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日本政府購入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以及同年中日兩國政權交替以來,中日在領土糾紛對峙、歷史認識爭論、國際事務較勁的惡劣關係持續中,今年忽然出現了峰迴路轉跡象,可是中日首腦東盟笑臉相會近兩月,改善的實質仍處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
中共十九大後,中日關係出現柳暗花明徵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在越南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笑顏握手、會談後兩天,中國總理李克強又在菲律賓與安倍會談,創下一周內中日舉行兩次峰會的史無前例記錄,雙方也一再發放了改善關係意向。
可是此後,被日本普遍視為最大改善關係象徵的日中韓東京峰會不僅沒能實現今年內舉行的日方願望,而且日程遙遙無期。原來的主要據稱是中韓圍繞南韓部署薩德導彈的糾紛,文在寅訪華坐了“冷板凳”、東京峰會敲不定。
日本執政自民、公明兩黨幹事長12月24日起訪華的最大目的本來就是敦促中國盡快實現中日韓東京峰會,不過期間文在寅政權宣稱日韓慰安婦協議有缺陷,導致兩黨幹事12月28日在北京與習近平見面時,只敦促中國響應安倍建議明年恢復日中首腦互訪的計劃,習近平依舊不答,說明中日首腦互訪也照樣敲不定。
近期的互動
今年雖沒發生中日歷史認識重大糾紛,但中日關係另一難題-領土糾紛令中日船艦尖閣諸島(釣魚島)對峙仍是全年常態,只是中國在東中國海、空的軍事活動少於去年。
習近平11月與安倍會談時,以“近期兩國關係正面互動增多了”來概括5月以後中日高官政要、財經巨頭互訪探索改善關係的舉措。
5月前還乏善可陳的中日關係,從5月23日,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和安倍秘書今井尚哉出席北京召開的國際會議時,向習近平遞交安倍親筆信出現了峰迴路轉徵兆。據日本多個消息披露,信的內容是安倍表示日本有意與“一帶一路“合作,並提出今年是中日建交45週年,希望今年內實現東京主辦的中日韓峰會來突出改善關係。習近平讀信後說“研究一下”,5天後主管外交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訪日作出了回應。
6月5日,安倍在東京第23屆國際交流會議“亞洲的未來“上演講時,稱讚中國的“一帶一路”是“連接了海洋東與西之間各地區潛力的構想”。安倍在《日本經濟新聞》主辦的會議上對企業巨頭們說,日本願意與“一帶一路”合作,條件一是具備開放、透明和公正調度、能供萬人利用的基礎設施;二是企劃有經濟性;三是藉貸國可能償還債務、無損財政健全化的項目。安倍還呼籲中國“充分吸收國際社會上的共同思維方式,在環太平洋自由、公正的經濟圈裡實現優良品質融合。”
企業巨頭們以掌聲歡迎安倍修訂政策。日本國際情報學會會長近藤大博說:“日本經濟界早就致力迎合中國的'一帶一路',經濟界需要市場和出路,是經濟界推動了安倍了轉換與中國'一帶一路'合作的政策。”
TPP的影響
多個在野黨和部分輿論則諷刺安倍轉換政策,右派的街頭活動最近也出現了指責安倍的標語。近藤說,安倍願意與中國‘一帶一路’合作,令右派們警惕與不滿。他說:“可是日本要吃飯,美國退出TPP(環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日本經濟的市場和出路暗淡,‘一帶一路’是巨大商機,日本不應對抗,也拿不出甚麼可對抗。”
共同社客席論說委員岡田充認為安倍轉換政策不光是因為美國退出TPP,他說:“美國的地位和影響力愈低,日本的立場就愈艱難,日本如果持續與中國的冷淡關係,就難以避免在政治和經濟兩方面陷入孤立,所以安倍轉換政策是為了迴避孤立。”
不少輿論還指出,安倍轉換政策,也因為今年森友學園醜聞和扶植前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失敗後,安倍與原來支持他的右翼拉開了距離,改求經濟界和傳媒支持。新一期《周刊朝日》披露安倍今年通過秘書今井與其經濟團體連合會名譽會長的叔叔今井敬構築的經濟界人脈。該周刊說,安倍今年頻繁與至少25名經濟界名巨頭吃飯、打高爾夫球,包括他的哥哥、三菱商事旗下的一企業社長安倍寬信。安倍也致力與傳媒溝通,除了照常與《讀賣新聞》主筆渡邊恆雄頻繁見面外,還與各民間電視台董事長聚會,包括朝日電視台。
修訂戰略論
