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鏈接

突發新聞

習近平連續缺席國際舞台 中共可向世界說不?


(資料照)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研討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美聯社圖)
(資料照)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研討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美聯社圖)

自從源自武漢的新冠病毒疫情爆發至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已經連續21個月沒有出國訪問。 10月30至31日在羅馬舉行的20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以及隨後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26次會議,習近平只是以視頻方式參與。 《紐約時報》發表分析報導道表示,表面的原因是COVID-19疫情,儘管中國官員沒有明確地這樣說,但這也是中國當局的一種謀劃,反映了中共的外交及內政政策的更深層的變化。

《紐約時報》表示,習近平治下的中國不再感覺有必要同美國及其盟友在任何議題上,除非是為自身利益進行合作,或者至少表面上是在合作。

報道表示,疫情前,習近平平均每年出訪14個國家,在國外呆34天左右。但是,習近平近期缺席全球舞台,令中國替代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野心變成更加複雜。這恰逢中國近年同世界許多的國家的關係急劇惡化,而一些分析人士表示,這也促成了中國同一些國家關係的惡化。

同時,中國將精力轉向國內,官員專注於保護習近平的健康和內部政治圖謀,包括在明年的中共二十二大上習近平預料將繼續作為最高領導人掌權5年。因此,習近平面對面的外交活動的重要性已不比他掌政初期那些年。

設在紐約盈利性研究智庫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中國研究員諾亞·巴爾金(Noah Barkin)說,“中國目前有一種地堡心態。”

報道說,中國在貿易、台灣和其他問題上面臨緊張加劇之際,習近平的退縮使他失去了面對面遏止中國的名聲不斷下跌的機會。

報道表示,不到一年前,習近平才做出讓步以便和歐盟達成投資協定,但卻因中國和歐盟因為在新疆侵害人權議題上相互制裁而遭取消。此後,北京沒有再接受歐盟領導人給習近平在歐洲會面的邀請。

柏林的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MERICS)資深研究員勒加德(Helena Legarda/中文名李愛玲)表示,習近平不出訪排除或減少了最高領導層交流的機會。她補充說,這些面對面會談“時常對試圖化解達成任何種類協議的遺留障礙,或減少緊張局勢是根本性的”。

習近平連續缺席羅馬G20峰會和格拉斯哥氣候大會,也使在當今全球兩個最重大問題,疫情後復甦與對抗全球暖化上取得有意義進展的希望受挫。

本人參加這兩次會議的拜登總統曾希望在會期期間面對面會晤習近平,但結果兩位領導人只同意年底前舉行視頻峰會。

奧巴馬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主任、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瑞安·哈斯(Ryan Hass)說,“拜登總統與習近平主席無法面對面會晤損失確實大”。

報道表示,不過習近平並沒有放棄外交。自塔利班在阿富汗重新掌權後,中國和俄羅斯都在和塔利班的談判上扮演主要角色。習近平也與多名歐洲領導人舉行視訊會議,包括即將卸任的德國總理梅克爾,本周則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及英國首相約翰遜通話。

在拜登談到要組成“民主國家聯盟”對抗中國的挑戰的同時,習近平也同樣謀求建立自己的合作關係,包括與俄國和發展中國家來反抗他認為的“西方偽善”。

美國政治風險顧問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分析師托馬斯(Neil Thomas)表示,“在同發展中國家的外交上,世界上的多數國家,我認為習近平不出訪沒有太大的不利”。

報道表示,中國領導人向來以頻繁出訪作為賣點,尤其喜歡展現他們樂於訪問貧困國家。習近平拋棄過去的想法,不再認為中國在國際舞台應該按照鄧小平的“韜光養晦”表現謙遜,而是試圖透過視訊會議,展現中國充滿自信的新形象。

習近平這麼做的同時,也面臨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許多政策的嚴格檢視,包括病毒溯源、在香港、西藏和新疆不斷增加的人權侵害,以及日益不祥的警告台灣的行徑。

調查顯示,過去2年,全球許多主要國家對中國的觀感急劇惡化。

加州大學圣迭哥分校政治學教授史宗翰(Victor Shih)表示,習近平減少出訪,恰逢中國國內的民族主義高漲,似乎阻礙了中國與其他主要國家的重大合作或妥協。

史宗翰說:“他不再認為需要國際支持,因為他有了這麼多的國內支持,或對國內的控制。要去迎合美國,還有歐洲國家的努力,比起他的第一個任期時要少得多。”

報道表示,習近平目前更關注的是準備11月8到11日舉行的閉門的中共19大6中全會,這將是邁向他下階段權力高峰的重大一步。

XS
SM
MD
LG