”;香港的示威遊行也“是習近平的主要頭疼問題”。
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指出,如果香港立法會通過《逃犯條例》修訂,將導致許多跟香港已經簽署引渡條約的國家不得不採取法律行動,以阻止香港將引渡到那裡的嫌疑人再引渡到中國去。
紐約的香港人星期天舉行集會遊行,抗議香港特區政府有可能通過一項允許北京將其不喜歡的嫌疑人從香港引渡到大陸去的法律。大約1000多人星期天聚集在紐約最熱鬧景點之一的時報廣場,舉著標語、拉著橫幅舉行抗議集會。集會者主要是居住在大紐約地區的香港人,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
大約1000多紐約的香港人在星期日(6月9日)舉行集會遊行,抗議香港特區政府有可能通過一項允許北京將其不喜歡的人從香港引渡到大陸去的法律。他們主要是居住在大紐約地區的香港人,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集會組織者、紐約人支援香港組織創辦人楊錦霞說,全球9個國家、30個城市在同一天舉行這個名為“全球集氣反送中”抗議活動。
中國政府稱,美方對中國部分專業赴美學生進行簽證限制,並且美國執法機構近期以出入境盤查、上門約談等多種方式騷擾赴美中國公民。中國外交部及其駐美國使領館提醒赴美中國公民和在美中資機構提高安全意識,注意加強防範。
1989 年天安門六四屠殺30 年了,中共從最初稱此為暴亂後改口為政治風波,從開始心生恐懼到辯稱沒有鎮壓就沒有繁榮與發展。如今中共不但再次稱此為正確措施,而且試圖將包括天安門在內的所有不利於中共執政的歷史事件全部從中國的檔案館、資料庫、教科書、文獻中抹去。
紐約紀念六四民主運動30週年集會星期天在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對面的河邊公園舉行。集會由中國民主黨主辦,新老民運人士100多人與會。與會者首先為1989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鎮壓中喪生的受難者默哀。
被譽為國際出版界領袖、世界人權運動推動者的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創辦人、美國藍燈書屋前總裁羅伯特•伯恩斯坦(Robert Bernstein)5月27日在紐約辭世,享年96歲。
紐約華人聚居的法拉盛街頭正舉辦一場 “六四”圖片展。主辦者是當地華人教會的幾位教友,民運人士也前來助陣。但主辦者說,展覽開始3天來至少發生了2宗衝突、一次威脅。
“ 六四” 30 年來第一本記錄” 六四抗暴者” 群體的新書《六四抗暴者法庭檔案》出版。該書的編者是旅居澳洲的民運人士孫立勇,由美國勞改基金會贊助,明鏡出版社出版。
一項以六四30週年為主題的紀念會星期二傍晚在紐約聖約翰大教堂舉行。 1989年天安門運動的親歷者和美國筆會的詩人、作家、藝術家同台表演,以詩和歌紀念30年前的那場民主運動和遭中共屠殺的受害者。
一本記述“中國抗愛滋第一人”高耀潔晚年生活的新書周日(5月5日)在紐約法拉盛圖書館舉行發布會。《煙雨任平生:高耀潔晚年口述》一書的作者林世鈺表示,現年91歲的高耀潔體弱多病,無法繼續寫作,於是決定用口述歷史的形式記錄她包括在紐約的晚年生活。
一項紀念六四30週年的藝術展昨天在紐約一家大教堂開展,正式拉開了今年全美巡展的序幕。星期一下午,人權和民運組織的工作人員,將30多件以六四為主題的大型藝術品運抵位於紐約曼哈頓西北部的聖約翰大教堂,開始了全美巡展紐約首展。
美國總統特朗普週末發帖威脅將從本週五開始對中國2000億商品提高關稅至25%,美國道瓊斯指數開盤後大跌近500點,但隨後跌幅逐漸收窄,市場反應比較理性並未出現恐慌性拋售。
北京再次召開“一帶一路”峰會論壇之際,美國有法學學者和專家指出,中國在進行全球大規模經濟擴張時存在著嚴重的勞工權利問題。他們呼籲中國當局在論壇期間宣佈解決這些違反人權問題的計劃。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說,能夠推動中國改革的最大動力是崛起的中國民營企業家,而不是特朗普的貿易戰,雖然貿易戰“有利於加速改革進程”。但他不知道不肯放鬆權力的中共,是否會讓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實現擁有公平競爭環境的要求。
美國重要外交智囊機構 - 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發佈特別報告,肯定特朗普總統對華政策。報告認為他的整體外交政策比反對者所批評的要好。報告認為特朗普的對華政策扭轉了過去20年、3屆美國政府——從克林頓、喬治布殊到奧巴馬政府對北京戰略意圖的誤讀。
4月15日是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去世30週年。在紐約的一個民運組織星期日召開紀念胡耀邦和89民運30週年研討會。專程從馬里蘭州前來與會的嚴家其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這樣表示:“30年是一代人的時間。1989年的民主運動是胡耀邦去世引發的,大家悼念他,但最後卻以大屠殺收場。”
一項顯示中國經濟擴展的數據令全球股市反彈,美國股市也不例外。有報導認為,這是中國刺激經濟措施見效的結果,也有學者擔心這樣的刺激措施也會給經濟帶來更大風險。
紐約大學法學院資深教授孔杰榮(Jerome Cohen)呼籲美國政府改變台灣駐美機構以“台北”冠名的做法。孔杰榮星期三(3月27日)說:“今天走進這座大樓提醒我這裡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但它應該被稱為'台灣經濟文化辦事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