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在10月12日公佈眾議院選舉政見,內容包括歡迎台灣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CPTPP),以及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國際經營與國際關係專家認為抗中挺台是日本以及國際間的政治正確,台灣應加緊凝聚國內共識與修法,以抵抗中國的蓄意阻撓。
抗中挺台為政治正確
日本自民黨在10月12日公佈眾議院選舉政見,在外交政策上明確標示歡迎台灣加入CPTPP,以及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
國際經營管理專家,惠里士日本諮詢公司創辦人立花聰博士(Satoshi Tachibana)對美國之音表示,一般來說外交並非眾議院選舉的重要政見,特別是台灣的國際參與這種問題。不過近來日本民眾對中國的印像不斷地惡化,加上對台灣的好感度又更加提升,就產生了一個“政治正確”的重要現象,使台灣參加國際組織成為日本地方選舉的重要政見。
他說:“所謂的'抗中、反中'和'親台'在日本已經建立和固化了其政治正確的地位,從原意上來說應該是意識形態領先。但從日本的文化和社會角度來看,意識形態未必自始自終代表某種政治性的原則或是政治價值觀,只是成為一種道德標準,意即一種'規範',甚至可稱為'社會公義'。說到新首相岸田文雄,我讀到中國大陸的媒體說他是在'碰瓷',北京方言就是指故意自己去裝別人家的車,來勒索補償。我覺得這可能是最確切的表達了。力挺台灣加入CPTPP,這是政治正確,至高無上。對日本來說,選舉當然要拿出來,揮舞一下這面大旗的。”
英國利物浦大學國際關係博士,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林子立(Tzu-li Lin)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長期以來,中國在國際上強調對台政策的“一中原則”,最重要目的就是避免台灣問題國際化。自從北京被聯合國承認與美中建交之後,主要國家紛紛中斷與台灣的官方往來,僅以民間名義進行商業、文化、學術與體育等交流。但是近年來這些狀況開始明顯改變了。
他說:“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開始奉行擴張的外交政策,諸如香港、新疆、南中國海等議題,都使得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的看法有所改變,認為中國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造成重大的威脅。同時,台灣在防疫上的成就與經濟表現,也讓許多國家理解過去無視於台灣存在於國際社會是一件錯誤的作法,奉行'一中政策'並不會換得中國的善意或是合理的經濟合作,因此各國紛紛改弦易轍,支持並正視台灣參加國際組的必要性。”
台灣積極進行談判或延至主席國更換
林子立指出,日本歡迎台灣以WTO身分,也就是以“台澎金馬關稅領域”加入,由於已有前例,日本在名義上照章辦事並不困難,特別是台灣也在自身的修法,以及與CPTPP成員國的協商上有積極的動作與進展。
他說:“目前台灣已完成郵政法9項法律修訂,後續還有專利法、商標法與著作權法急需在本會期完成三讀修法,但因涉及本土企業的利益,需要政府更進一步的溝通與說服。此外,台灣也已經展開非正式會員國協商,以獲得各國支持同意成立入會工作小組。以英國為例,於今年1月申請, 6 月2日獲得CPTPP 各會員國同意英國的加入程序,並由今年輪值主席國日本成立'加入工作小組'進行談判。由此可知,台灣於9月才申請,必須先通過各國的同意後才能由輪值主席國組織一個談判工作小組和台灣展開談判。”
林子立表示,以英國經貿開放程度、成員國的關係,以及沒有中國因素,都需要5個月的時間才能獲得同意展開談判,預估台灣在明年新加坡成為主席國時才能成立工作小組。
立花聰認為,關於日本在支持台灣參加國際組織的具體措施,以及台灣自身的修法與成員國之間的協商,雙方都只需要照章辦事即可。這也是照章辦事就可以了。至於實際上如何進行,他表示這是屬於適應性問題,要釐清各方利益關係所在,還要看形勢如何變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不太可能在現在這個時點做某種定論性的預測。
福島食品進口禁令恐成台灣加入的障礙
根據日媒《時事通信社》報導,10月14日英國首相約翰遜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通話時承諾,將考慮解除日本食品進口限制。岸田文雄期待能基於科學證據,盡快解除對於日本的食品進口限制,包括在2011年面臨強震及海嘯後,發生爐心熔毀事故的福島縣所生產的食品。
