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公佈政綱 學者批急就章消滅民主議題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香港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公佈政綱 學者批急就章消滅民主議題

香港新一屆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李家超星期五公佈政綱,內容涵蓋4大範疇,包括強化政府管治能力、加快興建房屋、提升香港競爭力、關懷社會和年青人,並強調香港融入大灣區發展的角色,但是隻字不提民主進程。有學者批評李家超在選前9日才公佈政綱,不尊重特首選舉,予人急就章的感覺,而政綱完全沒有提及民主進程,可以預見李家超上任後,未來5年的任期內有意消滅民主議題。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香港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公佈政綱 香港特首選舉候選人李家超公佈政綱

距離5月8日舉行的第6屆香港特首選舉,只有倒數9日,今屆選舉唯一候選人李家超星期五(4月29日)公佈政綱,是首次有特首選舉候選人,在距離投票日不足10日才公佈競選政綱。

李家超競選政綱多著墨融入大灣區

李家超的競選政綱主題是”同為香港開新篇”,內容涵蓋4大範疇,包括強化政府管治能力,實施”以結果為目標”的行事方式;加快興建房屋,精簡土地供應程序;提升香港競爭力,發展為國際創科中心及文化之都;關懷社會及年青人,首次提出”解決跨代貧窮試驗計劃”,扶持1千名劏房戶學生裝備自己,推動非政府機構及企業,扶助貧窮學生的生活、學習及個人發展等。

李家超的政綱並強調香港融入大灣區發展的角色,包括開發連接深圳的新界北部都會區,成為新發展的引擎,以帶動經濟轉型,並且利用北部都會區和大灣區特別是深圳產生協同效應。

香港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李家超4月29日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政綱簡介會,約300名港九新界的地區及基層代表出席。(美國之音/湯惠芸)

李家超的政綱提及全面發展創科,在不同領域創造新經濟,將香港塑造為文化之都,既是國際又是大灣區的文化之都,令香港成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李家超說:"這個文化之都既是國際的文化之都,亦都是大灣區的文化之都,香港已經定位要發展成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我們香港很多優勢,我們的兩文三語,同世界充份接軌,將香港很多藝術、其他的活動帶來香港,作為一個文化之都,我的目標是將香港變成大灣區裡面,如果你有任何展覽,首選香港成為一個展覽地方,如果(中國)國內剛剛(講)大灣區,有任何文化藝術的表演,香港是一個首選的地方。"

沒回應特赦示威者 強調建立守法意識

李家超公佈政綱後回應傳媒提問時,被問到如何評論港人移民情況。李家超表示,香港過去經常面對有人員流動,他認為市民離開香港的其中一個原因,涉及新冠病毒的防疫措施,他相信疫情始終會過去,只是時間問題,疫情過後就會讓外界明白香港的吸引力及競爭力。他強調香港有獨特優勢,既面向國際也有中國大陸作為腹地,他認為世上任何城市都不能取代香港的地位。

有記者問及關注年青人的發展,會否特赦反修例示威被捕者﹖會否作出獨立調查﹖李家超回應表示,香港是一個法治的地方,任何人都要守法,並且要在香港建立守法的意識,否則香港會變成弱肉強食之地。

李家超說:"因為任何人如果不守法,即是不守規矩,香港就會變了是一個弱肉強食,老百姓可能是受到一些惡霸的欺凌,所以守法及守規矩是必須我們要建立,縱然我們可能是很同情某些人士,但是如果整個社會不建立一個守法意識,最終受害的是所有的人。"

學者批李家超政綱急就章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李家超在選前9日才公佈競選政綱,是不尊重特首選舉,予人急就章的感覺,好像是北京決定了唯一候選人是李家超之後,才東拼西湊競選政綱的內容,集合前特首董建華、梁振英,現任特首林鄭月娥的競選政綱及施政報告內容,他認為這一份政綱只是向市民”交功課”,李家超上任後的施政很可能會受制於北京駐港機構的影響。

陳家洛說:"愈來愈多的市民都會覺得,包括我在內,其實具體的政策措施、方向,是愈來愈受到(北京)中央政策的牽引,亦都可能是透過中聯辦,或者其他(北京)在香港的駐港中央機構,有更大的影響力及角色,所以坦白講大家看完份政綱是否已經覺得很明白李家超想怎樣做﹖我覺得大部份的市民即使很認真看完一次之後,都會覺得你講了很”大路”(普通)的東西,你講了一些很空泛的口號,那些口號大到、空泛到很難跟你討論下去的,而再問下去的時候,你又是回到你那個”三道板斧”、所謂理念,其實整件事是一個引擎的空轉,做不到一個真正的政策、或者起碼在理念上面的一個處理。"

