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本周先後訪問德國、法國和挪威,週三(2023年5月10日)在柏林參觀波茨坦會議舊址並發表講話,指摘美國支持並縱容台獨,破壞戰後國際秩序。後與法國外交部長會面時,秦剛則主張中歐關係不應受制於“第三方”。
週三秦剛在參觀波茨坦會議舊址後表示,1945年召開的波茨坦會議,會後發表的《波茨坦公告》重申了《開羅宣言》的規定,包括日本所竊取的包括台灣在內的中國領土應歸還中國。
秦剛直接點名美國,他說:“美國口口聲聲要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卻把自己當年起草的《波茨坦公告》拋在腦後,支持、縱容'台獨'分裂活動,破壞戰後國際秩序,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人民決不答應。”秦剛強調,搞“台獨”分裂注定是絕路一條,並說中國國家統一必須要實現。
前一天他與德國外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會面時也指暗批美國,秦剛指出有的國家正在發動“新冷戰”,破壞國際規則,煽動意識形態對立,“脫鉤斷鍊”,濫用本國貨幣的壟斷地位對別國實施長臂管轄、單邊制裁等。他說一旦這場“新冷戰”開打,損害的不僅是中國的利益,也會犧牲歐洲的利益。
週三秦剛於巴黎會晤法國外交部長凱瑟琳·科隆納(Catherine Colonna)時則提及,法方不搞陣營對抗,認為各國應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他說,中國始終視歐洲為全面戰略夥伴,一貫旗幟鮮明支持歐洲加強戰略自主。他主張中歐關係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第三方”。中法、中歐應在擴大雙向開放中實現共贏合作。
中國官媒環球日報週四(5月11日),一篇名為“規模降至十年新低!中國對歐洲直接投資出現重要變化”的報導指出,據美國盈利性智庫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的最新報告,2022年中國對歐直接投資降至79億歐元,較前一年下降22%,為2013年以來新低,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歐盟在美國壓力下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規,限制了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的投資。文章引述中國產業研究專家、耶魯大學訪問學者卞永祖稱,歐洲打壓外國投資將給自身帶來很大不利影響。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周三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提到,拜登政府與美國參與全球事務的前提是與核心夥伴和聯盟重新接觸、注入活力和恢復活力,而核心夥伴關係之一就是歐盟。他認為面對中國帶來的挑戰,無論是在貿易或技術上,美國與歐洲所出台的表述和採取的方法趨於一致。他認為美國和歐洲的共識是與中國的關係具有明顯的競爭性,甚至有些方面是敵對的,但也會共同確保與中國的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