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監理機構週三(1月24日)表示,中國將加強吸引外資企業的力度,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的立場不會改變。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週三在香港舉行的第十七屆亞洲金融論壇上說,「未來中國內地金融業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改變,對外資合法權益的保障不會改變,為外資提供更好營商環境的方向不會改變。」
他稱,「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
李雲澤在會上還表示,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將繼續加強與香港方面的雙邊監理合作,不斷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他稱將「研究降低港澳金融機構參股內地保險公司的准入門檻。」
2023年中國經濟成長5.2%,略高於官方目標,不過受到地方政府債務增加和房地產危機加深的拖累,復甦遠比許多分析師預期的更不穩定。
隨著中國的全球投資人紛紛撤離這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香港和上海股市大幅下跌。
李雲澤表示,展望今年,經濟發展固然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但他稱:「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底子厚、經濟成長活力足,尤其是宏觀政策空間大,整體來看依然是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
他說:「中國內地金融業整體運作穩健、風險可控。」
儘管李雲澤信心喊話,但對於大多數在華經營的西方企業來說,2023年是異常艱難的一年。中國營商環境加速惡化,企業在華經營所面臨的各類風險大幅上升,CEO們正陷入一個兩難的窘境。
去年11月,美國資產管理巨頭先鋒領航集團(Vanguard Group)和以民調為基礎的績效諮詢公司蓋洛普(Gallup)紛紛決定撤離中國。在此之前,聚焦科技諮詢的弗雷斯特市場諮詢(Forrester)、美國格理集團(Gerson Lehrman Group)已大幅裁員。而對中國依賴程度較高的製造業領域,如蘋果(Apple, Inc.)也正在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印度和越南等地。
截至去年9月底,外國企業已經連續六季從中國撤走利潤,總金額超過1,600億美元。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去年11月公佈的數據,第三季外商直接投資負債為負118億美元,是自1998年有紀錄以來首次出現季度負值。
儘管中國國務院去年8月曾推出24項措施,鼓勵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再投資,但金融學者認為,意見文件由國務院直接出台並不尋常,且有關措施缺乏新意,相信會陸續有更多外資撤出中國。
(此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