認為安倍修訂戰略,政治上繼續倡導印度太平洋戰略,經濟上與“一帶一路”合作的輿論也常見。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經營諮詢、評價委員鈴木美勝說,安倍現在倡導的印太戰略就是他2007年起主張構築日美印澳“鑽石戰略”構想的延伸,現在只是修訂了經濟戰略。
他說:“中國'一帶一路'包括陸路和海路,安倍合作的只是陸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帶不大威脅日本安全,而且建設基礎設施項目多、需求鋼鐵等建築材料量大,是日本經濟界著眼的市場與出路。海路則是日本能源進口通道,安倍就要倡導印太戰略,聯合相關國家共同確保海洋安全。”
鈴木也認為安倍5月修訂戰略時,正處在國內追究他涉嫌醜聞的最艱難時期,修訂戰略也有分散民眾視線的意圖,此外日本近鄰外交一直處於瓶頸,安倍也希望突破、展示外交政績。
安倍提出與“一帶一路”合作後,政府經濟產業省對企業具體指令參加“一帶一路”包括開發、經營陽光、風力發電等節能、環保項目;合作開發泰國東部工業區等產業高度化地區;合作改善制度有效利用中國與歐洲的運輸鐵道等,不參加含軍事目的項目。
12月4日安倍在東京召開的“第3屆日中企業家等峰會”上說,他確信“日中國民交流、合作擴大到所有層次,就將成為新時代開拓兩國關係的動力”,並指出他希望藉2020、2022年日中舉辦奧運,大幅加強兩國青少年交流並飛躍性地擴大經濟、文化、體育交流。
12月25日在廈門出席“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第七次會議”的二階俊博說:“安倍總理說'在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基礎上,也能與倡導“一帶一路”的中國大合作',我確信兩國如能努力實現自由、圓滿商務,就能增大雙方利益、共同發展,希望摸索在第三國的商務合作。”
中國有所求
出席會議的中共對外聯絡部長宋濤也說,中日兩國作為經濟大國肩負亞洲和世界發展的重要責任,執政黨必須基於大局,考慮如何構築新關係。中國央視報導時說:“與會代表圍繞提升合作水平、‘一帶一路’建設機遇進行討論”。
安倍9月忽然出席中國駐日使館酒會,敦促今年內實現日中韓東京峰會,並建議明年他訪華,然後習近平訪日來突出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40週年時改善關係的氣氛。
1個多月後習近平在越南對安倍首次展示了笑容。日本輿論廣泛指出,習近平通過十九大鞏固了自信,才敲定改善對日關係的政策。岡田充指出:“中國國內主張與日本合作'一帶一路',實現雙贏的聲音也開始上升,例如世界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姜曜春認為中日應停止競爭建設亞洲高速鐵路項目,轉換合作關係,理由是過分降低標價和融資條件構成了惡性競爭。”他也引述日立製作所高管小久保憲一的話說,中國企業在海外獲得高鐵車廂訂單,也有按對方要求訂購日立製造的主要部件個案。岡田還說:“'一帶一路'投資亞洲各國的建設已傳出糾紛,例如巴基斯坦和尼泊爾建設水壩、發電站的計劃因融資糾紛中斷;斯里蘭卡為了減輕債務,政府把99年港口經營權交給中國也遭遇國民批判。”
荊棘仍滿途
但在日本,幾乎沒人相信中日關係真能搞好,不僅因為中國對日面孔反复無常,而且領土糾紛和歷史認識幾乎無望解決。即使11月後,日本海上保安廳報告中日船艦在尖閣諸島周邊對峙的情況至少有3次;12月5日中日在上海舉行“部長級海洋事務磋商”,討論實施海空緊急聯絡機制,結果僅“取得了前瞻性進展”;12月中國傳出消息說,已全部起訴了去年起以間諜罪先後逮捕的8名日本人,說明安倍政權再三要求中國公開司法程序的救援失敗;認真制裁朝鮮並協助日本解決綁架問題更是中國對日的籌碼。
但中國也渴求日本科技,自民黨剛決定援助習近平的“廁所革命”,說明日本提供什麼層次科技的主動權;安倍倡導印太戰略,中國本已警惕,台灣還顯示參加的興趣,突出日台共感威脅的唇齒關係;安倍要修憲也令中國緊張,12月19日安倍在東京表示期待2020年前實現修憲令“新時代開幕”;安倍參拜靖國神社,雖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政權遏制下停止,但在重視經濟利益的川普政權下,也不能否認全無變數。
日本內閣府12月25日發表今年的《外交輿論調查》,1803名被訪者中,認為日中關係不良的為79.8%,比去年調查的83%略減;認為今後中日關係重要的為76.9%,比去年72.9%略增;對中國沒親近感的有78.5%,比去年80.6%略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