隻字不提民主進程 政制發展由北京掌握

至於李家超的政綱隻字不提民主進程,陳家洛認為,可以預見李家超上任後,未來5年的任期內有意消滅民主議題,加上去年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大幅修改香港選舉制度,香港政制發展的主導權已經掌握在北京手上。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批評,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李家超在選前9日才公佈競選政綱,是不尊重特首選舉,予人急就章的感覺。 (美國之音/湯惠芸)

陳家洛說:"北京決定去年改我們(香港)的選舉方法,這樣改了,甚至現在有部份官員,譬如(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簡直說到香港有自己”香港特色的民主”了,已經很全面了,即是已經很好了、”自彈自唱”的了,即是他們已經昧於客觀的制度標準,然後就硬說自己是一種已經是民主的制度,這樣還有甚麼可以講呢﹖所以這個可能就是李家超政府的”最成功”之處,就是消滅了民主議題,即是民主運動、公民社會,再加上民主的政制發展,這些議題一次過就在他的任內,應該都是不會有機會提出來。"

憂慮香港只會走向大陸化

陳家洛表示,李家超避談香港民主政制發展只是”斬腳趾避沙蟲”,國際社會對香港經歷2019年社會運動後,未來整體的發展可能失去信心,憂慮香港只會走向大陸化,失去原來國際社會的特色。

陳家洛說:"政府似乎是透過這些(反修例)風波去整治香港社會,去箝制公民社會,去鎮壓一些不同的聲音,這些就是我們擔心的、引號引著的做法、處事方式是”大陸化”那種情況,將香港變成另外一個大灣區裡面的其中一個城市,這個缺乏香港特色的視野,隻字不提民主化、或者政制發展,我相信亦都是一個很清楚的表示,即是接下來這5年在李家超的治下,香港是朝向一個擁抱大灣區”9+2”(9市加2特區),唯北京馬首是瞻,而香港這邊就是我給你甚麼就要接受吧,愛國者陣營其他香港市民的聲音,他都會用很多方法去忽視。"

評論員指融入大灣區政策了無新意

時事評論員黃偉國分析,李家超的競選政綱提及香港融入大灣區的發展,內容了無新意,與現任特首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提及的內容差不多,他形容都是一些虛浮的政策口號,當中與香港年青人較為有關的,是積極支援年青人在大灣區的學業及就業,包括初創及中小企在大灣區發展,他認為香港逐漸失去國際城市的特色,變成中國另一個普通的城市,將來大灣區其他城市可能視香港為競爭對手。

時事評論員黃偉國表示,香港逐漸失去國際城市的特色,變成中國另一個普通的城市,將來大灣區其他城市可能視香港為競爭對手。 (美國之音/湯惠芸)

黃偉國說:"其實大家還記不記得,有一次林鄭月娥去完廣州,跟著下去深圳的時候,深圳領導人是不見林鄭月娥這件事,我常常覺得你香港怎樣”唱好”大灣區都好,但是其實有一個相當殘酷的現實就是說,究竟大灣區裡面不同的(城)市怎樣看香港﹖如果根本其實在明顯或者暗角、或者暗地裡面,根本其實是對香港是一個杯葛式的,或者甚至是很仇視香港,覺得以前就說香港是一個國際開放的都會,吸引資金透過香港來到大灣區,就覺得香港是一個”好兄弟”而已,但是現在香港跟(中國)內地城市,或者跟中國國內城市完全一樣,就是說香港沒有了自己自身價值,會不會香港成為另一個”搶飯吃”的一個成員,繼而對於香港其實是產生一種心裡面很看不起、或者甚至是一種仇視。"

民主黨批李家超政綱沒提聆聽民意

民主黨星期五發新聞稿回應李家金超公佈競選政綱,主席羅健熙表示,新任行政長官的首要工作之一是建立政府與民間的互信,要展現政府願意聆聽市民的各種關注。現屆政府推行政策時公眾諮詢工作欠佳,令市民越感疏離,李家超的政綱未有提及如何解決。

羅健熙又表示,青年工作及創科發展,不只是有不同政策推動,背後更重要是政府的態度和思維,有多願意接受新想法?有多少空間給年輕人自由發揮?

羅健熙認為,李家超政綱內容很多都是上屆政府已提出,一些所謂新政策都是”得個名比較新”,例如解決跨代貧窮計畫、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其實與現行政策沒大分別,至於創科中心、法律仲裁中心等等,更是多屆政府都一直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