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脫鉤聲浪下現投資逆流

  • 蕭洵

2019年10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左),中國副總理劉鶴(中),美國財政部長努欽(右)在美國貿易代表處前面合影。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中脫鉤聲浪下現投資逆流

貿易戰和新冠病毒疫情或許加快了華盛頓和北京的脫鉤,其他西方國家也普遍因“道不同”而對中國戒心日重。但西方投資並沒有因脫鉤大合唱的聲浪止步或流出中國,卻呈現增長趨勢;跨國企業在華商業資產驟增,在華業務也快速轉向高附加值活動。但這樣通常被迫發生的演變可能加快中國實現其產業政策目標,也應促使西方以更有效的方式迫使中國改變其行為。

星期一,美國多個商業遊說機構聯名致信美國財長努欽、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中國副總理劉鶴,對美中第一階段經濟貿易協議表達強烈支持,並呼籲北京加快購買美國製造業,產品和能源等產品。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由美國商會牽頭的40多個美國商業組織在這封信中呼籲中國加倍努力執行協議中的所有內容。美國商界擔心,中國在履行協議中包括的購買美國產品方面步履落後,可能令已經惡化的美中關係雪上加霜,進一步損害兩國間商務關係。

持續近兩年的美中關稅戰隨著兩國1月15日簽署的階段性貿易協議而休兵。這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中國同意在兩年內購買價值2千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和服務。

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當局在處理疫情、通過立法控製香港、壓制新疆維吾爾人及其在南中國海的軍事動作等發出連串挑戰,兩國關係日趨緊張。商界擔心關係緊張或會導致第一階段協議破產。

這個部分協議的重心是中國在兩年時間裡採購美國商品的計劃,但沒有全面涉及中國產業政策、補貼和國企改革等更為棘手的結構性問題。

據華爾街日報,美國商會常務副會長博邁倫將第一階段協議視為地板而非天花板,是認為它是未來解決中國貿易結構性問題的基礎,沒有這塊地板,天花板也無從談起。

美國商界對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在貿易方面長期存在的不公平行為採取行動普遍持歡迎態度。美國公司長期抱怨中方知識產權保護不力、強迫轉讓技術,以及市場准入設限等問題。但商界並不贊同特朗普通過關稅手段製裁中國。

這些問題同樣也長期困擾著歐洲公司。近日,布魯塞爾方面披露,歐中談了六年時間的雙邊投資協定已經進入“關鍵階段”。歐州委員會負責經濟政策的執行副主席多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對金融時報說:“歐盟決心解決市場准入方面的巨大不對稱。”

該歐洲官員說,歐盟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國有企業、補貼和強迫技術轉讓等,並表示希望能夠確保得到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相同的保護條款。

據金融時報報導,歐州委員會近幾個月公開轉向更強硬的雙規途徑繼續與中國進行投資協定談判。歐盟方面警告,除非中國同意在貿易上做到公平競爭,歐盟將有新辦法限制中國對歐洲進行投資。

美國和歐洲都對中國投資抱持戒心。出於擔心中國公司通過投資併購獲取技術,美國政府加大對中國投資的審查力度。這也是導致中國外向投資在2017年後驟降的原因之一。

但是,當外界關注中國外向投資時,似乎忽視了進入中國的外國投資狀況。紐約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近日發布的一份對外國在華投資的分析報告,展現出的趨勢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榮鼎集團合夥人韓其洛(Thilo Hanemann) 和集團創建合夥人榮大聶(Daniel Rosen)在共同撰寫的報告中寫道,“在過去18個月間,我們看到在此前10年裡未曾有過的創紀錄的外國在華併購案。”

外資是在美中緊張局面加劇這段時間進入中國,而新冠病毒疫情也抑制了全球範圍的投資活動。而投資數據顯示,今年頭5個月外資在中國的併購總額90億美元,從數量到價值都超過了同期中國對外投資。

2017年以來,中國對外投資驟降。2016年,中國平均每月外向投資超過200億美元。2018年平均每月對外投資120億。到2020年,這個數字驟降到13億美元。

過去10年,外國對華年平均投資200億到250億,對於一個總量13萬億美元的經濟體是微不足道的。外國對華投資從2018年中期開始增長,2019年達到350億美元的10年最高水平。

榮鼎報告將推動今年外資在華併購案增長的原因歸結為龐大市場的吸引和外資政策的放鬆。儘管美中關係緊張加劇,外國企業則在對不斷壯大的中國中產階層的巨大消費潛力下注。美國飲料商百事可樂今年1季度以7億美元收購中國企業百果味,就是這方面的典型案例。

中國放鬆對外資的部分限制後,一些跨國企業加大投資,使其能夠更大程度地掌控在華投資: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投入11億美元獲得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合資公司的控股權;摩根大通銀行則以10億美元,使其在華的合資共同基金成為全資經營的業務。

榮鼎報告指出,另一個推動外國對華投資的因素,反映出中國公司在某些產業門類已居於領先地位,而那部分是經由初創和政府的扶持實現的。該報告認為,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以12億美元收購中國汽車電池製造商國軒高科26%股份,前所未見地反映出外國公司更有興趣收購中國的技術和工業資產,而非自己從頭去做。