2018年11月,台灣在野黨國民黨提案的“反核食公投”通過,兩年內維持禁止進口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同年12月,時任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曾表示:“因為台灣限制日本福島食品,將無法參加CPTPP。”
該公投案在2020年底已屆滿,失去對台灣行政部門的強制拘束力,但台灣政府目前尚未有行動。
立花聰說:“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自然會產生風險評估的心理和行為,首先就是福島食品的可取代性。如果是具有相當高的可取代性的話,那麼消費者憑什麼購買福島食品呢?'作為'比'不作為'更具風險的道理,理性的消費者都可以理解。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就是提升作為(購買)的利益、或者拉高不作為(不購買)的成本。後者較難做到,那麼就視前者而定。台灣和日本當局如何提升購買福島食品的利益,要看雙方的智慧,而且不僅要看智商,還需要超高的情商。”
林子立說:“台灣想要重返國際社會,就必須拒絕保護主義的思維,不能一方面要他國接受台灣,另一方面卻不想遵守國際規範。其他CPTPP成員國都已開放福島地區食品進口,日本無法對此議題上給予台灣例外處理。英國跟台灣一樣都有農產品開放後的顧慮,因此台灣應該密切注意英國入會談判過程與內容,並援引為台灣入會條件,特別是'投資人對地主國爭端解決機制'(ISDS)牽涉到重大主權讓渡爭議,亦應注意各國處理模式不同,台灣應該以公開透明的模式減緩國人的疑慮。”
他指出,台灣在今年12月18日將進行公投,其中的“反萊豬進口” 項目可視為一次重要的政治動員,倘若台灣的民意願意以自由主義的精神支持美國豬肉符合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標準,那麼進一步開放符合食品安全的福島食品也將獲得民意的支持。
中國阻撓:施壓會員國或故意申請
中國在9月16日表示已正式申請加入CPTPP,台灣也在9月22日宣布申請加入。北京將台灣視為其領土的一部分,多次強烈反對其獨立加入國際組織。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林子立表示,中國一貫立場是堅決反對台灣參加國際組織,必然會對既有會員國施壓,像是新加坡、馬來西亞與秘魯。但是鑑於台灣的經濟發展程度與產業結構已經成熟,加入CPTPP對於其會員國的貿易活動具有加分作用。儘管如此,他認為秘魯還是較有可能接受中國施壓,因為其疫苗進口與礦產出口都依賴中國,7月當選總統的卡斯蒂略(Pedro Castillo)更是有名的親中領袖。但由於入會是共識決,秘魯是否會為了中國動用否決權而危害CPTTP的和諧與運作,還是有待觀察。
惠里士日本諮詢公司創辦人立花聰博士說:“有一種假設,就是中國根本沒有打算加入,而是把申請加入作為一張牌來打。也就是說中國既然不能加入,也不會讓台灣加入。換句話說,就是為了不讓台灣加入,中國就申請加入,而且比台灣早一步申請。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目的和手段如何設置。如果基於上面這種假設的話,情況就可能不一樣。”
對於中國與台灣加入的難度比較,立花聰認為:“中國不是民主國家,首先沒有來自選民的壓力,沒有選票的壓力,只要把黨內派系鬥爭的問題在內部搞定就可以了,或者不搞定也無所謂,強勢決策也是可以的。所以對中國來說適應性問題比民主國家要相對來的小,比較容易處理。只要聚焦在技術性問題上就可以了。當然決策系統的偏向問題會存在風險。但是,民主國家的決策質量也不一定優於中國。”
林子立指出,中國的入會申請困境主要原因在於勞工權益保障、產業補貼、市場開放、政府採購、政府補貼、商品知識產權與法令規範等項目跟目前入會標準差距極大,更與澳大利亞、加拿大有政治與貿易糾紛,日本政府也公開反對,實在是難上加難,而且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台灣的申請。
他說:“中國與台灣的入會案是否會相互影響,取決於中國的入會策略。考慮中國三大入會目標:提升中國產業競爭力、阻止台灣入會提升國際地位、以及最終削弱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經濟影響力,以開放巨大國內市場吸引各會員國同意或是放寬入會標準是否能奏效,也跟美中貿易談判進展有關。目前美中貿易談判氣氛雖然和緩,但兩國已經產生高度的不信任感,加上中國承諾對美採購金額僅達62%,美中關係正常化短期內不會發生。因此,美國重要盟友日本、澳大利亞與加拿大對中國的入會申請必然非常謹慎,中國的入會談判可預見將是曠日費時而影響到台灣的入會協商。”
林子立強調,既然美日均表態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日本執政黨甚至將此標示於大選政見,足以見得國際社會對於台灣參與的重視與肯定。因此台灣必須加緊建立國內的共識與修法,以創造更有利於談判的環境,才能讓中國的阻撓因素降到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