榮鼎報告認為,這組數據表明經合組織的工業化發達國家的決策者需要重視如何在有效解決國家安全問題和維持對外資的開放之間保持平衡。報告作者認為,強有力的投資過濾機制,不僅可以減輕國家安全風險,還可以在危機時期為堅持經濟自由主義原則提供信心。

榮鼎報告顯示,如果中國仍然是全球需求增長的重要來源,外國公司就會為抓住那個機會而盡力投資。

但跨國企業在巨大的市場吸引下投資中國,往往需要付出代價。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在剛剛發布的一份報告,經過對商務部經濟分析署匯集的近二十年數據的分析,揭示了美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經營活動已經對美國自身產業競爭力和長期技術領導地位形成威脅。

報告稱,2000年以來在美國跨國企業全球分支中,中國是其運作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這段時期美國商業資產增值了15倍。

報告顯示,這段時期,跨國企業在中國迅速從製造業轉向研發等高附加值的經營活動。但是分析指出這類演變往往是跨國企業在中國政府強迫下的行為結果,跨國企業在這樣的境況下會無意中幫助中國推進實現其產業計劃目標。

報告揭示了在巨大消費市場和中國政府的威脅政策驅動下,許多美國的跨國企業將生產運營轉移到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在華跨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主要目的地是中國市場。

此外,美國跨國企業在中國僱傭的工人超過其在美國以外任何國家的僱傭人數,這些僱員主要是電腦和電子產品組裝線上的工人。2017年,美國跨國企業在中國僱員人數達到170萬,比2000年時25.2萬僱員人數增長了574.6%。

中國目前是美國跨國企業研發支出的第四大目的國,越來越多地與發達經濟體競爭作為美國跨國企業的重要研究中心。美國跨國企業在中國的資本投入集中在建立技術產品生產基地,並在這方面得到中國政府廣泛的政策支持。

美國投資強化了中國在全球技術供應鏈中的地位。該委員會的報告顯示,中國在過去20年裡向增值鏈的上端移動,2017年已經以726億美元成為美國跨國企業的第5大增值來源,其推動產業主要是計算機、電子產品及化學製品生產。

該委員會在這份提交國會的報告中寫道,美國在華商業運作雖然集中在製造業,近年來其在諸如研發等增值更高的活動已經遍及廣泛的產業門類。報告指出,北京在一定程度上講這些活動作為市場准入的代價,長期而言,美國公司將面臨在高科技和其他行業中失去競爭力的風險。

該報告還提請國會關注美國跨國企業在一些產業方面過於依賴中國,將會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也會導致供應鏈多樣化的成本升高。

中國政府對美國創新技術的接觸,聯同美國跨國企業在中國的行為,令關鍵技術外濺風險加大,無意間的美國商業活動會助長中國軍事發展。報告警告,不斷加大的中共影響和強制性技術轉讓會導緻美國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商業創新被用於實現其產業政策野心,並幫助中國軍事發展。

榮鼎集團的創始合夥人榮大聶在近日由亞洲協會舉辦的在線討論中說:“美國對中國看法改變是結構性的,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永久性的改變。同樣也看到不僅美國人有那樣的轉變,在整個歐盟也是隨處可見,甚至連英國也決定對中國打出不同於歐陸的牌。”

倫敦方面近日暗示可能將華為排除在英國5G網絡建設之外。英國今年年初決定允許華為參與35%市場份額的5G網絡建設。近日,英國方面暗示,美國在5G技術上對華為的製裁或將影響華為作為英國5G網絡供應商的能力。

英國在華為問題上的急轉向令中方感到惱怒。據7月6日衛報報導,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虛擬新聞發布會上威脅說,排除華為將損害中國對英國的信任。劉曉明還警告約翰遜首相,說“如果你將中國視作敵手,你將不會有黃金時代。”

劉曉明還敦促英國在外交政策上擺脫美國影響。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所長,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近日在一個視頻討論會上說,中國產業政策的問題是政府對經濟大規模干預。西方的態度反映在5G科技方面,雖然科技應被視為基礎設施,但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在這方面都做出了抵制華為的戰略決定。這方面的決定也開始成為整個歐洲的中心議題。

陸克文認為,從更大範圍看,下一階段的脫鉤將與半導體技術相關。中國的這個技術軟肋是其產業政策的關鍵。西方阻斷其獲取半導體供應,策略很明確。

榮鼎集團的合夥人榮大聶說,對中國的態度改變實際上已經普遍存在於經合組織的發達經濟體。他認為人們開始調適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和一個體量巨大,基本上靠產業政策決定一切的經濟體打交道。

但相較美國更為直接強勢的行動,其他國家,尤其是歐盟,則表現得更謹慎,甚至被批評者視為軟弱。並且在歐盟內部,如何應對中國也難有一致態度。

中國駐英大使的態度,反映出中方意在分化美英。

西方公司仍然受到中國巨大消費市場的吸引。這意味著與中國脫鉤仍將是局部和漸進的。西方或許需要聯手,以協調一致的策略,迫使中國在根本的結構性問題上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